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对童心世界的毁灭
2014-09-18雷春芝
雷春芝
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有孩子们与野人相遇的环节。贝儿看到曹格扮演的野人,吓得哭了起来,然后抽噎着把自己手里的东西乖乖地交给了野人,野人让做什么她就做什么。Feynman虽然是男孩,对野人的恐惧也不例外,他不顾身后的贝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路小跑,跑得越远越好……这些情景是我们这些普通观众早已预计到的孩子们的反应,我甚至担心孩子们自此以后会做恶梦,常常会梦到可怕的野人。但是,剧情告诉我们,做恶梦的悲剧没有发生,因为野人卸了妆,孩子们都看到可怕的野人原来是曹格叔叔扮演的。然而,另一种不幸发生了,孩子们对野人的概念没有了,在他们的世界里,野人都是身边的熟人演的,也许从此以后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了让他们恐惧的类似野人的东西。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杨阳洋的反应,他很高兴见到了童话中的“森林之王”,他甚至向“森林之王”提了很多问题,还骄傲地把“森林之王”和“森林之弟”带了回来……“森林之王”卸了妆,竟是黄磊叔叔,但杨阳洋固执地认为,他见到的是“森林之王”,此时,字幕上打出“入戏太深”几个字。我不禁为这孩子难过,因为在黄磊现出原形的瞬间,杨阳洋心里的那个童话世界轰然倒塌,但可怜的孩子不愿意承认那个坍塌的美丽的森林之梦,这对这个四岁多的孩子的心灵世界是怎样一种毁灭?
我是一个爱联想的人,我又不禁联想到了另一档节目——《变形记》,我常常发问:节目关注的是谁?贫富之间、城乡之间的交换生活,城市的叛逆孩子经过贫穷生活的经历而蜕变,那些到富裕的城市家庭一游对可怜的农村孩子又意味着什么?生活环境、贫富差别的落差,在少年的心里造成了怎样一种落差?他们会不会反其道而行之,由原来的乖巧到了强烈的叛逆?城市的富裕之行是对他们乖巧的奖励,还是一场灾难、浩劫?
每一档节目都需要吸人眼球的收视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它在收获效益的同时,也应该兼顾到对孩子心灵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