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洪量 写情歌太容易 让我们来聊聊思想

2014-09-17侯雯雯

优雅 2014年9期
关键词:黄种人莫文蔚之恋

侯雯雯

走在大街上和商场里时不时能听到他和莫文蔚那首《广岛之恋》,KTV里常常会飘出他的怀旧金曲《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江湖里还流传着他和林嘉欣扑朔迷离的师生情……不知不觉,作为音乐人和歌手的张洪量已淡出大众的视野差不多快10年,直到这一次携书出山。记得2011年莫文蔚在宣传“回蔚”演唱会的时候,记者问她会不会请圈内嘉宾比如张洪量来合唱《广岛之恋》,莫文蔚的回答是“请张洪量很难,比请谁都难”,从这一句话你就可以看出张洪量是何等怪咖。

当张洪量把他引以为傲的作品——俩孩子加一本书——摆出来,谜底终于揭晓:9年来,除了做好丈夫好爸爸好牙医,怪咖张洪量一直过着寻常人的生活,一直在埋头著“黄书”。

不想做学者的音乐人不是好医生

明星出书大抵有两种类型,一是写真,二是自传。可张洪量的书,名字颇有点意味深长,《黄书》。书的内容囊括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宗教学、历史学。“之所以要叫《黄书》,是因为这本书所讲述的,是黄种人的文明与发展,简而言之,这是一本反欧洲中心论的书。”如果不是今日阅读咖啡厅里在循环播放《广岛之恋》,险些要以为自己糊里糊涂搞错了采访对象。

音乐对于他来说,跟玩儿似的,是天然就会的东西,“高中有一天听到交响乐就觉得:我自己也可以写嘛。早在真正学理论作曲和配器什么的之前,我就已经写过二胡奏鸣曲和实验性电子音乐。写情歌更简单了,坐在琴前面自然而然就能弹出来,几乎不需要动脑筋。”考大学的时候,国文和历史成绩优秀的张洪量顺从父母的意见和期待选了医科,毕业之后开起了诊所做牙医。在中国台湾,医生可以说是最好的职业,有钱赚,也令人尊敬。

张洪量对音乐的喜欢从来没断过,很偶然地被唱片公司发掘。做第一张唱片的时候,张洪量还不太懂市场,所以做出来也没什么人知道,但第二张《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让他一炮而红。

成名之后的张洪量进入了一个比较挣扎的阶段。1990年去了纽约,遍访全球顶尖录音师——他无法让自己止步于流行乐,真正想做的是更富有实验和探索性质的音乐,“那时候写了《有种》、《老子有理》这些根本无法卖得动的歌。”张洪量取出他随《黄书》发售的光碟,介绍说其中一首《yellow seed》(黄种子)用了24年时间才发表出来,“随书附赠就是想让大家回过头去听一下当时的张洪量在想些什么。”

“我现在还是一个愤青。”

当时,除了音乐,张洪量还在思考更为严肃的命题,比如说有些美国白人对于黄种人的歧视。2012年体育频道ESPN在官网登出一篇分析林书豪的报导,标题为《Chink in the armor》,意思是“盔甲出现裂缝”。词典上对“chink”的解释是“裂缝”,可在俚语中,chink指东方人的眼睛,和西方人不同,东方人的眼睛细而长。这个代称被当做种族歧视词汇使用始于中国人大量移民到美国的20世纪初,由于外形和发音与代指中国的英语单词china接近,就像泛指黑人的“黑鬼(nigger)”、蔑视犹太人的“kike(犹太人的姓氏大多以ky、ki结尾)”一样,被当成侮辱亚洲人的用语使用至今。

今天的美国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在1990年代的纽约,张洪量遇到了多少“不礼貌的美国人”,而对待这种白人至上主义者,张洪量从来不惮于直接骂回去,虽然从小到大不会打架,可没少骂架。

张洪量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毛时代的著述,喜欢听《黄河大合唱》,骨子里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无法忍受某些西方人的嚣张,就是“远东”这种称呼都能触到他敏感的民族神经。从1990年开始萌生著《黄书》的念头,十余年磨一剑,一出手便是极其富有煽动性的大作。

张洪量的哥哥倒是真正的文化研究学者,是台湾一所大学外语学院的院长,他在给弟弟这边书写序时中肯地评说:“洪量虽然不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语言学家、政治学家、宗教学家或社会学家,但凭着他的聪颖好学以及孜孜不倦地深度阅读大量的文献、档案、数据、书籍,再加上他爱思辨的天性,作为一位学术庶民仍在《黄书》的字里行间表现了一定程度的真知灼见。”

严格来说,《黄书》不是一本学术专著,但书中所绽放出的知识火花非常值得学术圈内外之人的肯定。而张洪量的下一步,他说,如果条件允许,要用黄种人的视角重述世界史,“这一部世界史一定是以黄种人为中心”。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家庭”

除了著书立说,张洪量消失9年还因为妻子怀孕,一边在诊所动刀植牙赚钱养家,一边照顾妻儿。而今一儿一女分别9岁和6岁,“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是写着写着要站起来给儿子换尿布,完了坐下来继续写。”

张洪量把个体的幸福称为“小幸福”,而民族自豪感是“大幸福”,“对于我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写歌,不是植牙,不是写作,而是我的家庭。常常等到孩子们睡了之后才有时间坐到书桌前思考大幸福。54岁才出第一本书,可以看出我多不会安排和控制自己的时间,不过和家人比起来,别的都不重要。”

他调侃道,如果自己的重写世界史课本计划被打断,只有可能是一个原因:“我太太又怀孕了,要照顾太太和孩子。”

张洪量虽然是“黄种人中心主义者”,他的太太却是不折不扣的金发碧眼白皮肤,她是立陶宛人。对此他有一番解释是:“我反对的是白人至上主义,而抱有白人至上主义思想的是不过是少数白人男性,其他大多数白人是好人,像我的太太就属于99%的那部分好欧洲人,我并不反对。”他毫不讳言自己对她一见钟情,“当年在波兰旅游时认识,见她第一面就知道就是她了。”

身份转换很有益

写出那么多张氏情歌被人传唱的张洪量,对自己的感情却谈得很少,尽管他对家人的爱意溢于言表,但极少形诸语言。张氏情歌究竟是如何出笼的?“写情歌真的很简单。骨子里我还是一个医生,如果你的牙坏了,我可以帮你切开黏膜、修骨头、放骨粉、盖上人工膜,最后缝起来;如果你缺少民族自信心,那么我的写作可以帮你系统梳理黄种人历史,给你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如果你在感情上受了伤,那我给你一首情歌。”

据说莫文蔚当年在香港出了两张专辑之后成绩平平,发展遭遇瓶颈,不辞千里、自掏腰包买机票从台湾飞到纽约,张洪量刚好欠着中间搭桥牵线的滚石老板一个人情,于是只好约莫文蔚在时代广场的一家破餐厅见面,就是在那家破餐厅里,张洪量快手写下那首著名的《广岛之恋》。

对他来说,写一首情歌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但问题就在于太轻易了,他想做的是更严肃和宏大的东西——从头到尾目标明确系统明晰,谈的不是爱情,而是思想。但那几年碍于唱片公司,他做了一些“小情小爱”的东西,但在每张唱片中都会留下一些线索。唯一一张没被唱片公司管的唱片就是1992年的《有种》,蕴含了他的核心音乐体验,可是概念太超前,销量不佳。当时好多圈内人都笑张洪量傻,明明得到了成功却不延续,“我就是要专挑难做的事情做。”

直到现在,张洪量仍然在诊所做植牙专科医生,亲自操刀手术,“是刀刀见血,刀刀见骨。我把当医生看做是对自己的劳动改造,当明星艺人,总是被万人捧着,就像腾云驾雾一样不真实。而当我回到医生这个角色,就变成了一个‘服务者’,我需要这种角色的转换。”

猜你喜欢

黄种人莫文蔚之恋
飞跃极限
霞之恋
莫文蔚的美腿秘籍
谢震业 腾飞之路
我们是肉色的
菊花之恋(外五首)
莫文蔚:一个不能停下来的另类女人
莫文蔚:41岁时嫁给了24年前的初恋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应用铒激光行面部除皱术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