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4-09-17时旭宾
时旭宾
高效课堂就是花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物力、财力,使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所求、所思、所盼,那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才能高效呢?我们首先要备课充分、扎实,不仅要备好教材,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要备好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仁共勉。
一、打造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不同学生会在解释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
数学教师首先要树立生成意识,宽容地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如上《分数的意义》时,请学生从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认为一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认为两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还有的认为四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这时,我没有马上否定说错的学生,也没有用事先预设好的问题引导学生,而是恰如其分地灵活引导,把握好动态生成的新资源,展示动态生成的艺术,达到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合作能力
1.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如我教《应用题的练习》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读题,二是分析,三是说出解题思路,四是解答。在反馈过程中,证明学生自己能做出优势互补的合理的安排。朗读水平高的读,书写能力强的写,条理清晰的说,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锻炼并发挥自身的长处。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策略
在课堂学习中,合作小组常常表现出不善于合作的状况。我在执教请学生小组合作时看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托着下巴冷眼旁观,有的学生溜到别的小组,有的东张西望……因此,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1)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积极地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清楚地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积极承担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责任,并对那些内向的、怕羞、不敢说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点拨。(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困难了。首先,要树立倾听的意识。教师应该告诉孩子们: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倾听就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其次,当众口头称赞那些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学生,树立榜样。最后,评一评哪些学生学会了倾听。(3)达成共识。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使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好。教师要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3.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在此,我们特别强调实践,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两步应用题,以如下例题为例:“有30米布,剪下12米做床单,剩下的做衣服,每件用3米布,可以做几件?”这类题目要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根据一个问题和一个一知条件补充另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由复习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开始,使学生容易看到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两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这要求学生对一步应用题的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应用,因此要重视相关部分知识的课后复习。正是在注重课后复习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