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人工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研究
2014-09-21霍张丽朱广龙张江汀魏学智
霍张丽, 朱广龙, 张江汀, 魏学智
(1.山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 临汾041004; 2.山西省水利厅, 太原 030000)
模拟人工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研究
霍张丽1, 朱广龙1, 张江汀2, 魏学智1
(1.山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 临汾041004; 2.山西省水利厅, 太原 030000)
人工湿地; 富营养化; 湿生植物; 去除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激增,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水土资源供需矛盾,对此我国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于2006年开始重点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作[1]。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涉及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治理和流域内污染源治理,其中水污染治理是主要的内容之一[2]。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向河流排入大量农药、化肥及其他污染物质,当超过河流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时,将导致水质变差(如水体富营养化等),直接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降低其生态服务功能[3]。《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4]显示,在监测的60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25.0%,其中,轻度富营养状态和中度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18.3%和6.7%,形势依然严峻。人工湿地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具有投资少、易管理、效果好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5]。通过实践研究,构建适合我国不同地域特点的高效人工湿地,对修复我国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6]。
本实验通过构建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藨草(Scirpustriqueter)、薄荷(Menthahaplocalyx)、水芹(Oenanthejavanica)4种湿生植被小型人工湿地,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分析,研究不同湿地植被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能力。筛选出净化效果好、适宜于山西临汾地区人工湿地生境的植物,充分发挥人工湿地在“清洁生态型小流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为水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2]。
1 材料与方法
1.1 人工湿地的构建
小型模拟人工湿地系统构建于红色塑料桶内[7](桶的规格:上口直径33 cm,内径28.5 cm,下口直径24.5 cm,内径21 cm,高28 cm),在桶底设一个水龙头用来排水。在距桶底15 cm的桶体上设一个出水龙头,并连接集水管用于采集水样。集水管均匀打孔,用100目的滤布包裹,防止细砂进入管中造成堵塞。
在桶内分层铺设不同粒径的河砂作为基质,从下至上:10 cm厚的粗砂(粒径1~3 cm),15 cm厚的细砂(粒径0.3~1 mm),之间用100目的滤布隔开。
1.2 富营养化水体的配制
试验前加入KNO3、NH4NO3、NaH2PO4和葡萄糖来人工模拟富营养化水体[8],参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9]地表Ⅰ、Ⅲ、Ⅴ类水标准扩大10倍进行配置,所配置的初始浓度配比见表1。
表1 试验水体营养成分初始浓度配比
1.3 湿地植物采集及处理
2013年6月从临汾市汾河流域采集芦苇、藨草、水芹、薄荷4种湿生植物,植物采集后,经自来水、蒸馏水冲洗根部泥土,然后放入10%的Hoagland营养液中进行培养,一周换水一次。两周后挑选大小一致、长势良好的植株。将其植入试验桶中,每桶种植8株。向桶中浇灌蒸馏水2次,每次将水排空后进行第二次注水。最后,一次性向每个实验桶中注入5 L预先配好的富营养化水体。
1.4 试验设计
1.5 计算方法
去除率=(Co-Ci)/Co×100%。
式中:Co——初始时的浓度;Ci——第i天的浓度。
1.6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和Microsoft 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绘图,并做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4种湿生植物的生长状况
植物的生长情况可以间接反映植物的耐污能力,所以实验期间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总体来说,芦苇长势最好,株高变化最大,轻度处理下平均株高由原来的24.13 cm增长到56.92 cm,中度处理下平均株高由22.21 cm增加为58.64 cm,重度处理下平均株高增加29.86 cm。藨草株高变化不大,但实验期间不断有新芽冒出,长成完整的植株,使得实验种植密度增大;水芹菜生长旺盛,根系生长发达,植株明显增高加粗,不同浓度处理下,平均株高均增长12~15 cm,但底部叶片在生长过程中有不断干枯脱落现象;薄荷在实验期间株高无明显变化,90%以上的植株出现了开花现象,说明长势良好。
2.2 不同浓度条件下水体主要污染物去除率的比较
2.2.1 各种植被人工湿地对不同浓度水体中TP的去除 由图1A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轻度处理中4种植物对TP都有较好的去除作用。总体的趋势表现为:芦苇(89.3%)>藨草(82.4%)>薄荷(81.8%)>水芹(80.5%)>CK(61.2%)。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实验组的去除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芦苇与薄荷和水芹相比对TP的去除差异极显著(P<0.01)。中度处理下,藨草(去除率:74.96%)>薄荷(72.5%)>芦苇(69.96%)>水芹(64.4%)>CK(36.42%)(图1B)。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藨草、薄荷对中浓度TP的去除无明显差异,但都显著高于水芹(P<0.01)。重度处理下,在15天后4种植被人工湿地对TP的去除均达到饱和,去除率没有明显差异,芦苇为63.68%、薄荷为61.69%、藨草为60.59%、水芹为59.68%,都显著高于对照组(22.87%)(图1C)。
图1 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TP的去除效果
2.2.2 各种植被人工湿地对不同浓度水体中TN的去除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的去除率(48.62%)相比,4种湿生植物对轻度处理下的TN都有明显的去除作用。其中去除效果最显著的是芦苇,20 d内试验水体中的TN浓度从2 mg/L降到了0.265 mg/L,去除率高达86.76%。其它三种植物的去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藨草(78.06%)、水芹(74.87%)、薄荷(74%)(图2A)。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轻度处理下,芦苇对TN的去除水平显著优于其它植物(P<0.05)。中度处理下(图2B),差异显著性分析可知:芦苇和藨草对TN的吸收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水芹和薄荷(P<0.05)。4种植物对TN的吸收率依次为:芦苇(73.27%)、藨草(70.52%)、水芹(67.51%)、薄荷(62.94%),都明显高于对照组(36.68%)。对于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中TN的去除,对照组的去除率为23.98%,实验组的去除率为:藨草(51.8%)>芦苇(48.71%)>水芹(43.26%)>薄荷(40.75%)。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藨草对重浓度TN的去除明显高于水芹、薄荷和空白对照组(P<0.01),与芦苇无明显差异。
图2 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TN的去除效果
图3 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N的去除效果
2.2.4 各种人工湿地植被对不同浓度水体中COD的去除效果比较 4种湿地植物对低浓度富营养化水中COD的净化效果见图4A。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藨草对COD的去除率最高为77.57%,其次为:芦苇(74.63%)>薄荷(72.84%)>水芹(66.17%)>CK(43.97%)。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轻度处理下藨草对CO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其它植物组和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芦苇和薄荷之间无显著差异。由图4B可知,4种植物对中度富营养化水体中COD的去除能力依次为:藨草(74.42%)>芦苇(71.52%)>薄荷(63.19%)>水芹(61.52%)。与轻度处理下趋势一致,但去除率总体略低于轻度处理。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藨草的净化能力显著高于薄荷和水芹(P<0.01)。对于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中COD的去除,对照组的去除率为29.21%。实验组中去除率最高的仍为藨草62.89%,试验期间水体中的COD从181.79 mg/L下降到67.46 mg/L(见图4C)。其次是薄荷和水芹,去除效果最差的是芦苇,只有51.53%。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藨草对COD的去除极显著优于其它三种植物(P<0.01)。
图4 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COD的去除效果
3 讨论与结论
试验水体富营养化浓度的设置由低到高逐渐增加,植物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也逐渐降低,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现象。这也与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13-14]。当然去除率降低的程度和植物本身有关,不同的植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不同植物对水体中营养盐的净化优势不同,所以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要针对富营养化水质的特点,有选择地构建人工湿地进行修复,同时还要考虑到水体富营养盐的浓度。
[1] 黄聪,冯宝平,张展羽.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6):40-43.
[2] 杨胜敏,杨林林.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污技术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1(4):60-61.
[3] 杨俊鹏,王铁良,范昊明,等.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6):299-304.
[4] 张秋蕾.环境保护部发布《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中国环境报,2013-06-05(1).
[5] 吴树彪,董仁杰,翟旭,等.组合家庭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北方农村生活污水[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1):282-287.
[6] 林文周,李莹莹.人工湿地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2,30(4):98-99.
[7] 郜莹.哈尔滨市人工湿地植物净污能力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
[8] 常会庆,王世华,徐晓峰,等.两种水生植物对重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262-265.
[9]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1] 李晓东,孙铁珩,李海波,等.人工湿地除磷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7,27(3):1226-1231.
[12] 翟旭,邱凌,吴树彪,等.人工湿地植物氧传输作用与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2010(8):204-207.
[13] 袁东海,高士祥,任全进.几种挺水植物净化生活污水总氮和总磷效果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77-80.
[14] 凌祯,杨具瑞,于国荣.污水浓度对高原湖泊人工湿地处理率的影响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2,31(5):133-140.
RemediationFunctionofSimulatedArtificialWetlandPlantstoWaterEutrophication
HUO Zhang-li1, ZHU Guang-long1, ZHANG Jiang-ting2, WEI Xue-zhi1
(1.CollegeofLifeScience,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Shanxi041004,China; 2.DepartmentofWaterConservancyofShanxiProvince,Taiyuan030000,China)
constructed wetlands; eutrophication; hygrophyte; uptake efficiency
2013-12-01
:2014-01-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酸枣对极端干旱气候响应机理研究”(30972396)
霍张丽(1986—),女,山西运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学研究。E-mail:huozhangli@163.com
魏学智(1956—),男,山西临汾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学研究。E-mail:wxz3288@163.com
X52
:A
:1005-3409(2014)05-026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