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地方舞蹈文化研究
2014-09-17陈小柏谭玉林柴征
陈小柏+谭玉林+柴征
摘 要:马鞍山地方民间民俗舞蹈种类较为丰富,其中以采石跳和合影响流传最广而最具特色,至今仍然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采石跳和合的产生、发展和演进,凸显地域、人文和传承等方面在采石跳和合舞蹈形态发展过程中影响。
关键词:采石跳和合;概况;发展与演进
马鞍山地方舞蹈文化是安徽省舞蹈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鞍山地方流传的民间民俗舞蹈较为丰富,其中有采石跳和合、花鼓灯、采菱船、河蚌、高跷、荷花仙子、打莲湘、霍里皮老虎花灯、舞龙、腰鼓等。在诸多民间民俗舞中,以采石跳和合影响流传最广而最具特色,也是当地最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民间民俗舞,至今仍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跳和合既是对马鞍山历史、文化、地貌、社会生活习俗的反映,也是安徽省民间民俗舞蹈文化发展的缩影。
1 采石跳和合概况
采石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南岸,国家重点风景名胜采石矶即位于此,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采石跳和合是流传于采石地区的一种民间民俗舞蹈,2008年列入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据采石跳和合传承人口述,其起源于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最初,作为宗教和庙会的祭祀活动而设,后演变为自娱项目,解放前和解放初期采石一带逢年过节,婚嫁迎娶、庙会、集市等民间民俗节庆常有跳和合的表演。至今,采石镇、当涂县年陡、城关、丹阳、太白、湖阳等地,跳和合依旧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般是集中在节庆和春节期间排练演出,其场面欢快喜庆、热闹火爆,以示人们辞旧迎新,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坚持自娱和娱人相结合,民众参与率高,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2 采石跳和合的地域及呈现
采石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隅,采石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此后历唐、宋、元、明、清各代。古为长江下游江防要地,始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繁,民生艰难,在自然环境和条件极为艰苦的古代,和平安定就尤显珍贵。当地盛传在唐代太平府的凌云山,和合二仙在此修行,附近蟠龙村因一条怪龙深受其害,和合二仙除怪龙解救乡亲的传说,之后二仙离开蟠龙村至采石小九华山,闲暇之余跳舞嬉戏被一渔民看见,渔民情不止禁地学着二仙手舞足蹈起来,此后渔民把学来的舞蹈传给了后人,取名叫“跳和合”。
采石“跳和合”由两位头戴笑口常开的大头娃娃面罩、身穿卡通式鲜艳彩服、分别装扮“和仙”与“合仙”的二少年男女踏乐起舞进而翩翩云游。其中,二仙均右手持云帚,“和仙”左手持一柄大荷叶,“合仙”左手捧一只螃蟹轮廓外形的木盒,意为“和(荷)谐(蟹)合(盒)”。单人舞蹈动作有“提裤”、“矮跳步”、“四方步”和“金鸡啄食”;双人组合动作有“碰头”、“仰天笑”、“拜观音”、“犀斗望月”和“缠头裹脑”等。整个舞蹈动作轻松活泼,玲珑可爱,充满稚气和童趣,凸现劳动人民追求美好、向往太平和渴望安定“和”思想理念。其伴奏主要由扁鼓、金锣、铜钹等民族打击乐器,带有花鼓灯锣鼓的特点呈现欢乐喜人的喜庆气氛,一般多在春节、灯节或喜庆吉日演出,有时也和龙灯、狮子灯同台演出,也常作单独表演,形式灵活。
3 采石跳和合的发展与演进
民间民俗舞蹈艺术如一载体,承载着一个地方人们历史文化的传衍与变迁,在解读它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同时,又能敏锐地折射出特定时代下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意识。采石跳和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历史传承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地容纳了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以及传承者各自的文化主张。
解放前,民间已经出现了半农半艺的跳和合艺人,这在一定程度使采石跳和合这种艺术形式被更加广泛的人们所熟识、喜爱和接受。艺人在农忙时,暂把跳和合放下,在农闲以及相关节日时进行活动,这样既可贴补家用,又能丰富生活,由此就有了跳和合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使之得以在形式、音乐、动作等方面的逐步完善。解放后,会跳“跳和合”舞的民间艺人张福林(1925~2006)、张福娣(1927~2007)兄妹为跳和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7年,经整理编排的采石跳和合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获得好评,1959年经省文艺工作者加工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随后,由中央民族歌舞团重新排练,在北京欢迎苏联主席团主席的访华演出。1981年原跳和合代表传承人杨康会同柴征一起,陆续对这一民间民俗舞蹈元素进行采风、整理、加工和排演,1982年,“跳和合”入选《中国民间音乐舞蹈集成·安徽卷》。2000年,载入(上接第33页)《中华舞蹈志·安徽卷》。2008年民间艺人柴征完成民间舞蹈跳和合的元素梳理和整合,结合前人成果完成采石跳和合14个动律组合及文字资料。目前,由雨山区政府邀请柴征对该民间舞蹈进行普查、整理、建立文档,并组织举办民间舞蹈跳和合传承培训班。在此基础上相继创作了《百年好合》《盛世丰年农家乐》《太平盛世和满天》和《福满人间》等剧目,相继在国内外演出中取得良好的反响。
在历经岁月洗涤和不断发展中,现今的采石跳和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带有独特特色的民间民俗舞蹈。其独特性表现为:表现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二个孩童(或两男,或两女)扮成和合二仙,逐渐发展成为独舞、双人舞和群舞,偶尔也和其它民俗表演交融呈现,相较传统的表现形式、人物形象和表现力等方面而言,表现形式和表现力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其次在传统的动作元素中,巧妙地融合汉族秧歌的动律和风格,使其在动态、韵律、风格和内在神韵上更加动感和饱满。最后,在音乐选择和节奏上融入了安徽花鼓灯锣鼓的特点,呈现的欢乐喜庆气氛更加浓郁。
4 结语
一个地区舞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历史渊源,一种舞蹈形式能够与时俱进地发展并传承,说明当地人民对这种形式及文化的需求和渴望。舞蹈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能以大众自觉和师徒传承的形式传承下来,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它不仅包含了传承者的文化主张,更是反映了民间民俗舞蹈文化综合的发展状况。在物质文明日渐繁荣的今天,各种娱乐方式也正肆意充斥人们的生活,采石跳和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不可小觑,仅靠政府扶持和传承人的努力和保留部分剧目是不够的,采石跳和合依然要回到民间中去生根、传承和发展,这才是民间民俗舞蹈焕发活力的应有之路。
参考文献:
[1] 当涂县志编撰委员会.当涂县志(1978-2010)[M].黄山书社出版,2012.
[2] 马鞍山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马鞍山市志[M].黄山书社出版,2009.
[3]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安徽卷[M].学林出版社,2000.
[4] 马鞍山地方志办公室.前进中的马鞍山(内部资料)[Z].1984.
[5] 苏春玉.对马鞍山地方舞蹈艺术发展的思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7).
作者简介:陈小柏(1977—),男,硕士,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创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