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裤穿着马虎不得
2014-09-19贾树枚
贾树枚
近日看央视新闻联播,发现播报新闻的几位当家花旦主持人李瑞英、李修平、海霞、李梓萌、欧阳夏丹等都换了装。原来颜色素雅、款式单调的服装,色彩鲜艳了,款式新颖了。这算不上大改大革,但却像一弯彩虹出现在天际,像和煦的春风吹过草地,像一群彩蝶飞过花丛,令人赏心悦目,眼前一亮,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长期以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给人的印象是庄重、权威、大气,但着装有点单调。最近这点变化,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平添了几分靓丽、优雅和亲切,增加了几分吸引力和感染力。这虽然与播报的内容无关,却放大了节目的正能量。我猜想,新闻节目主持人着装的风格,可能与节目的定位有关,过去主持人的着装较多地体现了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功能,如今,除男主持人西装领带的着装基本未变外,女主持人的这点小小的变化,似乎也为新闻联播节目增加了一抹平民色彩,强化了电视台作为人民喉舌的功能。
由此想到服装的功能。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四大基本需求。服装,作为生活必需品,第一位的功能自然是御寒、防暑、挡雨、遮风,但是,除此之外,服装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本来纯粹是个人私事,别人无权干涉。可事情不那么简单。
在旧中国,官有官服,民有民装,不同级别的官员服饰也不一样。改朝换代,都要改正朔、易服色。社会习俗,也常常以衣帽取人,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鲁迅在《上海的少女》一文说过,旧时上海,如果穿一身旧衣服,公共电车的司机会不照你的话停车,公园看守会格外认真地检查门票,大宅子或大客寓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所以,有些人即使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须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脚上的折痕天天有棱角。
著名作家曹靖华在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里还提到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鲁迅穿着一身平常衣服,到饭店看望一个外国朋友,饭店的门丁,把他浑身上下一打量,直截了当地说:“走后门去!”
饭店的后门,通常只运货或给“下等人”走的。鲁迅只得绕了一个圈子,从后门进去,到了电梯跟前,开电梯的把他浑身上下一打量,连手都懒得抬,用脑袋向楼梯摆了一下,直截了当地说:“走楼梯上去!”
鲁迅只得一层又一层地走上去。会了朋友,起身告辞。据说这位外国朋友住在这里,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这一点,饭店的门丁、开电梯的,以及勤杂人员等等,都司空见惯了。不料这次破例,这位外国人不但非常亲切而恭敬地把鲁迅送出房门,送上电梯,下了电梯,又一直送到正门口,恭敬而亲切地握手言别,而且望着鲁迅的背影,目送着鲁迅远去之后,才转身回去。不让鲁迅走正门的门丁和让他步行上楼的开电梯的人,都满怀疑惧地被打进了闷葫芦。
鲁迅讲了这段经历,感慨万千地说:“这样社会,古今中外,易地皆然。可见穿着也不能等闲视之呀。”
这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和只认衣衫不认人的现象,在旧中国比比皆是,直到如今也屡见不鲜。有些所谓高档宾馆、商店的员工,接待衣着光鲜、戴名表、开名车的顾客毕恭毕敬;看到衣着朴素、有点“土气”的顾客就爱理不理,一脸不屑。这自然是一种陈旧、腐朽的观念,还需花大力气清除。
然而,撇开这种陈腐观念不谈,服饰作为社会符号的功能,服饰上所反映的文化内容、传统风俗,还是不能不研究,不能不注意。得体的衣着不但有益健康,而且可以锦上添花,有助于形成公序良俗,促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穿着失当也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你穿红戴绿去出席婚礼自然会主客皆欢,去出席追悼会就会令人侧目,你穿背心短裤去参加运动会很正常,去電影院看电影、去剧场看戏就可能被拒绝入场。
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衣着除了实用功能之外,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功能。人们在T恤衫上画图、写字,就变成了文化衫。当然,文化也有高低、雅俗之分。例如北京开奥运会时,人们在T恤衫印上“中国加油”,上海办世博会时,志愿者身穿“上海欢迎你”的T恤衫上街服务,让中国人看了开心,外国人看了也高兴。有的商家把公司名称、产品介绍印在T恤衫上,把衣服当成了发布广告的平台,也未尝不可。但也有反面的例子,据报道称,有些不识外语的青年男女盲目赶时髦,糊里糊涂地把印着“我是一头猪”“荡妇”“FUCK ME”等不雅字句的T恤衫穿在身上,招摇过市,让人看了哭笑不得,那是没有文化惹的祸。
前些日子看到一位留学英国的女生写的文章,述说她在英国求职的经历。25岁的她相信妈妈说的“能力最重要”的道理,不太注意穿着。她一次次求职,一次次被拒绝,后来,面试官看了她一眼,说她的形象和她的经历不相符,拒绝向她提问。她意识到自己的打扮出了问题,愤怒地走开,走进一家咖啡馆,侍者以一种奇怪的眼神把她引到一个空座位边,这是咖啡馆里唯一的空位,对面坐着一个英国老太太。老太太并不看她,从旁边拿了一张便笺,写了一行字递给她,是非常漂亮的手写英文:洗手间在你的左后方拐弯。她抬头看老太,老太正在以非常优雅的姿势喝咖啡,没有看她半眼。她尴尬地走进洗手间,从镜子里看到自己头发凌乱,鼻子旁边沾了面包屑,大衣的质地虽然很好,但睡裤被衬得很老旧。她第一次有点看不起自己:这样的打扮,是不尊重自己,以致别人觉得也不尊重他们。
女留学生回到座位上,发现老太太已经离开,那张留在桌上的便笺上又写了一行字:作为女人,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女留学生逃也似的走出了那家咖啡馆。
女留学生最后去一家大化妆品公司应聘市场推广岗位,得体的穿着打扮为她加了分。精致干练的女上司对她说:你非常优秀,欢迎你加入。这位女上司居然就是咖啡馆里同桌的老太太。
这就是文化,所以,对“穿着细事”,还是应该讲究一点。
当然,讨论穿着,离不开经济基础。长期以来,中国经济落后,缺衣少食,从1954年到1984年,在中国买布要凭布票,一人一年就那么几尺布,想多穿一点、穿好一点也不可能。工农兵学商,都穿中山装,做一件新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实在不能穿了,撕成布条作尿布。自行车、汽车轮胎磨破了剪开来做鞋底,连周恩来出国访问时西装里面穿的衬衫和毛泽东穿的睡衣,都打了补丁。男女老幼,服装千篇一律,被外国人称作“蓝蚂蚁”。有人稍稍穿得讲究一点,就被批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这是陈年老话了。日前到金山石化厂参观,听公司的负责人说,当年引进国外石化设备,很多人反对,说国家穷,那得花多少钱呀。中央领导力排众议,拨外汇引进设备,把金山石化建起来,每年生产的化纤织成布可以给全国人民每人做一件新衣服,不久国家就取消了布票,纺织品敞开供应。布多了,国家又压缩了棉花种植面积,腾出地来种粮食,改革开放后,粮食多了,又取消了粮票,粮食敞开供应,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大为改善,温饱问题随之解决。国家从限制消费转为鼓励消费,许多省市年年举办服装节、服饰展、模特儿表演、服装设计大赛,鼓励大家穿得好一点、买得多一点。前些年,因公出国的人,为了在穿着上不要显得太寒酸,国家规定可以每人补贴几百块钱的“服装费”,做一套西装。由此可见,在国家层面上,是把人民的穿衣问题当作大事的。如今,中国成了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和消费大国,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各种服装267.28亿件,全世界70.57亿人,每人可分到3.7件。中国服装品牌杉杉、波斯登、红豆、报喜鸟等也走向了世界。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今日中国,已从一穷二白变得仓廪实、衣食足了,礼节、荣辱不是小事,除了穿衣戴帽之外,比如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尊老爱幼、诚信待人、行车礼让、不随地吐痰等等,莫不如此。一言以蔽之,我们到了知礼节、知荣辱的时候了。
如此看来,穿着虽细事,却也马虎不得,且莫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