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区经济的融合思考

2014-09-19张永军

西部大开发 2014年8期
关键词:陕甘宁老区革命

张永军

陕甘宁经济区范围地跨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涉及十余个革命老区城市的经济区,这一区域曾经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又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经济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在国家经济格局中属于“低谷”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属于难点地区,也是国家经济战略中关注的重点区域。

陕甘宁区域又属于远离西安、兰州、银川等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带,自然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另外这一区域又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在全国空间经济格局中与全国东、中部地区的比较差距不断扩大。这一区域资源富集,在全国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随着地下资源的不断开发,经济增长中却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形成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

陕甘宁地区的区位、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市场联系、文化传统等方面相似性大,属于黄土高原欠发达地区,要破除这一现状,必须走一体化共赢发展的新路子,要用新思维、新理念去谋划好、协同好陕甘宁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今天,我们研究陕甘宁区域经济一体化共赢发展,首先要对陕甘宁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清楚,陕甘宁地区除过生态环境这一制约因素的薄弱以外,还在于陕甘宁地区长期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弱,工业化水平处在全国水平以下,城镇化发展也低于东、中部省区,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区域性支柱产业,发展层次低,抵御风险能力小。此外,基础设施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超前能力不强,传统观念浓厚,商品意识淡漠,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有严重的计划经济色彩、行政命令色彩,市场化、一体化没有真正体现出来,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相互挚肘,束缚着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导致市场经济未按市场规律运转,浓郁的地方保护破坏了协同一体的共进共融。人才匮乏,政企不分,多数国有大企业高管都是行政命令下的行政产物,导致活力不足,亏损严重。最后,贫困问题恶性循环,在陕甘宁地区,经济贫困与生态环境“贫困”相互交织,互为因果,从而导致社会贫困的系数相持不下。

这种种现象说明,陕甘宁区域在先天不足和后天缺失的困境之下,如何突出重围,成为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

2012年3月,国家出台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陕甘宁区域经济发展被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优先发展位置,陕甘宁革命老区迎来了融合发展的再次发展机遇,一体化共赢成为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核心内容。

然而,机遇难得,问题也无法回避,就《规划》本身而言,自出台之日起,就被放在了搁置的状态中,导致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一级政府抱怨颇深。从笔者的调研中发现,《规划》出台后,各省市区县都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和极大的政策支持,而《规划》虽有内容但无项目、无资金,在地方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很难有资金去支撑这一内容和项目的建设。搜遍整个网络,对于《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内容大多都是《规划》出台前后的一些内容,国家、地方并无新的内容。

在此情况下,陕甘宁革命老区要在区域经济的宏观战略中一体化振兴,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困难重重。从目前各省市县的发展来看,行政壁垒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陕甘宁革命老区横跨8市67县(市),在实施过程中的难度可想而知。立体交通建设、老工业结构改造、产业结构的规划与调整、生态环境的保护、高端人才的聚集等等问题,都是难以解决的难题,而在这其中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组织协调陕甘宁革命老区各市县的规划和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虽然出台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但随着被搁置和缺乏整体的发展战略,陕甘宁革命老区一体化共赢发展基础仍然不足,各城市之间的竞争,远远大于合作。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陕甘宁一体化振兴,首要问题应该是陕甘宁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之间的政治“舞台”背景,也就是陕甘宁区域的行政区划和体制机制问题;其次需要对比的问题是陕甘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影响因子分析,这其中包括自然资源下的生产力水平、核心资源中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及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

没有建立互为联系、互为影响的行政体制联通机制,思维模式不转变,会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规划不清、市场不统一、重复建设、能源过剩及浪费等后果,致使区域经济无法发展甚至衰退。

就拿平凉的煤炭资源来说,2013年以来,随着能源市场的萧条,加之同一区域彬长旬煤田的开发利用,作为陕甘宁中心城市平凉而言,交通是制约平凉煤炭外运的第一因素,而彬长煤田外运首先有便利的交通基础,优于平凉,致使平凉煤炭产能降低,煤炭经济陷入低谷。2014年前半年,平凉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足3%,足以说明现实的问题和困难。

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影响了经济水平的提升,是企业竞争、经济竞争的核心资源,这说明智力资本和知识管理的作用。

旅游资源是陕甘宁区域少有的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资源,无论从总量、类型、丰厚度、可持续性等方面看,都是优势资源,也是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资源,这一资源的利用开发,没有不可逾越的限制因素,这是陕甘宁区域最具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高附加值资源,陕甘宁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快的促进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陕甘宁革命老区的一体化开发融合,对陕甘宁区域经济的发展,无论从体制机制上,还是从人才战略上,都会从融合于优势开发、优势转换的战略布局去考量,将会为陕甘宁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此外,还应注重陕甘宁区域的交通、能源、产业等基础环境的一体化融合,并与生态经济系统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的大融合。还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改变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扩大对西安、兰州、银川三大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开放、联合与协作能力。

陕甘宁的问题,是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问题,只有发现陕甘宁振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合情合理的发展思路,并能给出正确的发展建议,陕甘宁革命老区才能在融合中发展,在一体化中共赢,实现陕甘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陕甘宁老区革命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中国的出行革命
革命老区展新姿
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老区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第二届陕甘宁振兴发展论坛3
陕甘宁商业联合发展促进会邀请函
陕甘宁振兴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