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璐:只有文化才高贵
2014-09-19吕林荫
吕林荫
今年是章太炎诞辰145周年,几代出版人接力30年完成的《章太炎全集》第一辑已于近期出版。该书编辑出版学术委员会主任许嘉璐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人造花。”
自1959年任教以来,许嘉璐先生的职务跨过好几个台阶,但老师这个角色,他从未放弃。55年间“有两次中断”:一次是“文革”期间,还有一次是在国家语委任职时,因工作实在太忙,暂停了教书,一年后,舍不得,又教上了。他教书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教书是他最大的热爱。他长期从事训诂学、古代文化学等学科的教学、研究,被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
传统文化隐伏在血脉中
许嘉璐先生曾说,“文化即是人化,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是民族认同的标记和符号,是民族的根和魂。”
他强调文化基因,是因为不管是标记还是符号、是根还是魂,这里头都蕴藏着我们文化的特质,而所谓特质就是独有的。传统文化隐伏在我们的血脉中,丢不了。
中华文化五千年传承不断,如果从有文字记载的殷商追溯起来,可以发现,真正陪伴我们至今的文化是在农耕时期形成的,那个阶段,人们对天地人的观察最为直接、最为细致。在此前的游牧时期,人们不断迁徙,父母与子女之间少有传承;在此后的工业时期,人们天没亮就出门,天黑才回家,生产技能和工具都是工厂里的,跟家庭的关系疏离了。只有在农耕社会,为了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聚居合力,家庭必须传承有序。在那个时期,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形成了尊天、重地、敬人的文化。
他还提到唐装其实是清装,是“唐人”传统中距今最近而又适合现在穿的,穿唐装反映了一种审美取向,折射了对传统的思念和喜爱;诵经,是认识、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的起始,主要的是领会之后的“行”和内化。要把握文化的特质,就需将文化条理化。
对于文化的分层问题,他提出分为三层:表层文化,是人们在物质生活上所体现出的好恶、取舍,主要是围绕着衣食住行问题;中层文化,是指风俗礼仪、文学艺术、学术宗教、制度法律等,但不能称为制度文化,因为制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说风俗是一种无言的制度,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那么文学、学术都与制度无关。最后一层就是底层文化,也是最核心的,是指人生观或者说价值观、道德观或者叫伦理观、世界观和审美观。
中华文化核心之核心是道德,即“内心”生活。中华传统道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且系统细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传统文化要活在人心里
许嘉璐4岁开始读《千家诗》,5岁上学,9岁读《古文观止》。他现在都还能把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背下来。后来,他跟随陆宗达先生学习语言文字学,牢牢记住了他的老师黄侃先生讲的八个字“刻苦为人,殷勤传学”,把它当成自己做人的原则和信念。
他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是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文化应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里。
中华文化在不断变化,变中有不变,变的是中层和表层,不变的是底层。我们的文化基因在底层,如何去唤醒?这是一个要放在国家命运的层面去思考的问题。他思考到,首先不能离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不能一群人关在一个屋子里拍脑袋凭空想出什么法子来,那是人造花,活不了,也不能掐来别的国家的花插到我们的土地上,它只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萌生。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不可能凭空新造,只能在原有基础上转换、创新、淘汰。
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智慧的贡献,文化基因的唤醒,其实就是讲文化复兴和传承的问题。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反思,传统的文化传承,到底该怎么走?是我们共同需要思考的。现在中国已经迎来了国学的春天,但离它真正蓬勃发展至少还需要50年。他自言没有孔子那样的才能,但会尽力做出自己的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