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探索
2014-09-18白永秀王颂吉
白永秀,王颂吉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7)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探索
白永秀,王颂吉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7)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认为,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依次经历城乡依存、城乡分离、城乡融合三个阶段,这是中国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和开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新中国的城乡发展带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国内理论界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进行了长期探索;在中央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方针指导下,国内各地区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诸多富有创新精神和推广价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雏形。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国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丰富的城乡关系理论,这是中国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和开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高度重视城乡关系问题,在《哲学的贫困》中,他认为城乡关系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1]157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城乡分离与对立问题。在这一思想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历史必然性,并提出了由城乡对立向城乡融合转变的途径。在此指导下,列宁和斯大林进一步论述了城乡分离的必然性,并对如何消除城乡对立进行了探索。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认为,城乡关系演进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革,由此带动城乡关系不断演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城乡关系要依次经历城乡依存、城乡分离、城乡融合三个阶段(见图1)。
第一阶段:农村孕育城市,城乡互相依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城乡关系演进也概莫能外。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的生产活动以流动性采集、狩猎为主,居无定所;到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从采集与狩猎活动中分离出来,人们选择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地域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出现了原始的农业村落,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在村庄周围的土地上进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所提供的剩余粮食和劳动力不断增加[2],社会协作关系日益紧密,从而出现了城镇。由此可见,农村是城市的摇篮,农村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诞生。但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城市化总体上呈现低水平扩张的相对稳定状态,城乡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第二阶段:工业革命推动城乡分离,导致城乡对立。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期首先在英国爆发,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加快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这一方面“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1]276,277;另一方面使城乡关系由依存转向分离和对立,城市统治农村、“农村从属于城市”[1]277的格局最终形成。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分工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深入论证了城乡分离的必然性,认为城乡分离和对立是工商业劳动与农业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运动”。[3]列宁进一步论证了城乡分离的必然性,认为这是“商业财富”优于“土地财富”的必然产物,“城市比乡村占优势(无论在经济、政治、精神以及其他一切方面)是有了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一切国家(包括俄国在内)的共同的必然的现象,只有感伤的浪漫主义者才会为这种现象悲痛”。[4]由此可见,相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言,城乡分离和对立是历史的进步。
第三阶段:城乡逐渐融合,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城乡分离和对立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城乡关系由对立向融合转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为解决城乡之间严重的分离与对立问题,最先进的国家应该“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294在思想史上,恩格斯首次提出了“城乡融合”的命题,他认为通过城乡融合可以消除工人和农民之间的阶级对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根据领导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斯大林科学而准确地把“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5]作为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标志。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进而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种新型和谐的城乡关系,它建立在社会分工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是城乡关系演进的高级阶段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中国在新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乡发展带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这对“三农”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对此,国内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长期探索,最终认识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1.学术界关于城乡关系的探索历程
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于城乡关系的探索经历了较为长期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代的探索。19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理论界逐步认识到城乡分割体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1983年,苏南地区首次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概念。[6]此后,理论界围绕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发展模式、国际经验、战略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一阶段研究城乡关系的代表人物是费孝通先生,他认为应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以农民“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①刘纯彬认为,中国存在由户籍、粮食供给、副食品与燃料供给、住宅、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婚姻等制度构成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结构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民与市民阶层对立。[7]此外,徐荣安对中国城乡经济融合及其实现途径也作了构想。[8]
第二阶段:1990年代的探索。1990年代,国内理论界对中国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与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改革思路。这一阶段研究城乡关系的代表性人物和观点如下:一是周尔鎏、张雨林对城乡协调发展的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宝鸡模式等进行了评述;[9]二是周叔莲、金碚(1993)对国外城乡经济关系理论作了比较研究;[10]三是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以城乡二元结构为线索分析了中国的城乡矛盾问题,并提出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11]四是陈吉元、韩俊等分析了中国工农业发展失衡和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机理与现实困境,并提出了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渐进改革策略。[12]此外,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考察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历史由来和现状,论证了在二元结构不断扩大背景下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了“双层分离式”工业化战略设想;[13]李迎生则对中国城乡二元社会格局的形成、变化与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动态考察。[14]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的探索。新世纪以来,中央逐步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理论界围绕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等命题的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一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和观点有:洪银兴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路径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15]厉以宁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改革是继国有企业改革之后另一项带有根本性质的经济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是建国60年城乡体制变革的方向;[16][17]白永秀等论证了“后改革时代”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内涵、模式等问题,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后改革时代”深化改革的关键。[18][19][20]此外,高帆从分工演进和交易效率的角度研究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趋向;[21]陈钊、陆铭论证了城乡之间由分割到融合的政治经济学逻辑;[22]黄坤明认为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共同推动,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最佳路径选择。[23]
2.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理论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央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思路日益明晰,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提出大致经历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演进历程(见表1)。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同时,针对当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的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2003年7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并将其列为五个统筹之首。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4]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25]总体而言,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基于对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准确判断而提出来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提出,为中国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指明了总体方向和奋斗目标。
表1 城乡发展一体化相关概念演进
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深层内涵而言,我们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依托城乡生产要素集聚和发展成果共享机制,打破城乡分割对立状态,促进城镇与农村在空间布局上的优化、要素流通上的顺畅、资源配置上的均衡、居民权利上的平等、功能特色上的互补、生态环境上的协调,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互动融合发展。也就是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城乡关系演进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此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乡发展的多个层面,它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国内各地区在中央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对城乡发展一体化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诸多富有创新精神和推广价值的模式雏形,其中诸城模式、嘉兴模式、佛山模式、成都模式较为典型(见图1)。
图1 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典型模式及其特点
1.诸城模式
山东诸城立足于破解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难题,2007年以来大力开展农村社区化建设,构建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平台,打造城乡融合的产业发展载体,形成了以“农村社区”建设为特点的诸城模式。
具体来说,诸城模式的主要做法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农村社区建设。诸城于2007年全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选择规模较大、交通便利的村庄作为中心村,把全市1249个行政村规划为208个农村社区,形成了“多村一社区”的新格局。为进一步打破村庄之间的壁垒,诸城于2010年6月撤销全市所有行政村,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为纽带、各类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基层组织新体系,并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区—镇街驻地—农村社区”为框架的新型城镇体系。二是公共服务供给。为加强农村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诸城在全市208个农村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初步形成了“一个平台、五大体系”②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格局。截至2011年底,诸城已基本实现了交通客运、垃圾处理、文化娱乐的城乡一体化。三是产业载体构建。为加快城乡经济融合,诸城在各乡镇打造工业园区,在农村地区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形成了工业向农村延伸、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镇村产业格局,促进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2.嘉兴模式
浙江嘉兴立足于破解建设用地“瓶颈”和加快“三农”转型,2008年以来开展了以“两分两换”为主要内容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③,并积极开展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化新社区建设,形成了以“两分两换”为特点的嘉兴模式。
具体来说,嘉兴模式的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推进土地流转。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嘉兴模式的核心。2008年5月,嘉兴启动了以“两分两换”为主要内容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农民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农民生活方式。[26]二是建设新型社区。以“两分两换”为动力,嘉兴于2009年启动了“两新”工程建设(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化新社区),使新市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农村人口聚居区、特色产业聚集地和生产要素集散中心,形成城乡融合、功能互补的田园城镇格局。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嘉兴在“两分两换”所带动的土地流转的基础上,依托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基本形成了畜牧、蔬菜、水果、水产、蚕桑、食用菌、花卉苗木等七大主导农业产业带。四是完善公共服务。在实施城乡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嘉兴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新市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延伸,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3.佛山模式
广东佛山立足于解决农业发展乏力、城市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依托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三化”联动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形成了以“三化”解“三农”为特点的佛山模式。
具体来说,佛山模式的主要做法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优化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为提升产业竞争力,佛山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平板显示、汽车制造、半导体照明、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增强了佛山发展的活力,夯实了佛山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载体和物质基础。二是实施组团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改变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和“有强镇无中心”的城市格局,佛山于2012年启动了“1+2+5+X”④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在城市化过程中,为破解土地使用瓶颈、统筹城乡发展,佛山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以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项目改造为内容的“三旧”改造模式,被国内其他地区所仿效。三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为提高农业发展效益,佛山运用现代工业生产理念和科技手段,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生态、都市、外汇农业等精细发展方向转变,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品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
4.成都模式
四川成都在“全域成都”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推动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以此带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形成了以“三个集中”为特点的成都模式。
具体来说,成都模式的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以城市规划为基础,确立全域成都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2007年7月,成都把全市1.24万平方公里辖区作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来统筹发展,并据此初步规划出了“一区两带六走廊”的“全域成都”发展格局,这为成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快制度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制度改革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保障。成都市积极推进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消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为目的的户籍制度改革、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构建起了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三是以“三个集中”为抓手,推进成都“三化”联动。“三个集中”是成都模式的核心,同时也是成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在科学规划和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成都以“三个集中”推进“三化”联动,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城乡发展过程中,成都大力实施新村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改革、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等“四大基础工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城乡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是中国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和开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当前,中国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条件,欠发达地区也应积极调整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国内各地区在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因此应根据自身实际来选择城乡发展一体化模式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路径。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同时需要明确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国内各地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大多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只有坚持不懈地付出长期努力,才可能最终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注 释
①1980年代,费孝通先生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 再探索》、《小城镇 新开拓》等一系列文章,引起了学术界对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研究的关注。
②“一个平台”是指社区化服务平台,“五大体系”是指社区基层组织、综治维稳、为民服务、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体系。
③与“两分两换”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相配套,嘉兴还实行了包括就业、户籍制度、新居民管理、社会保障、村镇建设、涉农体制、公共服务、金融体系、规划统筹等改革在内的“十改联动”。
④“1+2+5+X”即打造“佛山新城”这一城市中心,沥桂新城和顺德新城两大副中心,5个30-50万人口的新城区及多个强镇,计划三年内在103个重点项目的带动下,投入1115亿元实施组团中心提升、“三旧改造”、公共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宜居城乡、产业新城、城市管理智能化建设等六大工程,把佛山打造成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健全、社会和谐稳定的“理想城市”。参见龚晶、吴晓芳、雷辉:《佛山打响城市升级战》,《南方日报》,2012-04-06,第A04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2.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8.
[4]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92.
[5]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58.
[6]张雨林.论城乡一体化[J].社会学研究,1988,(5).
[7]刘纯彬.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工业化城市化[J].理论内参,1988,(6).
[8]徐荣安.中国城乡融合经济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32.
[9]周尔鎏,张雨林.城乡协调发展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35-36.
[10]周叔莲,金碚.国外城乡经济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27-28.
[1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2.
[12]陈吉元,韩俊等.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205-208.
[13]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二元结构矛盾与90年代的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1993,(7):3-4.
[14]李迎生.我国城乡二元社会格局的动态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1993,(2).
[15]洪银兴.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2007,(8).
[16]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7]厉以宁.走向城乡一体化:建国60年城乡体制的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18]白永秀.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经济学家,2010,(8).
[19]白永秀,王颂吉.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及其实现路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0]白永秀,王颂吉,鲁能等.国际视野下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31-32.
[21]高帆.论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趋向[J].经济研究,2005,(9).
[22]陈钊,陆铭.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8,(1).
[23]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30.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724.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24.
[26]王彧,郭锦辉,张海生.“两分两换”:嘉兴探索优化土地资源[N].中国经济时报,2009-10-15.
F291.3
A
1005-2674(2014)02-022-06
2013-10-20
2013-12-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8&ZD027)
白永秀(1955-),男,陕西清涧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区域经济理论与西部大开发、后改革时代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王颂吉(1986-),男,山东寿光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责任编辑:郑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