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深井大采高沿空工作面微震活动规律研究
2014-09-18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 唐口煤业公司,山东 济宁 272055)
千米深井大采高沿空工作面微震活动规律研究
刘业献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山东济宁272055)
通过研究深井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微震活动规律,得出微震事件分布的时空迁移性和周期性。以唐口煤业有限公司5303大采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得出了工作面超前采动应力分布范围为190m,采空区顶、底板裂隙发育高度分别为75m,60m,该结论为深井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千米深井;大采高;沿空工作面;微震活动;采动应力;覆岩运动
Micro-seismic Rule of Large-mining-height Mining Face along Gob in 1000m Deep Mine
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可实现对矿井包括冲击地压在内的微震信号进行远距离、实时、动态、自动监测,准确计算出能量大于100J的震动及冲击地压发生的时间、能量及空间三维坐标,给出冲击地压等矿震信号的波形,确定出每次震动的震动类型,判断出冲击地压发生力源类型。对矿井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进行评价,可出具冲击危险性评价报告和日常评价报告。监测矿井上覆岩层的断裂信息,确定断裂层位,实现定量描述空间岩层结构运动和应力场的迁移演化规律。通过监测掌握微震活动规律,掌握震源与采动影响关系,从而分析确定冲击危险区域,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降低冲击危险[1-5]。
本文主要以唐口煤业公司5303深部开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根据微震事件分布规律,得出深部开采过程中生产活动与冲击地压灾害的有关规律。
唐口煤业有限公司自2009年9月引进了波兰16通道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2012年升级为32通道,同时安装了1套ARP2000井上监测设备,形成了空间立体式监测网络。目前该公司井下共安装了22台拾震器,井上安装了4台,共26个监测通道。截止到2014年5月,矿井共监测到有定位结果的微震事件5415个,释放能量2.8×107J。
1 研究对象
5303工作面是530采区第3个开采工作面,与5302采空区之间留设5m宽保护煤柱。选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走向长臂后退式采煤法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走向可采长度1501m,面宽200m。开采煤层为3上煤,煤层平均厚度4.6m,煤层直接顶为均厚2.64m的泥岩,基本顶为均厚3.14m的砂岩,直接底为均厚2.22m的泥岩,老底为均厚2.88m的粉砂岩。
图1所示为5303工作面周围拾震器布置情况,该工作面周围共布置了6个拾震器监测点,地面对应1台监测分站,形成空间立体式监测网络,能够保证工作面微震事件的监测效果。
图1 5303工作面前期和后期拾震器布置
2 微震事件活动规律分析
2.1 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与时空迁移
如图2所示,微震事件主要分布在5303工作面及附近掘进巷道。因此,微震系统监测到的事件主要为开采活动导致的煤岩体的震动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获得当前煤岩体的受力破坏状态,进而对未来的微震活动趋势作出判断[6]。
图2 5303工作面微震事件分布
图3 微震事件的时空迁移
图3为5303工作面微震事件的时空迁移,微震事件会随着工作面推进而移动,说明开采活动对微震事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而5303工作面前方0~75m内微震事件出现密集分布状态,说明该区段煤岩体活动剧烈,危险性大。
2.2 微震活动的周期性
在采动影响下,煤岩体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从微震事件的周期性能量释放可以得到较好的反映[7]。5303工作面平均每隔5~7d就会出现1次微震能量释放高峰,一般比周期来压早1~2d。如图4所示,图中黑色倒三角形表示工作面周期来压,可见周期来压与微震峰值出现时间差值基本保持在1d内。且微震峰值普遍要提前于周期来压。说明周期来压前顶板压力突然升高,顶板活动比较剧烈,煤岩体释放能量达到峰值。通过对微震活动性的分析,可以对工作面周期来压进行预测。
图4 5303工作面1月份微震活动与推进度关系
2.3 微震活动与采动应力的关系
假设第id第j个微震事件Bij的定位坐标为(x,y,z),如图5,且第1d至第id的推进距离为Li,则,设第1d时工作面位置为工作面固定点,求出微震事件的相对坐标(X,Y,Z)如下:
X=x-Licosαcosβ;Y=y-Licosαsinβ;Z=
z-Litanβ
式中,α为工作面的推进角度,β为x轴与工作面推进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对于5303工作面来说,其走向认为是近水平的,即α为0,则:
X=x-Licosβ;Y=y-Lisinβ;Z=z
图5 微震事件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关系
以每月推进度的中点为固定点,根据微震事件的分布情况,得出固定工作面的微震事件分布图,如图6所示。
图6 微震活动与超前应力关系
由图6可见,微震事件的能量及频次的曲线具有明显的峰值结构。工作面超前采动影响范围可达380m,其中超前190m以外为原岩应力区,该区域微震频次少,煤岩体几乎不受采动影响。工作面超前40~190m范围内,采动影响开始增加,到达应力升高区,煤岩体应力逐渐增大并达到峰值,微震频次和能量也呈增加趋势。在工作面超前40m以内,煤岩体应力出现下降趋势,说明该区域为塑性区,应力较低。通过固定工作面的方式,可知5303工作面超前采动应力峰值在工作面前40m处,显著影响范围在工作面前190m。
2.4 微震活动揭示覆岩空间破裂形态
5303工作面采高平均4.6m,局部达到5.3m,属于综采大采高工作面。大采高工作面形成的开采空间较大,从而对上覆岩层“三带”变化影响比较明显。为掌握煤层上覆岩层活动情况,唐口煤业公司专门引进了波兰ARP2000矿震监测系统,该系统在地面安装监测站,与井下拾震器相互结合,形成井上下立体式联合监测网络,对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的监测及冲击地压预警意义重大。
图7为5303工作面微震事件的剖面投影图,由图中可知,微震事件主要集中在煤层基本顶及老底中,顶板明显发育高度达到63m,底板明显发育深度为82m。从微震监测结果来看,开采未影响到厚度为30~62m的关键层,由于该关键层强度高,易积聚大量弹性能,若出现整体滑动可能对冲击地压防治带来较大影响。随着开采范围的加大,岩层破裂高度还会有进一步向上发展的趋势,在以后的监测中,应对该层位予以重视。
图7 微震揭示覆岩空间破裂形态
2.5 微震活动揭示构造异常区域
2014年2月下旬,5303工作面推采至距5303-3(H=4.5∠55°)断层50m,距DF5(H=0~9∠75°)断层245m,如图8所示,两断层均为正断层,且在图中填充区域形成了“地堑”结构。由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微震事件集中在两断层之间,且开始快速增长,表明断层受采动影响开始活化,此后,微震事件整体上沿着断层走向发展。当工作面距离断层40m左右时,工作面平均支架工作阻力由25.1MPa升高到30.8MPa,高能微震事件发生概率增加,出现当月最高能量9500J,说明工作面受较大动载影响。当工作面距离断层15m左右时,每日微震事件达到峰值,为6次/d,但主要以小能量微震事件为主,支架受力降低。
图8 微震揭示构造异常区域
3 结论
(1)通过分析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和时空迁移规律,可以提前预测工作面的冲击危险程度。5303综采大采高工作面超前75m顶底板比较活跃,是重点监控区域。
(2)微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周期迁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工作面周期来压,同时反映周期来压的强度,根据微震活动剧烈程度采取相应防冲及顶板管理措施。
(3) 微震事件分布特征与超前应力分布具有相关性,5303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为面前40m,显著影响范围为0~190m。该研究结论可用于指导采场的合理支护及与超前支承压力相关的冲击地压事故的防治。
(4)微震事件分布特征可以用于研究顶板运动规律,尤其是掌握上覆巨厚岩层的活动情况。研究表明,5303工作面顶板裂隙显著发育高度为63m,底板裂隙显著发育深度为82m。
(5)微震事件分布特征可以揭示构造异常区,在断层等构造附近,微震事件会有明显增加,且沿断层走向沿伸。通过微震监测,可提前探测构造异常区域,为工作面安全生产提供有效指导。
[1]邓志刚,任 勇,毛德兵,等.波兰EMAG矿压监测系统功能及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8,36(10):1-4.
[2]许红杰,夏永学,蓝 航,等.微震活动规律及其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J].煤矿开采,2012,17(2):93-95,16.
[3]窦林名,何学秋.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4]姜福兴,Luo Xun.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井岩层破裂监测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4(2):147-149.
[5]曹安业, 窦林名, 秦玉红,等.微震监测冲击矿压技术成果及其展望[J].煤矿开采,2007,12(1):20-23,39.
[6]夏永学,潘俊锋,王元杰,等.基于高精度微震监测的煤岩破裂与应力分布特征研究[J].煤炭学报,2011,36(2).
[7]于 雷, 闫少宏,毛德兵,等.基于ARAMIS M/E微震监测的大采高综放顶板活动规律[J].煤炭学报,2011,36(S2):293-298.
[8]连鸿全,邵学峰.鹤岗矿区冲击地压监测预报规律分析[J].山西焦煤科技,2012(6):44-48.
[9]李志军.大采高超长工作面顶板灾害预警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
[10]牟宗龙,窦林名,巩思园,等.矿井SOS微震监测网格优化设计及震源定位误差数值分析[J].煤矿开采,2009,14(3):8-12.
[11]薛再君.华亭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究[J].煤炭科技,2010(2):11-13.
[12]杜东见,马献超,徐学锋.采掘影响下断层活化产生矿震的力源分析及微震监测[J].中州煤炭,2012(7):13-16,19.
[13]卢新伟,窦林名,王国瑞,等.巨厚火成岩下矿震分布特征分析[J].煤炭工程,2010,42(7):54-57.
[14]马晓东.大采深厚煤层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2012(11):56-57.
[15]赵国栋.基于微震监测的大采高综采面覆岩破断特征研究[J].煤矿开采,2014,19(4):112-114.
[责任编辑:潘俊锋]
2014-09-10
10.13532/j.cnki.cn11-3677/td.2014.06.024
刘业献(1973-),男,山东淄博人,高级工程师,现任唐口煤业公司总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山开采安全管理及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刘业献.千米深井大采高沿空工作面微震活动规律研究[J].煤矿开采,2014,19(6):90-92.
TD324
B
1006-6225(2014)06-00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