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开展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教育

2014-09-18李彦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23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青少年活动

摘要:归纳总结国内外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教育的政策与活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校本课程及课外教育的最新进展,提出我国在中小学开展气候变化教育的政策建议。通过开展系列气候变化教育活动,吸引更多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引导他们做一些积极探索,了解减少气候变化影响的有效途径,促进了青少年交流与合作等各方面能力。

关键词:气候变化教育 中小学

青少年作为气候变化后果的主要承受者,未来的社会公民,必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力军,因此,从小培养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尤为重要。自2007年,我们曾在国内外10多个城市开展一系列的气候变化教育活动,活动引起了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深入关注,也吸引了更多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引导他们做一些积极探索,了解减少气候变化影响的有效途径,促进青少年交流与合作等各方面能力。

一、国内青少年气候变化教育政策与行动

2007年国家发布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包括家庭社区行动、青少年行动、企业行动、学校行动、军营行动、政府机构行动、科技行动、科普行动、媒体行动等九个专项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指出,利用图书、报刊、音像等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各阶层公众进行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活动,鼓励和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用电、用水,建立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等;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普及与教育的内容,使气候变化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就有关气候变化的各种问题,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开展专题培训活动,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的科普学术研讨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提出中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积极宣传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一些高校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等目标;《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指出“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应对气候变化创新行动”在2013年积极开展行动,提升青年使者的环境领导力。此外,由环境保护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印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环发〔2011〕49号)创新性地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环境宣教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各级环保部门也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创造性地加以落实。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环境宣教工作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承担重大责任,更有效地发挥重要作用,更快地提升能力和水平。

二、国外青少年气候变化教育政策与行动

国际机构在青少年气候变化宣教方面做了不少尝试。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一家城市组织阿纳海姆青年(PSAY)在春假期间招募对气候变化知识感兴趣的高中生开展课余活动,或组织到国家公园、海滩、动物园、水族馆或自然中心,资金来源于销售节能荧光灯泡、售卖植物的种子等具有较强环境意识的活动,以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为信息传播媒介,传达气候变化影响、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自2004年以来,自100多个国家超过4500名儿童和青少年参加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举办的Tunza年度国际会议,会议议题涉及气候变化、绿色经济、绿色就业等。此外,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访问Tunza网站;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委员会为解决越来越多青年人机构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的问题,特批准青年人的非政府组织进场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并可在合适的场合发言;超过10000名青年已获得粮农组织、世界女童军协会、青年与联合国全球联盟颁发的气候变化挑战徽章;联合国人居署支持青年人通过城市青年基金和“一站式青年资源中心”开发项目,以减缓气候变化对城市地区的影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通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DESD 2005—2014年)极大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ESD),并积极推广适应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相关知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支持青年非政府组织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进程,开展模拟联合国活动,加强青年人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国内青少年气候变化教育政策建议

气候变化教育渠道可分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正规教育就是通过各级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课外活动等,教授气候变化基本知识;非正规教育可在博物馆、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中心开展活动;非正式教育主要以新闻媒体、平面杂志、网络资讯为渠道,开展气候变化宣教工作。

关于气候变化课外教育。未来,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可通过参与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与国内外热爱气候、环保事业的青少年学生沟通交流,了解气候变化、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新进展。这不仅可以学习语言、开拓视野、锻炼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还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视角,让青少年理解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解决问题方式的多元性。活动安排以学生互动、实地考察为主,室内授课为辅。活动内容以文化交流、游戏互动、戏剧表演为主,将应对气候变化与摄影、音乐、戏剧等形式相结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气候变化知识,此外,室内授课与考察活动相互衔接,注重应对气候变化学习的实效。

关于气候变化的课堂教育。在课堂教育中,我们需要着重考虑学科对气候变化教育的贡献、课程与气候变化教育的对标、教材中气候变化教育的渗透点、教学中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方法。各学科中可开展气候变化的知识点包括:科学课程(物理、化学、生物)涉及能量转化与守恒、燃料与燃烧、生物质能、电磁感应与发电机、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碳循环、光热转换与太阳能、“三废”处理、气候变化与生物圈、裂变聚变与核能、原子利用率;地理课程涉及能源类型、能源分布、能源消费与环境影响、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历史课程涉及能源与人类发展史、历史上的能源利用;数学课程涉及测量、计算、统计、图表、制图;艺术课程涉及音乐、绘画、舞蹈、话剧;语文课程涉及口头表达、描述、沟通交流、写作、倾听;气候变化教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途径涵盖基于课堂教学的跨学科主题教育、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基于校本课程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气候变化教育实践活动的类型包括基于全员参与的学校活动、基于小组合作的团体活动、基于研究性学习的个体活动、基于设施改造的教育实践活动。

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主题,气候变化不仅仅是“全球变暖”问题,更是能源、发展、生态系统、消费方式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把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与地球的未来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开展气候变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包括课堂教育、行政与管理、实践活动、校园建筑与硬件设备。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的问题,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我们需邀请气候变化谈判代表、专家、媒体、企业、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出席,从不同角度,为营员介绍他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所知、所感、所想。这将增强青少年对政府、企业、学者、媒体、非政府组织等各个群体在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战略中所扮演角色的认知,积极推动青年人在相关领域的实践和行动。另外,活动还希望能够建立全球青年的气候网络,通过未来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为优秀青年成为未来的政策引导者、企业领袖、风险投资者、科研专家等奠定基础。

(李彦,1978年生,天津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11131011026。研究方向: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教育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青少年活动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活动随手拍”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2007:绿色企业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