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浅层地温能初步评价
2014-09-18王少龙
王少龙
(安徽省地勘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蚌埠233000)
浅层地温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200 m)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热储介质是岩土体和地下水体[1]。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地源热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的空调工程领域,目前已经成为华北和中原地区空调系统的一大热点,而且其应用地区,已经从北京、山东、河南、河北,迅速扩大到湖北、湖南、内蒙和东北等地。截至2010年全国利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的建筑面积已达到1.5亿m2,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2]。
但是浅层地温能作为一种资源并非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过量开采会造成资源枯竭。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浅层地热能资源迫在眉睫,通过对浅层地温能的评价为制定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提供依据。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所在地,东距江苏省南京市150 km,西到六安市75 km,南距安庆市160 km,北到蚌埠市130 km。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中国东部公路、铁路、航空的交通枢纽。市辖庐阳区、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2010统计共有44个街道办事处,35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个镇政府、2个乡政府以及77个村民委员会。市区人口209万,人口密度2 488.55人/km2。
1 水文地质条件
1.1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力性质及地层岩性组合特征,本区的地下水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1.1 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分布在南淝河沿岸漫滩一带,主要含水层岩性由第四系全新统粉砂、亚砂土组成,主要含水砂层厚度2~5 m,呈长条状和透镜状分布。地下水的水力性质以潜水—微承压水为主,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2~4 m不等,年变幅在1~2 m,单井出水量小于100 m3/d,地下水的开采方式主要是分散的手压井,主要用于当地分散农村居民和小型企事业的生活用水。
在河流、谷冲的上游以及坡岗地区,广泛分布着上更新统粘性土,由于缺少透水性、储水性较好的砂层分布,因此地下水资源贫乏。松散层厚度一般在5~30不等,单井出水量<50 m3/d,地下水主要储存在基岩风化接触带,含水层厚度一般小于1 m,水力性质多为潜水。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3~6 m不等,年变幅2 m左右。地下水的开采方式主要是分散的手压井,仅能满足于当地分散农村居民生活用水。
1.1.2 碎屑岩类(红层)裂隙孔隙水
主要储存在中生代白垩纪以及新生代早第三纪的“红层”中,常被称为:“红层”裂隙孔隙水。含水岩组呈多层(泥岩与砂岩)交互分布,泥岩结构密实、胶结的较好,一般视为隔水层;砂岩尤其是钙质砂岩在地下水的溶滤作用下,结构较密实,一般视为含水层。主要含水层的岩性为钙质砂砾岩和钙质砂岩,砂岩的颗粒以粉细砂为主,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单井涌水量一般为50~100 m3/d,在张性断裂带附近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100~500 m3/d。在合肥市集中供水的初期,由于管网覆盖不到,碎屑岩类(红层)裂隙孔隙水一度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主要生活用水。
1.1.3 基岩裂隙水
仅分布于大蜀山,基岩出露面积约2.5 km2,主要岩性为辉绿玢岩,属于新生代早第三纪的基性火山岩。由于岩石裂隙不发育,缺少地下水必要的储水空间,根据已有资料分布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单井涌水量小于50 m3/d。
1.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1.2.1 地下水补给
合肥市区大气降水多年平均超过1 000 mm,在形成地表径流的同时也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在地形坡度较平缓的区域更有利于降水补给,但本区地表大都被透水性较差的上更新统粘性土覆盖,地下水位埋深差异较大,一般大于10 m,影响了降水的补给,一般降水时间短、降水量小,很难补给地下水,只能形成粘性土层中的包气带水。由于地形起伏,在降雨时间短、雨量集中时,大部分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流失,补给地下水的部分很少,但降水量较大、时间较长的细雨,特别是夏初的连绵“梅雨”季节,在重力作用下对地下水有显著的补给作用,雨后地下水位有明显的上升,所以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仍是大气降水。地下径流和水库、塘、灌渠水也能补给地下水,仅靠近地表水体附近的民井水位往往较高。另外,河流在丰水季节对地下水也有一定的补给作用。
1.2.2 地下水径流
天然状态下,地下水径流方向与地表水流方向基本一致,从北西向东南。沿风化接触带、古河道和河谷地带径流速度较快,从岗坡向谷地汇流。由于主要岩性为粘性土,地下水的运移速度缓慢。
受城市改造和地下水开采影响,地下水径流方向集中流向开采漏斗的中心。
1.2.3 地下水排泄
本区水位埋深较大,蒸发作用己不明显,排泄形式主要为季节性补给河水,其次是人工开采。
2 岩土体热物性特征
根据测试结果统计,第四系土样导热系数范围为1.14~2.4 W/m·K,热扩散系数在 0.45 ~1.69 mm2/s之间,体积比热容在0.79~3.19 MJ/m3·K之间;基岩岩样导热系数范围为 1.01 ~2.53 W/m·K,热扩散系数在 0.3 ~1.25 mm2/s之间,体积比热容在0.94~4.5 MJ/m3·K之间。岩土体的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体积比热容,大小排列如下: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
岩土体物理性特征,“红层”含水率8.8% ~16.8%,干密度 2.10~2.40 g/cm3;松散土体天然含水量 18.1% ~24.0%,干密度 1.47 ~1.70 g/cm3,湿密度 1.80 ~ 2.04 g/cm3。
3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
3.1 地下水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和现场抽水试验以及收集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合肥市区埋深200 m以浅地下水资源贫乏,地下水静水位埋深一般10~30 m,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200 m3/d,单位涌水量0.2~1.5 m3/h·m;导水系数一般小于150 m2/d。渗透系数一般0.05~1.0 m/d。根据地下水富水性的划分标准,合肥市区80%的区域单位涌水量小于1 m3/h·m,属于极贫水区,20%的区域单位涌水量小于1~5 m3/h·m,属于贫水区。
因此,本地区不具备地下水换热的基本条件。通过回灌试验,地下水回灌量占出水量的20% ~30%,也不具备地下水换热的基本条件。
因此本次适宜性分区不对地下水地源热泵进行适宜性分区。
3.2 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合肥市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性进行分区,详见图1。
图1 合肥市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性进行分区图
4 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
合肥市浅层地温能热容量约为292.787×1012kJ/℃,如果按1 kg标准煤热当量为29.27 MJ计算,那么,合肥市区每摄氏度浅层地温能相当于1 000.3万t标准煤。市区内的浅层地表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提供的换热功率约为1.28×107kW。
5 结语
(1)合肥市地质结构以及地质环境条件较为简单,除局部突起的裸露基岩外其他地区均适宜于地埋管换热;合肥地处新生代“红层”盆地区,地下水资源贫乏,浅层地温能的开发不适宜选择地下水换热。
(2)合肥市区均适宜选择地埋管换热方式,综合效率较适宜的埋置深度为100~150 m,口径130 mm左右,地埋管的间距4~5 m为宜。
(3)合肥市浅层地温能热容量约为 292.787×1012kJ/℃,如果按1 kg标准煤热当量为29.27 MJ计算,那么,合肥市区每摄氏度浅层地温能相当于1 000.3万t标准煤。市区内的浅层地表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提供的换热功率约为 1.28×107kW。
[1]郑康彬,杨红亮 中国浅层地热能规模化开发与利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6 -10.
[2]韩再生.浅层地热能的属性和利用[C].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二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