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语视角下的《文字蒙求》汉字教学研究

2014-09-19刘兆熙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指事象形识字

早在1996年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上,许嘉璐先生就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到了集中力量好好研究的时候了。”考察近20年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以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仍是主流,随文识字,汉字难学,仍是制约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瓶颈。为此,笔者试图从清代蒙学教材《文字蒙求》中寻求一些思路,以求古为今用。

一、“说文”四大家之一王筠与蒙学教材《文字蒙求》

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又号菉友,山东安丘人,为清道光元年(1821)举人。他是清代著名蒙学经师、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学家,自少喜爱篆籀,后博涉经史,在《说文》学、校勘学、汉字理论等方面颇有建树。王筠一生著作丰富,自著书52余种,批校的著作有60多部,研究《说文》的著作主要有《说文释例》、《文字蒙求》、《说文句读》,其中《说文句读》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并称为《说文》研究经典著作,后人以此合称为“《说文》四大家”。

《文字蒙求》是王筠应友人陈山嵋(雪堂)请求,为教陈氏二孙识字所著,初名《字学蒙求》,道光18年(1839)由陈山嵋手写付刻,后经王筠本人修正重订,再刻于道光26年(1846),并改名为《文字蒙求》。该书从《说文》9353字中选取常用2050字(正字2036字,补阙14字),先列楷体次列小篆,参照许慎说解对所选字进行解释,但又不拘泥于许氏观点,“兼采钟鼎,字形更近古初,而不全依《说文》以释形体。”王筠以古文字证《说文》,很多字的解释比《说文》更加合乎情理。

《文字蒙求》为教儿童识字的蒙学教材,王力先生评价该书“不但对于儿童,就是对于一般学习文字的人来说,《文字蒙求》也是一部很好的入门书。”马景仑先生曾将该书所选2050字,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覆盖率达97.97%的常用字2500字作比较,结果发现有916个汉字相同,也即约有49.86%的字在现代汉语中仍作为常用字使用,该书在当代的对外汉字教学中仍具重大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二、《文字蒙求》与当下的对外汉字教学

在《文字蒙求》的自序部分,王筠引用友人陈山嵋的话阐明了汉字习得之法:“人之不识字者,病于不能分,苟能分一字为数字,则点画不可以增减,且易记而难忘矣。苟于童蒙时,先会知某为象形,某为指事,而会意字即合此二者以成之,形声字即合此三者以成之,岂非执简御繁之法乎?……总四者而约计之,亦不过二千字而已。当小儿四五岁时,识此二千字非难事也,而于全部《说文》九千余字,固已提纲挈领,一以贯之矣!”

王筠通过这段话指出了童蒙阶段汉字习得过程中的问题:“病于不能分”,“增减点画”,“难记易忘”,这与我们的对外汉字教学何其相似!我们在教授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时,学生普遍感觉写汉字像画画儿,汉字难写难记。初接触汉字时,留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尚未健全,识记汉字普遍采用整字记忆法,往往缺胳膊少腿儿,或者少了一个部件,或者少了点画,或者增添了部件、点画,有时候又部件、点画偷换或者变形。以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又造成了随文识字现象,汉字习得规律被打破,更加大了汉字习得的难度。

作为“说文”四大家之一的王筠,其《文字蒙求》一书,将王筠的文字学造诣和教育理念成功地运用到了汉字教学之中,不但是研究《说文》的入门读物之一,同时也给我们的对外汉字教学提供了诸多可借鉴之处:

(一)定六书,从字源角度分析汉字字形,以形说义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一书中记载:“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这说明从周代开始人们已重视汉字字形分析教学。后来的《急就篇》、《仓颉篇》、《三字经》、《百家经》、《千字文》等传统的韵文蒙学教材,都寓汉字学习于诵读课文之中,不太重视汉字字形分析教学,同样为随文识字。

王筠认为:“故文统象形、指事二体,字者,孳乳而浸多也,合数字以成一字者皆是,即会意、形声二体也。四者为经,造字之本;转注、假借为纬,用字之法也。”[5]《蒙求》不拘泥于《说文》的540部首编排方式,按照汉字发生规律自创编排体例,先象形指事,后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为用字之法而不予编排。全书分四卷:卷一,象形字(264字);卷二,指事字(129字);卷三,会意字(1254字);卷四,形声字(389字);补阙(14字)。每字先列楷书后列小篆,对小篆形体进行分析有利于从字形结构上解释字体的源流演变,达到以形说义的目的。如:《卷一·象形》:鼠,,此字当横看,大首俯身曳尾。《卷二·指事》:八,,别也,字象分别相背之状。《卷三·会意》:公,,,公私之私之本字,八,背也,背为公。《卷四·形声》:帝,,从二,古上字,声。

《蒙求》《卷一·象形》记载:“字因事造,而事由物起。牛、羊,物也;牟、芈,则事也;艸木,物也,出乇、、、皆事也。”《卷二·指事》记载:“会意者,会和数字以成一字之意也;指事或二体,或三体,皆不成字,即其中有成字者,而仍有不成字者,介乎其间以为之主,斯为指事也。王筠从汉字发生规律出发,认为象形是造字法的基础,汉字产生先有象形和指事,会意字则由这两者构成,形声字则是三者组合而成。学生先习得象形字、指事字,再复合构成会意字、形声字形体构造,“能分一字为数字”,再学习《说文》九千余字便可“提纲挈领、一以贯之”,便可达“执简御繁”之功效。我们认为这同时也符合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汉字认知和习得规律,在对外汉字教学上大可尝试。

(二)先独体字,后合体字,对汉字实行分类教学

王筠认为汉字教学应“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纯体字既识,乃教合体字,又须先易讲者,而后难讲者。”《蒙求》一书按此理念对每类字书所选字进行分类编排,不但符合人类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思维,而且遵循由独体字到合体字,由部件到组合成字的发生规律。80年代开始,基于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开展,汉字部件分析逐渐引起重视。2005年邢红兵对《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中的2905字进行拆分统计,结果发现在515个部件中构字数在5个以上的基础部件占到了57.48%。汉字部件教学逐渐成为对外汉字教学的重要方式。这些都与王筠的“会和数字以成一字”的文字学观点一脉相承。

《蒙求》除按六书先后发生顺序进行分类,在每一类书中也对汉字进行了系联归纳、类别整理,以便于学习。《卷二·指事》记载:“本,,末,,朱,,本者,木之根也,末者,木之杪也,朱者,木之心也,皆有形而形不可象,共一记其处谓在上在下在中而已。”三字抓住相近形体的区别特征进行解释,便于理解和记忆。《卷四·形声》记载:“啻,,从口,帝声,楷又变为啇。適、謫、敵、、摘、、滴、嫡、鏑,篆皆从啻,隶皆从啇,惟尚有作者,啇又音滴,本也。邵子湘以啇为滴,改土昏礼三啇为三滴,大缪。”将同部件字归类解释,触类旁通,记忆深刻又减轻记忆负担。

(三)以人为本,以汉字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文字学家的王筠同时非常重视语文教育方法,他把语文教学分为集中识字写字阶段和读书作文阶段,又坚持“学生是人,不是猪狗,人皆寻乐,谁肯寻苦”的理念,主张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从汉字的特点出发,以汉字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王筠认为“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集中识字虽效率高但易枯燥,识字为读书写作之工具,识字同时又具有独立的教育意义。古人造字意在正名百物,在古人眼里是“惊天地、泣鬼神”之举,汉字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汉字学习是语言交际及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媲美的。汉字学作为国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独立存在,因汉字形体以其独特的叙事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华夏文明。从这一点来看,对外汉字教学又具有特殊意义。

《卷一·象形》记载:“日,,日中有黑影,初无定在,即所谓三足鸟者也。月,,月圆时少,阙时多,且让日。故作上下弦时形也。中一笔本是地影。词藻家所谓顾兔桂树也。”三足鸟和顾兔桂树的民间神话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了解了古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卷一·象形》记载:“匕,,栖也,勺匕同形,特柄有在上在下之异,所以相避也。”《卷三·会意》记载:“匕,,比也,君子周而不比,相比是反人道也,故从反人。此即象形篇‘匕字,说文两义归之一字,窃以为为安,故分收之。”在《卷三·会意》部分又记载:“匕,,变也,从倒人,此变化之正字,化教行也,乃教化字今合为一。”王筠对“匕”字分类解释,即对形近字进行了分类阐释,使习字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又了解了古人的文化思想。

总之,学习汉字,首先得认清汉字。王筠的《文字蒙求》一书,无论从汉字发生规律出发设计编排的思路、从字源分析以形求义、实行汉字分类教学,还是从其以人为本、推崇汉字文化等教育理念,都给我们对外汉字教学及教材编写指出了一条崭新的路子。

我们认为,汉字学习,并不能同步于口语学习。功能主义及结构主义主导下的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虽然在留学生口语的提高和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但随文识字,打破了汉字的造字规律,也不符合汉字的学习规律。因此,我们提倡在零基础阶段专设汉字学习课,汉字学习课和口语课完全可以独立开展,口语课只教授拼音即可,在初、中级实现两者合流。另外,我们倡导王筠《蒙求》一书体现的从字源出发解释汉字的理念,反对因功利主义而臆造汉字字理来突击学习汉字,避免出现王安石的“波,水之皮;滑,水之骨”的笑话。

参考文献:

[1]王筠.文字蒙求[M].中华书局,1962.

[2]胡楚生,王筠.《文字蒙求》简析[A].第五届中韩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3.

[3]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4]马景仑.《文字蒙求》的实用价值及其学术贡献[J].南京师大学报,1995,(4).

[5]王筠.说文释例·六书总说[M].世界书局印行,1983.

[6]王筠.教童子法[M].中华书局,1985.

[7]邢红兵.《(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5,(2).

(刘兆熙 广东工业大学 510090)

《蒙求》除按六书先后发生顺序进行分类,在每一类书中也对汉字进行了系联归纳、类别整理,以便于学习。《卷二·指事》记载:“本,,末,,朱,,本者,木之根也,末者,木之杪也,朱者,木之心也,皆有形而形不可象,共一记其处谓在上在下在中而已。”三字抓住相近形体的区别特征进行解释,便于理解和记忆。《卷四·形声》记载:“啻,,从口,帝声,楷又变为啇。適、謫、敵、、摘、、滴、嫡、鏑,篆皆从啻,隶皆从啇,惟尚有作者,啇又音滴,本也。邵子湘以啇为滴,改土昏礼三啇为三滴,大缪。”将同部件字归类解释,触类旁通,记忆深刻又减轻记忆负担。

(三)以人为本,以汉字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文字学家的王筠同时非常重视语文教育方法,他把语文教学分为集中识字写字阶段和读书作文阶段,又坚持“学生是人,不是猪狗,人皆寻乐,谁肯寻苦”的理念,主张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从汉字的特点出发,以汉字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王筠认为“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集中识字虽效率高但易枯燥,识字为读书写作之工具,识字同时又具有独立的教育意义。古人造字意在正名百物,在古人眼里是“惊天地、泣鬼神”之举,汉字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汉字学习是语言交际及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媲美的。汉字学作为国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独立存在,因汉字形体以其独特的叙事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华夏文明。从这一点来看,对外汉字教学又具有特殊意义。

《卷一·象形》记载:“日,,日中有黑影,初无定在,即所谓三足鸟者也。月,,月圆时少,阙时多,且让日。故作上下弦时形也。中一笔本是地影。词藻家所谓顾兔桂树也。”三足鸟和顾兔桂树的民间神话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了解了古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卷一·象形》记载:“匕,,栖也,勺匕同形,特柄有在上在下之异,所以相避也。”《卷三·会意》记载:“匕,,比也,君子周而不比,相比是反人道也,故从反人。此即象形篇‘匕字,说文两义归之一字,窃以为为安,故分收之。”在《卷三·会意》部分又记载:“匕,,变也,从倒人,此变化之正字,化教行也,乃教化字今合为一。”王筠对“匕”字分类解释,即对形近字进行了分类阐释,使习字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又了解了古人的文化思想。

总之,学习汉字,首先得认清汉字。王筠的《文字蒙求》一书,无论从汉字发生规律出发设计编排的思路、从字源分析以形求义、实行汉字分类教学,还是从其以人为本、推崇汉字文化等教育理念,都给我们对外汉字教学及教材编写指出了一条崭新的路子。

我们认为,汉字学习,并不能同步于口语学习。功能主义及结构主义主导下的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虽然在留学生口语的提高和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但随文识字,打破了汉字的造字规律,也不符合汉字的学习规律。因此,我们提倡在零基础阶段专设汉字学习课,汉字学习课和口语课完全可以独立开展,口语课只教授拼音即可,在初、中级实现两者合流。另外,我们倡导王筠《蒙求》一书体现的从字源出发解释汉字的理念,反对因功利主义而臆造汉字字理来突击学习汉字,避免出现王安石的“波,水之皮;滑,水之骨”的笑话。

参考文献:

[1]王筠.文字蒙求[M].中华书局,1962.

[2]胡楚生,王筠.《文字蒙求》简析[A].第五届中韩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3.

[3]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4]马景仑.《文字蒙求》的实用价值及其学术贡献[J].南京师大学报,1995,(4).

[5]王筠.说文释例·六书总说[M].世界书局印行,1983.

[6]王筠.教童子法[M].中华书局,1985.

[7]邢红兵.《(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5,(2).

(刘兆熙 广东工业大学 510090)

《蒙求》除按六书先后发生顺序进行分类,在每一类书中也对汉字进行了系联归纳、类别整理,以便于学习。《卷二·指事》记载:“本,,末,,朱,,本者,木之根也,末者,木之杪也,朱者,木之心也,皆有形而形不可象,共一记其处谓在上在下在中而已。”三字抓住相近形体的区别特征进行解释,便于理解和记忆。《卷四·形声》记载:“啻,,从口,帝声,楷又变为啇。適、謫、敵、、摘、、滴、嫡、鏑,篆皆从啻,隶皆从啇,惟尚有作者,啇又音滴,本也。邵子湘以啇为滴,改土昏礼三啇为三滴,大缪。”将同部件字归类解释,触类旁通,记忆深刻又减轻记忆负担。

(三)以人为本,以汉字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文字学家的王筠同时非常重视语文教育方法,他把语文教学分为集中识字写字阶段和读书作文阶段,又坚持“学生是人,不是猪狗,人皆寻乐,谁肯寻苦”的理念,主张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从汉字的特点出发,以汉字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王筠认为“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集中识字虽效率高但易枯燥,识字为读书写作之工具,识字同时又具有独立的教育意义。古人造字意在正名百物,在古人眼里是“惊天地、泣鬼神”之举,汉字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汉字学习是语言交际及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媲美的。汉字学作为国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独立存在,因汉字形体以其独特的叙事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华夏文明。从这一点来看,对外汉字教学又具有特殊意义。

《卷一·象形》记载:“日,,日中有黑影,初无定在,即所谓三足鸟者也。月,,月圆时少,阙时多,且让日。故作上下弦时形也。中一笔本是地影。词藻家所谓顾兔桂树也。”三足鸟和顾兔桂树的民间神话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了解了古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卷一·象形》记载:“匕,,栖也,勺匕同形,特柄有在上在下之异,所以相避也。”《卷三·会意》记载:“匕,,比也,君子周而不比,相比是反人道也,故从反人。此即象形篇‘匕字,说文两义归之一字,窃以为为安,故分收之。”在《卷三·会意》部分又记载:“匕,,变也,从倒人,此变化之正字,化教行也,乃教化字今合为一。”王筠对“匕”字分类解释,即对形近字进行了分类阐释,使习字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又了解了古人的文化思想。

总之,学习汉字,首先得认清汉字。王筠的《文字蒙求》一书,无论从汉字发生规律出发设计编排的思路、从字源分析以形求义、实行汉字分类教学,还是从其以人为本、推崇汉字文化等教育理念,都给我们对外汉字教学及教材编写指出了一条崭新的路子。

我们认为,汉字学习,并不能同步于口语学习。功能主义及结构主义主导下的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虽然在留学生口语的提高和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但随文识字,打破了汉字的造字规律,也不符合汉字的学习规律。因此,我们提倡在零基础阶段专设汉字学习课,汉字学习课和口语课完全可以独立开展,口语课只教授拼音即可,在初、中级实现两者合流。另外,我们倡导王筠《蒙求》一书体现的从字源出发解释汉字的理念,反对因功利主义而臆造汉字字理来突击学习汉字,避免出现王安石的“波,水之皮;滑,水之骨”的笑话。

参考文献:

[1]王筠.文字蒙求[M].中华书局,1962.

[2]胡楚生,王筠.《文字蒙求》简析[A].第五届中韩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3.

[3]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4]马景仑.《文字蒙求》的实用价值及其学术贡献[J].南京师大学报,1995,(4).

[5]王筠.说文释例·六书总说[M].世界书局印行,1983.

[6]王筠.教童子法[M].中华书局,1985.

[7]邢红兵.《(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5,(2).

(刘兆熙 广东工业大学 510090)

猜你喜欢

指事象形识字
《说文解字》“象形”辨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象形数字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文心雕龙》的“指事”与文体叙事传统
指事字研究概述
《说文通训定声》指事字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