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成功了,就有个人魅力

2014-09-18葛帮宁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4年6期
关键词:东风经销商

葛帮宁

一个月内,《汽车商业评论》两度采访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副总部长陈昊。以下为2014年5月22日本刊记者对其专访节录。

“既然下了命令,那我们就冲吧”

《汽车商业评论》:在《看见·东风南方》卷首语里,有两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一句是做到别人能做到的事是尽职,但做到别人难做到的事是追求;一句是未来已来。您在写这些文字时,怀着怎样的心情?

陈昊:东风南方和东风日产走到现在,真的就是因为有这群做事的人。我到东风南方后,确实被他们的事业心打动。他们往往孤身一人,被派驻到全国各地,带领上百人团队,管理几亿元资产,就是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因此,我们有责任把他们的打拼,他们的孤独,甚或他们的无助真实地记录下来。其实是想告诉他们: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有一个强大的组织,你行走的每一步,组织都在关注你……这是我决意出这本书的真正原因。

书上记录了43个派驻员的故事,选择他们的原则是什么?

后续工作我没有具体参与,可能是由各区域总经理推荐的店总。按照我的想法,把近100位派驻员都采访到,但因时间和精力有限而作罢。

要成为东风南方派驻员需要什么条件?

东风南方派驻员,是东风南方控股子公司非对方股东派驻的副总经理以上人员,再加上三级公司总经理。东风南方为一级公司,其子公司为二级公司,东风南方子公司再设立的公司就是三级公司。专营店就是东风南方三级公司,每位专营店的店总就是东风南方派驻员。

4年后您回归东风日产,东风日产发生了哪些变化?您本人又有什么改变?

创新和速度一直是东风日产引以为傲的基因,在目前这种行业竞争大背景下,肯定是能跑多快就跑多快,东风日产依然会把销量和市占率作为首要目标。但这种创业般的激情不再是野蛮生长,而是走得更加成熟,更加稳健。这是其一。

其二,东风日产已达到100万辆产能规模,就像航空母舰,以前是船小好掉头,现在它必须更加稳健,对事情判断要更为准确,一旦确定,坚决执行。尽管决策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但尽可能做到准确率高,因为市场已不允许你再犯错。

对我而言,我的责任就是在创新、快速和稳健中找到平衡。这4年来,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学会了经营。原来我可能就站在自己角度,凭经验评判这个事情应该如何管,现在则更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创造价值。因此,沟通也好,方案也罢,抑或是战略,更多考虑的是对方能不能接受,对方会产生什么想法等。

同时,通过到东风南方“走基层”,回来后我更了解一线,了解经销商,了解消费者。这些经验将成为我一生的财富。我在一线有很多情报提供者,打个比方,对某个车型的促销方案或者政策,甚或市场动向,我可能一个微信或者一个电话,马上就能收集到一线反馈。而且,营销政策好不好,竞争压力大不大,这些销售顾问、销售经理或者店总都愿意告诉我真实情况,供我做决策参考。

那么这4年来,东风南方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您如何看待东风南方所走过的历程?

不同阶段有不同使命。就像接力赛,尽量把自己的棒跑好,并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人。任(勇)总打江山时,其实是个亏损企业,主营业务也不明确。1997年东风大厦刚建成,就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租金还不够银行借贷利息,必须寻找其他商业机会。任总利用财务投资扭亏为盈,在随后的风神汽车时代,东风南方开始参与到汽车产业上下游。

多元化业务也是从这时开始?

有些机会是东风日产给的,有些是被逼出来的。就像进出口业务,风神汽车借壳云豹生产,每次到海关办进出口业务,海关盯得紧,手续繁琐,谁都不愿代理。别人做不了,任总说,那我们自己做吧。还有4S店,最初在深圳做尝试,谁都没想到会做到这等规模。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事在人为。

您接手东风南方后,提出T10战略。2013年东风南方销量突破10万辆,利润增长10%,对东风日产销量贡献率达到11.5%。您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

顺势而为。我接手时,东风南方只有36家专营店。但这是个机会市场,营销只有达到一定体量才具备规模效应。因此,一方面扩大网络,一方面把项目做精做细。到我离开时,4S店已扩到80多家,还有几家正在建,加起来近100家,全是一级网络。

我们为什么要做10万辆?说来话长。我记得很清楚,2010年下半年我到东风南方。2011年3月东风日产经销商大会开完后,东风南方自己又开了个会,任总也来参加。喝酒时,任总突然问我,你什么时候搞10万辆?

我一下蒙了。想了想,说,任总,后年吧。

太远了。明年。任总说。

明年就是2012年。既然下了命令,那我们就冲吧。2012年东风日产目标是100万辆,我们就开始为10万辆做准备。当年8月,我给东风南方所有专营店总经理们发出冲锋令,承诺达成目标后,带他们去云南香格里拉,大家群情激昂。结果9月就遭遇岛屿事件,因此10万辆实际推迟一年达成。

对东风日产而言,东风南方是消防队、突击队和试验田。因此,一些政策会先放到东风南方体系做试验,验证后再向全国推广。或者东风南方做得好的一些尝试、项目和经验等,也会向全国推广。

比如精英会项目就很不错。

精英会其实是东风南方旗下一个专营店的经验,后被纳入东风南方整体战略。这个项目目标明确,只针对一线员工,如销售顾问和车间维修工人、维修技师等。其任务达到一定量后,自然成为精英会会员。一旦他不在本岗位,就自动退出。

对精英会成员,没什么物质激励,每年会奖励其父母一次最高规格的体检。因此,它更多是一种荣誉,每年集团年会上会对当年新加入的会员授勋,高高挂起新会员画像,这是一种自豪,让员工有被尊重感。endprint

“这些就交给李军来完成”

《汽车商业评论》:因为管理者风格迥异,很多企业其实很难把前面东西传承下去,但东风南方为什么能做到?

陈昊:原因有三。其一,东风南方董事长一直没变。其二,东风南方一直在东风日产体系里。其三,东风南方管理团队比较稳定。

您在2013年东风南方表彰大会上说,东风南方首要任务是服务好东风日产的同时,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东风南方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核心竞争力是不能只依附于东风日产,千万不要离开东风日产就活不下去。东风南方应该是一个市场化公司,商业抉择要正确。我担心一些干部和员工会有依赖思想,认为背靠大树好乘凉。所以我们必须向他们传达这种意识,让他们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换言之,你进入这个行业的第一次商业机会可能是因为东风日产的关系,东风日产给到你,照顾你。但第二次、第三次就必须凭借自己的实力来做。这也是任总对我们的要求,东风南方二级公司不允许有任何亏损。

东风南方有多少家二级公司?

18加8。18家控股公司,8家参股公司。如果亏损就不符合商业模式,这就倒逼我们不能有失误。你是东风日产的一个关联公司,某种程度上就必须以东风日产的要求作为最大责任。与此同时,你还是一个独立公司,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为股东提供投资回报。

这些公司有过亏损吗?

短期的偶尔会有,比如新成立的公司,会有一个过渡期。

您将2014年喻为东风南方创新年,要回归商业逻辑原点。怎么理解创新年,如何回归原点?

春节上班后我们搬到花都。成绩属于过去,现在要重新开始。怎么开始?东风南方要做一个独立于东风日产之外的纯商业性公司,它是独立法人,它要追求利润。但作为企业,又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我们有爱心助学,有希望食堂,每年12月12日是东风南方爱心日……这些活动,并不是做秀给别人看,而是让商业回归商业,将市场回归市场。

但另一方面,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东风南方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在商业上创新,形成差异化策略。什么是客户的真实需求,什么是经销商的真实需求,以此为逻辑原点,才能判断你到底做得对不对,到底有没有用。坚持客户价值,坚持与合作伙伴共赢,道理很简单,但真正能理解并做到的却很少。

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了东风南方独特的命运。因为与东风日产这种休戚与共的血缘关系,作为独立商业公司运作,您怎么过得了其他经销商这一关?

重要的是东风日产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必须明白,东风南方只是东风日产众多经销商集团中的一员而已,跟其他经销商的管理没有任何两样,甚至可能还要承担更大责任。

话虽如此,但要让他们真正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

日久见人心。一开始外界可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很正常。但如果坚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做事,迟早他们都会理解。不管是违反制度,还是建店工期延误,东风南方同样会受处罚。

最近两年,东风南方一直在做收购或者兼并。站在东风日产角度,在东风南方滚雪球过程中,您是否担心其一枝独大的网络可能影响整体渠道的安全性?

这种收购,这种兼并,不是主机厂主导,而是市场商业行为。东风南方很纯粹,因为只做东风日产,越简单反而越稳定。

反过来问,东风南方能做到的事,难道其他经销商做不到吗?

如果其他经销商愿意做,东风南方基本会退让。正因为其他经销商不做,东风南方才做,才充当救火队角色。作为一个投资主体,必然追求投资回报率,必须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当其扩张速度快于人才成长速度,优秀人才流失就不可避免。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投资人也会选择代理其他汽车品牌,并把优秀人才放到新品牌店里。但东风南方不一样。这么多年来,经过沉淀的这些人都还在。他们对东风日产产品、商务政策、品牌和东风南方企业文化都非常了解。你也看到,东风南方基本没有空降兵,靠自己培养人才,从一线基层销售顾问和车间技师一步步成长为经理和店长,对品牌和企业忠诚度都非常高。

您在东风南方这4年有没有遗憾的地方?

(沉吟片刻)规划的事情还没做完。第一,建100家专营店,现在才80多家。第二,一些正在开展的项目,如汽车后市场,可循环利用的汽车回收,以及涉及东风日产安全性的一些零部件再制造等,这些就会由东风南方现任总经理李军来完成。

“从一个投资人变成一个店长”

《汽车商业评论》:当您知道要带领东风日产营销团队继续前进时,您当时怎么想的?

陈昊:时代不同了。我们已经从机会驱动进入资源驱动时代,在这个时代,谁拥有核心资源,谁就会在下一轮竞争中胜出。可以预见,这一轮竞争肯定比第一轮竞争更惨烈。其实,汽车也好,家电也好,IT也罢,都逃不过行业规律,原来是机会市场,现在是资源驱动市场,未来是价值驱动市场。谁价值大,最终剩下的就是谁。

我猜想,不管是当年让我去东风南方,还是现在回归东风日产,任总可能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竞争促使东风日产必须尊重一线,倾听一线声音。东风日产正处于爬坡坎上,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东风日产在这一轮竞争中掌控优质核心资源,比如渠道资源、网络资源和忠诚度较高的客户资源。

从乙方到甲方,伴随角色转变,您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开玩笑说,我从一个投资人变成一个店长。东风南方是投资管理型公司,你只要定战略,定方向。年初给他们下任务,今年完成多少销量,做到多少收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只需把握大方向即可。

但到东风日产后,你必须敏锐地观察市场,根据市场对营销政策、网络渠道、市场布局做出准确判断。相对来说,东风日产工作强度更大。有人给我做过计算,仅昨天(5月21日)就开了16个会。中午基本只能在办公室吃盒饭。endprint

据我所知,您花了两个月时间来了解东风日产营销体系。除实地走访外,您还用过什么方式?

(笑)我的渠道很多。我的微信群里就有很多销售顾问,我经常会去看他们的发言。

历史总是很相似。4年前您到东风南方,正是它在子强母弱背景下打造品牌之时,现在经过11年高速奔跑的东风日产也面临同样问题。东风日产如何实现品牌力的突破?您在东风南方的经验能否借鉴?如何借鉴?

很多人私下跟我说,东风日产的车不错,营销做得也不错,但品牌力离行业前三还是有差距。但你静下心来想想,东风日产才成立11年,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品牌。我在不同场合讲,做品牌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春耕秋收,而是厚积薄发。

品牌等于什么?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品行天下是东风南方企业品牌,其下还有三句话:客户满意的企业集团;员工自豪的事业单元;社会尊重的企业公民。我在东风南方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这三句当中的某一句或者三句。反之,跟这三句相违背的任何事情我们都不做。

我个人觉得,营销力、渠道力、商品力和品牌力,就像汽车的四个轮子。其中,营销力和渠道力是前轮胎,眼前就必须做;商品力和品牌力是后轮胎,重在长远。品牌就像储钱罐,每天都要一分一分地往里面攒。以各种方式传播企业品牌理念,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东风日产也一样。东风日产等于什么?你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了,就朝目标更近一步。做品牌最怕什么?一个人这样说,换一个人又那样说。

具体到营销体系,您如何助推东风日产的品牌力?

我们还在摸索和探讨中。对东风日产来说,市场营销总部只是这艘船的一部分而已。需要注意,NISSAN品牌与日产全球品牌诉求应同步,这其中会有一定差异性。对我来说,要厘清NISSAN或者启辰等于什么,或者NISSAN品牌哪些方面强势,哪些方面弱势,我们自己要深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补充弱势,保持强势。这是其一。

其二,对市场销售总部所有员工来说,你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你崇尚什么,反对什么,这相当于品牌主张。尤其是那些一线员工,他离总部很远,但他跟经销商接触,跟市场接触。他做判断时,必须明白判断的决策依据,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不是我一上来就规定一二三四五,你们必须去遵守。

“没有对手的日子很寂寞”

《汽车商业评论》:东风日产的目标是行业前三和10%的市占率,而早在2005年,它就已经触摸到6%的份额。但此后经年,因种种原因,目标一直没有实现。您怎么挖掘潜力?4%的蛋糕究竟在哪里?

陈昊:我们需要在渠道和消费者两方面下功夫。先看渠道,我们想给经销商传递这样的信息,未来几年,随着体系竞争压力加剧,培养经销商挣钱能力比他现在挣多少钱更重要。因此,我们要给经销商足够支持,并保障他们有收益。这样他们才愿意跟你干,并且把事情干好。反之,你让他们背负销量压力,却又赚不到钱,他们还会跟你站在一条船上吗?

再看消费者,他不仅要好产品,还要更好的服务。但经销商如果只顾卖车,不重视他们的服务诉求,他们会成为东风日产的忠诚客户吗?别忘了,我们已有500多万客户。因此,用优质服务感动他们,用良好口碑影响他们,用品牌魅力打动他们,相信他们会有更多回报。

站在100万辆新起点上,达成2014年110万辆目标,您如何在守稳江山的基础上继续攻打江山?您的具体实现路径是什么?

100万辆体量,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全盘否定或者替换这种思路。持续创新,用高执行力去攻占新市场,这需要保持。策略一旦确定,就必须执行到底。因此,精耕细作市场,占有且培育稀缺资源,将是我们的迫切任务。

我在成都经销商年会上讲过,今年东风日产营销策略主集中于五个方面。一是车型。110万辆如何达成?这笔账很好算:启辰目标15万辆,增加5万辆,新奇骏如果能卖到10万辆,两者就能贡献15万辆增量。二是区域。渠道向下,实施百城千县战略,鼓励经销商到县城建二级网点,这块计划增量10万辆。三是保有客户,对这500万保有客户增加粘度,带来增量。四是经销商收益。五是基础管理。

但市场不再是当初的市场,环境也不再是当年的环境,您如何保证经销商收益?

我们希望东风日产经销商的盈利能力优于竞争对手。一方面,我们必须保持具有竞争性的稳健的商务政策;另一方面,经销商必须提升自身能力。这4年我总结的一个经验是,4S店最关键是总经理,你选好一个总经理,80%的问题解决了。这位总经理,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创业激情,同时,投资人必须给他充分授权,双方充分信任。

黄山新奇骏发布会后,您开始与东风日产代理商投资人见面。这个过程中,哪些建议对您至关重要?这种学会倾听的方式会在东风日产营销体系里贯彻吗?怎么贯彻?

(从办公桌上拿来记录本,翻看笔记)新奇骏上市第二天,我跟13个投资人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每人 二三十分钟。我问了他们三个问题:一是,你对东风日产有什么要求或者建议;二是,竞品有哪些地方值得东风日产学习和借鉴;三是,东风日产的一线督导或者专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提升?

总体看,东风日产经销商的品牌忠诚度比较高,因为他们中很多人是靠东风日产起家。他们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希望主机厂和经销商能真正共赢;其二,希望一线督导和专员加强库存管理和预警体系,向其他做得不错的汽车品牌学习;其三,对于一些10年以上的老旧店面,建议对店面形象尽快做些更新和改善。

回来后,我在营销会上做了安排:能改的马上改;能学的立即学;有些建议作为课题做专项探讨。

要进入行业前三,势必要与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贴身肉搏,但更现实的是与北京现代交锋。您如何看这些竞争对手?东风日产的优势在哪里?endprint

没有对手的日子很寂寞。伟大的对手往往能成就自己,能在中国做到这种程度的汽车企业,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其实,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罢,他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你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马上去改正。企业也一样,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把它改掉,战胜自己。对东风日产来说,最关键的是认清自己,把握好节奏,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做扎实。

“你成功了,就有个人魅力”

《汽车商业评论》:在战胜自己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市场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您认为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陈昊:确保第一时间掌握一线信息,时刻保持市场敏感性,保持狼的灵敏性。要么不行动,要么一动就行动到底,这是狼性文化的精髓。

我一直强调回归原点。营销本质就是了解消费者,营销本身是行动,而不是口号。管理本质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服务本质就是创造价值,或者说增加价值。你不要为了管理而去管理,为了创新而去创新,否则就违背了本质。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识。

任(勇)总一直强调“领先半步”理念,具体到营销领域如何落实?

你只要把该做的事情扎扎实实做好,做到位,你就已领先于别人。如果你还迷恋于用总部的指挥棒去指挥最靠近市场的一线部队,难免会有偏差。因此,我们建立了前线指挥部,听着炮声去了解市场,指挥作战。接下来,我们还要把总部真正变成前线的大后勤,把更多权限交给一线。

东风日产营销体系的大区制改革目前推行得如何?

还在稳妥往前走。原来只有督导,后来在督导上设一个总监。因为店面越来越多,管理幅度越来越大,2012年时又设4个地区部。地区部管总监,总监管督导。管理层级虽然增加,但我们希望仍保持一个小企业的灵活性,在成长过程中尽量避免犯大企业病。

实施大区制的目的,是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我过来后,任总跟我们做过多次沟通,希望我们能建立一种倒逼机制,也就是互联网思维。举个例子,刚才提到营销本质,消费者就是需求,他倒逼着你改变,倒逼着你去做些事情。或者换句话说,你是否愿意放下身段去为他服务?你能改变思维模式,改变态度,那你就离成功不远。

我们都想知道,您会给东风日产营销体系打下什么烙印?

有人说我做事稳健,也有人说我务实。不管怎样,我认准的目标一般不会改变或者中止。我曾说过,要死也要死在去医院的路上。这么多年来,我带团队总结出的一个经验是,要尽量避免个人烙印太大。

我希望能在任期内完成两件事:一是中期事业计划,协助把东风日产带到行业前三,不管是2018年,还是2020年达成。二是创建一个基于市场导向的管理型组织架构,为东风日产营销体系带出一个狼性团队。

您对东风日产狼性文化的理解和前任杨(嵩)总有何不同?

不要过多强调个人作用。杨总也好,我也好,都只是个人在其中,东风日产靠的是体系作战。

但也不排除个人魅力。

你成功了,就有个人魅力;没有成功,有再好的个人魅力,也没用。

您似乎更喜欢这种潜移默化的工作方式,这是您的管理风格?

这要看场合。如果是指挥一场攻坚战,比如你是总经理,是店长,是销售经理,你明天要做一场车展,必须拿下多少订单。OK,那你必须强势。

但我们更多是把行为价值观一级一级地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一线。一线员工明白后,才能在市场终端做出正确决策。最终决策是他们做,你不可能代替。反之,他们反馈的信息能给我们下一步行动提供借鉴。

这段时间您的主要精力放在哪些方面?

还是市场。最近会议较多,没被安排会议时,肯定会到外面跑。但基本上每周我都会跟所有总监打电话沟通,了解情况。他们也会告诉我,最近哪些竞品力度较大或者有什么好策略,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

您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动向,并做出决策。这种挑战大吗?

有挑战,因为竞争更惨烈。市场竞争就像挤柠檬,刚开始柠檬汁充足,用一点小力就能挤出柠檬汁。当柠檬汁越来越少,要很用力才能挤出一点来,这时较量的才是真功夫。这种背景下,怎么保持东风日产惯性向前,并快速扩大市场份额,需要技巧和力量。

您有值得尊敬的企业家吗?

(笑)任(勇)总就是让我尊重并一直追随的企业家啊。汽车行业外嘛,任正非吧。因为他在深圳,我们对华为研究多一些。从流传出来的关于他的一些文字和内部讲话看,他很务实,有前瞻性,有危机感。他带团队严慈相济,知道什么时候该严,什么时候该慈,这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这些年您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最大的遗憾就是给家里人的时间太少,一直在不停奔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东风经销商
浅谈厨电企业的年终返利制度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Honda第十一代思域
东风日产轩逸e-Power
年度十佳经销商
第二届中国宠物行业经销商大会参会名单
1
经销商的“王”者之道
如何成为经销商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