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2014-09-21樊恩荣
樊恩荣
既往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不确切且复发率较高, 患者恢复时间较长且并发症较多, 目前治疗主要目的是促进结核治愈, 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已成为脊柱结核治疗的趋势。在本研究为研究前路病灶清除, 一期Z-plate钢板及锥体钉棒系统内固定法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与意义, 特选取28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骨科2003~2009年间28例脊柱结核患者。男17例, 女11例, 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34岁。患病椎体:胸椎9例, 腰椎19例。病程6个月~5年, 平均病程(1.5±2.5)年。病灶范围侵犯椎体数为1~2个, 平均1.5个。所有患者术前均摄X线拍片, CT/MRI扫描诊断, 且均有大小或数量不等的死骨和结核性肉芽组织及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形成。所有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适应证 ①成人脊柱结核, 无明显手术禁忌证;②椎体结核伴有椎旁冷脓肿;③椎体结核伴有经久不愈的窦道;④有明显的死骨和椎体空洞;⑤椎体破坏继发脊柱不稳;⑥脊柱后突畸形进行性加重。
1.3 术前准备 正规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加吡嗪酰胺四联疗法抗结核化疗3~4周, 相应支持治疗, 脊柱制动并纠正营养不良。
1.4 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应用常规四联疗法进行抗结核治疗2~5周并配合营养支持及制动治疗[1]。待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减轻或完全消失, 实验室指标恢复或达到标准后可行手术。手术采用气管插管方式进行全身麻醉。暴露病灶椎体及正常椎体后结扎节段血管并彻底将病灶切除送病理检查。使用骨刀将病变椎体切除至正常骨质并刮除病变椎间盘及健椎相对缘的软骨板[2]。以上下健椎为支点撑开矫正后凸畸形并根据缺损长度取大块自体三面皮质髂骨块和肋骨或装满自体骨屑的钛网进行植入[3]。之后在两端进行加压并安装椎体侧前方钉板至冲洗术野。局部使用链霉素1.0 g及异烟肼0.2 g并放置负压引流。术后保持负压引流管, 当引流量低于50 ml后胸片正常, 胸腔无积气及积液后将引流管拔除。
2 结果
28例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未引起炎症扩散, 切口均一期愈合, 随访时间6个月~5年, 平均随访14个月。植骨全部融合, 融合时间为6~8个月, 平均7个月。无移位、折断和吸收, 全部骨性愈合, 无复发。1例患者因过早下地出现严重的脊柱侧弯, 1例出现内固定钢板松动, 2例患者术后有窦道形成, 经换药等治疗后痊愈。
3 讨论
脊柱结核术后可能由于脊柱稳定性受到破坏, 对病椎间骨性融合产生影响易导致植骨吸收、下沉及假关节形成, 后凸畸形严重等;部分患者可能由于植骨易发生移位压迫脊髓造成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内固定手术可在短时间内重建脊柱稳定性, 为脊柱融合和结核病灶的清除提供较好的力学环境,并加速植骨融合。可显著降低结核复发率, 有效矫正后凸畸形并加以维持, 另能够恢复脊柱正常负重的生物力学关系,并减少长期卧床时间及制动所引发的并发症。对患者来说可简化其术后护理, 对促进患者预后及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术后进行有效的负压引流可及时引出病灶清创后出现的创面渗血及渗液等, 净化病灶, 促进创口闭合, 预防感染。本组28例全部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髂骨植, Z-plate钢板及前路椎体钉棒系统内固定, 保证了脊柱稳定状态, 有利于植骨融合。本组植骨全部骨性融合, 且无复发病例。临床证明, 通过正规抗结核治疗和合理的手术, 脊柱结核能够达到满意的疗效。
[1]瞿东滨, 金大地, 陈建庭, 等.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中华骨科杂志, 2005, 25(2):74-78.
[2]张祥英.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12(4):851-855.
[3]林羽.脊柱结核诊疗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中国医刊, 2003,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