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活动课真正“活”起来
2014-09-17陈志阳
陈志阳
摘 要: 要上好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师需发挥主导作用,尽量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动有趣的事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陶冶情操,增进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使其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将所学的德育知识内化为信念,由信念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关键词: 思想品德 活动课 教学方法 教学认识
在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活动课以新课程宠儿的身份走进了课堂,成了新一轮课改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它着眼于思想品德学科的活动化、实践性特点,把“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活动中心,通过活动体会和实践,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思想品德教师怎样真正发挥优势,使“活动课”上得生动而有意义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对此问题的认识。
一、活动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本书。”要让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不成为“死教学”,就必须有“源头活水”,这个“源头”就是生活。活动课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以学生的生活需要为依据,尽可能地运用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事例,不应引用离学生太远的事例,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和指导行动,努力使教学源于生活。例如,讲授“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时,我安排了这样一堂活动课。首先列举了与中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贴近的案例,并用多媒体图片展示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境:如上网聊天、交通事故、火灾、放学路上被不法青年跟踪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我走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讨论的情况,并适时结合教材内容,添加设问,加以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侵害,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探究,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并明确指出当意外险情或侵害发生时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保护自己,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体验的过程,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但轻松实现了学习目标,而且这些事例教育了学生,感染了学生,自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课教学要有趣味性、形式要具多样性
教学的趣味性是指教师要营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学而有滋味的氛围,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学得其乐融融。课堂趣味氛围的营造要求老师备课时必须考虑到在确定活动目的之后的首选目标。为了增强教学趣味性,对活动课内容可以采用调查、参观访问、小品、收集资料、游戏、分组辩论、课堂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和小论文等方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教学“身边的诱惑”(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时,我用Flash动漫画引入了一则故事: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明和小强路过一网吧,看到网吧打出三折优惠招牌,小明禁不住对小强说:“走,进去玩玩,今天我请客。”小强会……请同学们续编故事结尾,并尝试用小品的形式表演。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即表现出了极大热情和兴趣,纷纷设计剧情。经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最后续编三个不同结果,由几位不同的同学即兴表演。通过创设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一个小小的错误,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不良行为,就有可能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在面对不良诱惑时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一定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
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创设情境时应注意形式,力求趣味化、娱乐化和多样化,使其产生强大吸引力。这种教学形式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共鸣。
三、活动课教学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倡导动态的、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没有知识和技能支撑的活动是不存在的,这要求我们改变视教育内容仅仅是知识点或技能罗列的传统观点,突出“教”一定要通过作用于学生的活动对其产生影响,让“学”成为学生的主动构建。例如,教学“环境问题”(人教版九年级第四课)一课时,为了说明我国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我组织学生对自己周边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课堂上对环境污染和破坏学生罗列了近百种现象,有的学生将调查到的污染情况拍摄下来,我组织学生结合调查资料展开讨论。因为经过现场观察,学生的体验非常深刻,从内心深处领悟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一认识过程水到渠成。在经过充分讨论后,师生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提交到当地环保部门,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全校师生备受鼓舞。
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陶冶情操,增进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掘了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传授学科知识为主体的思想品德教学状况,使其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将所学的德育知识内化为信念,由信念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总之,思想品德活动课把课堂教学从传统的单向传播引向了双向或多项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发挥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目的。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勇于实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真正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讲求实效,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5.
[2]杨小苹.刍议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的实施和设计.考试周刊,2013(22).
[3]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03,5.颁布实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