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影华丽逆袭的交流革新
2014-09-19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
□文/杨 会,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
电影《阿凡达》海报
一、3D电影的华丽转身
随着3D版《阿凡达》的上映,3D电影再次激发了人们的观影热情,对于大众而言,3D电影似乎是方兴未艾,但从电影的发展历史来看,现时炙手可热的3D电影热潮无异于其重装后的华丽逆袭,因为3D电影实际上兴起于19世纪20年代,而其技术的产生则可以追溯到18世纪。
3D成像技术最远可以追溯到1844年,一位名字叫做D.B的外国人通过一个立体镜拍下了世界上最早的3D照片。
1890年前后,英国电影先驱威廉·弗里斯格林(William Friese-Greene)发明了双机放映3D电影技术,是3D电影的最早起源。[1]
1922年,第一部3D电影:《爱情的力量》诞生,早期的3D电影通常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片中常以扔向观众的物体等镜头制造噱头。
早期的3D电影最终因为其自身技术及题材的限制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并最终在历史的舞台中暂时沉寂,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电影拍摄技术及特效技术的进一步成熟,3D电影得以重装再整,并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二、3D电影的视觉成像原理
3D电影的观看需要利用人的左右两只眼同时识别真实世界里的空间这一原理,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因为两眼所见角度略有不同,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空间感。立体电影的原理是通过两台摄影机模仿人眼的视角同步拍摄,在放映时也通过两台投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银幕上,通过立体眼镜分别还原左右眼的影像,进而在大脑中合成立体的视觉影像。观众看到的影像与真实世界有极大的相似性,有些物体离观众很遥远,有些似乎触手可及,这些独特的视觉效果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三、3D电影中的感知与交流
3D电影中近在咫尺的物体:旋转于我们周围的花瓣,激荡而出的水滴,迎面而来的子弹,让观众在观看时不由自主地试图用身体去触摸眼睛所感知的世界,这一观影环境已经突破了2D影像时代“窥视”观影的环境,观众在真实与虚幻的建构中闯入了类真实的时空领地,并寻找到了自身与这一时空交互的可能性,观影中的交互使得观众在影片的时空中寻找到了自身的存在感。可以说,观众视觉的强烈体验和身心的积极参与开创了观影的新篇章。
(一)3D电影中的“感知”
1.Z轴:创建类真实的时空感受
法国的现代电影理论宗师安德烈·巴赞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提出“摄影影像具有独特的形似范畴。”[2]在2D电影中,这一观点被“新浪潮”借鉴并形成了写实主义风格。从拍摄及展示的层面而言,2D电影中的场景只具备水平X轴和垂直Y轴两轴,因而在空间的表现上欠缺真实感及现场感。而在3D电影中,3D电影的拍摄及展示均是通过模拟人的双眼的视差,从而形成类似真实世界的现场感。从拍摄及展示的层面看,3D电影中的场景具备真实空间的水平轴x、垂直轴y、纵深轴z。在Z轴参与场景中建构艺术作品的表现时,巴赞所言的“逼近现实”才具备了被观众体验和感受的可能性。
当3D电影突破二维空间限制向三维空间建构迈进时,3D电影的场景进一步向真实的物质世界靠近。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则意味着观众的空间体验不再完全是依靠经验建构或想象建构的空间,而是实实在在能够通过人体感官感受到的空间,这一空间感颠覆性的建构意味着3D电影在视觉体验上的全新变革。
2.存在感:身体介入,心理融入
传媒大师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人的感觉—一切媒介均其延伸。”[3]3D电影恰恰体现了人体感官的延伸,3D电影使得双眼与大脑机制联合建构类似于真实世界的立体影像成为常态,这一身体介入机制也导致了观影心理的改变,2D电影观影中的“间离感”逐步抽离出观影过程,观众因感官的介入及心理感受的变化,而在类真实的观影时空中重新建构了自身的存在感。3D电影利用其成像上向前延伸的立体性而出现某一物体突然迎面而来的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从生理反应上来说极富刺激性,当某一物体突然超过这个距离接近人时,人会条件反射性地退让。此时,人的这一生理反应,已使人与他所见之物发生了联系,人已经参与了作品中。[4]自身存在感意味着观众观影的身心融入,Z轴的运动镜头或出画镜头的使用,均充分考虑了观众存在感的介入,这一存在感的发展将是3D电影技术的独特优势。
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一书中认为,“视知觉不是对刺激物的被动复制,而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与选择的活动。”[5]在2D电影中,观众的审美是被动的接受影片所建构的虚拟时空,而3D电影的类真实时空能让观众积极参与到观影之中,并自主选择需要关注的重点,所以观看3D电影时的主动权在观众手上。
这就意味着,3D电影的视觉体验的变革及因此带来的观众的存在感的建立,均可能带来观影观众的交流方式的改变。
(二)3D电影中的交流
人类生活中,交流是最普遍、最常见却极为难以表述的一种行为,而华慈拉威克曾说过,“人不能不交流。”[6]人的交流是人的一种本质化存在。现实的状况是,交流无处不在,同样,在艺术作品中,交流也无处不在,不过对于华丽转身后的3D电影所带来的视觉与心理震憾中,孕育其中的交流的独特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交流”
正如《柯林斯词典》解释的那样:“交流,是指信息、思想、感受的发送和交换。”[7]通过这一定义不难发现,人类交流无非是通过语言系统或非语言系统两种交流方式实现信息、思想等的发送和交换。
语言系统的交流意味着,人们能够成功交流的前提条件是说话者通过约定的发音表达出某一概念,而这一概念是被大家的经验所认可的对象,这时说话者与听众达成了共同的认知,这时的交流才能够实现。
不过,人们的交流除了语言系统外,非语言系统的交流也很重要,人类初始的交流便是非语言系统,如手势、身姿、表情等作为交流的基本手段,即便是语言交流占重要地位的今天,非语言交流依旧是不可替代和无可比拟的。
在3D电影的观看过程中,观众与3D电影的交流往往是语言系统与非语言系统并用的一个交流过程。
2.艺术作品中的交流
艺术作品是创作者试图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与观众交流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文学作品,音乐还是电影,均致力于与观众的沟通交流,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了“作品、作者、宇宙、读者为文学四要素”[8]的说法。这种说法至今仍被沿用。在艾氏的描述中,艺术作品可以通过作品、作者、宇宙、读者四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人与人、人与世界的交流,而作品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读者,也即通过交流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同样,在3D电影中,作品、世界、作者、读者之间交流也是不断的发生,但这样的交流是否与传统的2D电影中的交流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如果存在不同,有何不同?这是我们试图弄清楚的问题。
3.3 D电影中的交流
正如麦克卢汉理解的一样,大众传媒的使用派生出了一些心灵的习惯:“我们塑造了工具,工具此后又塑造了我们。”[9]电影这一大众传媒不外乎借助电影这一媒介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实现对话与交流,因而对于3D电影中交流的分析,主要试图从讲故事的传播过程这个角度来探究其究竟带来了哪些改变。
首先,从传播的角度看2D电影的交流和3D电影的交流,存在着很大的区异性,2D电影的创作者通过镜头语言的编码,通过影片放映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观众获取信息后进行解码,这一交流过程趋向于线性的交流过程。而3D电影的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就已经将观众作为影片的组成部分进行镜头语言的编码,因而在影片的放映过程中,观众能够适时的与影片内容进行语言的或身体的及情感的直接互动,在互动的交流中参与编码及解码,这一交流过程打破了被传播系统所禁锢的线性交流模式,3D电影的交流出现了新型互动的交流特点。
本雅明认为讲故事的人和听众之间存在听说互动,而随着小说的兴起,讲故事的传统慢慢消失了,由此他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个体经验的可交流性正在消失。”[10]实际上,借鉴本雅明关于讲故事与写小说的区别的界定,2D电影的讲故事与3D电影的讲故事有着实质性的差异。2D电影中讲故事时的强制思维的方式使受众成为被动的消费者,以至于他们沉溺于孤独而疏离的思考状态。而3D电影中讲故事时的特殊视觉效果则使得观众在观影中身心融入影片构建的类真实时空中,这一融入使得自我从自己占据的独一无二的存在方位和时间出发来应对其它的自我和世界[11],融入后,自我内心的存在感使得观众在面对一些场景时不有自主的发出声音或在身体或表情上有所回应,这一直接的交流使得3D电影的交流与2D电影时代相比具有实质性的突破,3D电影的交流似乎回归了古老的讲故事传统,也在这一新型讲故事式的交流方式中为个体经验的获得提供了契机。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将对话分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及人物与其内心的对话两种形式,电影作品的交流就是人物内心关于想象世界的对话,通过个体的思维去构建事件发生的时空,这一交流过程中涉及了作者、世界、作品、读者的多边的基于想象界的交流,从对话的角度讲,2D电影是一个观众与作品的直接对话及观众与作者的间接对话的过程。而观众与世界的交流是通过与作品及作者的交流而逐步形成的。而3D电影中的交流凸显了视觉感官的直观作用,观影过程更像是在游乐场乘坐云霄飞车一类的惊险游戏,让人激动得透不过气。[12]这一交流过程不论在感官上还是在心理上均缩短了读者与世界的距离,也就意味着3D观影中通过观众直接与类真实世界的对话,在这一对话中,实现了观众与世界、观众与作品中的人物的直接的情感、动作的勾连。也即意味着观众与类真实世界的交流是不间断的、持续的过程,观众在与类真实世界的对话中不断思考,整合观点,形成自己的经验。作者或作品试图表达的观点只有在融入类真实的世界,才能被观众所体验并实现与观众的交流。3D观影的观众通过这一对话进程完成自我与世界的交流。
小结
人总是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实现自己的认知和价值的,在我们认识世界时,我们必须与世界有实质性的接触,不论是身体感官的,还是内心的,只有让观众在与世界的接触中形成思考和认知,个人与世界的真正交流才得以实现。3D电影构建的类真实世界通过与观众的感官的及内心的互动提供了个人与世界多元、互动交流的新途径,观众在类真实的时空间可以体验生命历程,重新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迅速形成认知并获取经验,并为自我与真实世界关系的思考提供关照。
[1]田长乐.3D电影及其发展展望[J].当代电影,2011(4):153.
[2]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93.
[3][9](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0,17.
[4]胡奕颢.3D电影美学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4):86.
[5]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56.
[6]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1.
[7][10](英)D·H 梅勒.交流方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102,106.
[8](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
[11]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63.
[12]张悦等.从窥视到闯入:3D电影的艺术美学之思[J].电影文学,201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