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课案例教学法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2014-09-17杨丽霞
杨丽霞
摘 要: 案例教学法因其特有的优势在中职旅游课中得以广泛使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旅游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旅游课 案例教学法 问题 对策
中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我们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以中职旅游专业为例,学生毕业后多在饭店、旅行社等旅游机构从事接待、服务或导游工作。此类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需要从事人员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中职旅游课的教学中,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讲授等教学方法已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策划、组织和指导下,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以旅游工作者的身份分析问题,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旅游课中的积极作用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旅游类课程属文科类,基本原理、概念等内容较多且较为枯燥,如果仅仅从抽象的课本出发,则学生难于接受。如果让学生置身于生动、逼真的案例情形中,通过分析和讨论,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在分析案例时,会置身案例所述的情境之中,认真思考并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导游服务技能》课中旅游故障处理的原则时,如果单纯讲解损失最小化原则等,学生不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如果给出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总结,那么学生在记忆理论的同时会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为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旅游课运用中的问题分析
正因为案例教学法给旅游课教学带来了诸多好处,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广泛使用。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旅游课的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混淆“案例”与“例子”的概念。
一些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后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认为这样就是案例教学法。虽然课上举了大量事例,但并不能充分让学生思考、分析,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师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案例教学法的使用需要任课教师充分准备。首先,教师要提前精心挑选案例,除了考虑案例与教学內容相符外,还要考虑中职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有时候还要根据需要对案例进行相应的改编。其次,教师需要提前认真做好案例分析,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许多教师仅仅是生搬硬套案例,经常出现同样一个案例多次使用的情况。
(三)案例教学法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不够。
一些教师在课堂中展示完案例要求学生分析讨论时置身事外,导致讨论不积极或秩序较差两种极端,与此同时学生得不出相应的结论,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中职学生本身参与意识较弱,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中应自始至终地参与,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发现案例中的问题并利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
(四)案例展示形式单一。
案例的展示主要以文字为主,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旅游课运用中的对策初探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形式的案例。
比起文字案例,视频案例对于中职学生更具吸引力。教师展示实际案例视频,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更能发现案例中蕴含的知识。除了在网上搜集案例视频之外,教师也可利用学生在旅游实训课中的表现自己制作。
(二)鼓励专业教师加强中职旅游课案例的收集、整理和编写工作。
目前,教师搜集案例一般有两种途径:网络和相关书籍。网络搜集案例一般针对性不强,搜集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案例难度大,耗时长;案例类书籍针对中职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实际的在市面上并不多见。教师普遍反映找到贴合中职旅游学生实际的案例不易。笔者发现本校旅游专业学生踏上实习岗位之后再次回到校园时,会经常就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与老师进行沟通,这些实际案例往往更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撰写实习日志的方式进行搜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把相关旅游案例书籍中的案例按照教学内容重新编排和整理成册,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教师搜集案例的时间。
(三)运用鼓励机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中往往会出现精神松懈、观点对立等不同情况,教师应尊重学生并积极鼓励学生。
总之,案例教学法已被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先进教学方法,应该在中等旅游课上广泛应用和推广。只要专业教师认真学习并不断探究,案例教学法就会在旅游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群群.旅游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2]冯平,殷剑.浅论高职旅游案例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