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及影响因素

2014-09-17刘安娜

重庆与世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医疗保险天津市居民

刘安娜,张 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天津 300073)

自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以来,不断发展深入,人们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同时,居民对当前医疗卫生保障的满意度,已成为衡量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指标[1]。本文在天津市南开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调查基础上用卡方检验方法分析公众个体特质和社会特质对其满意情况的影响,为该市建立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相关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研究情况

设计问卷调查分析南开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及公众个体特质和社会特质对其的影响,发出问卷350份,收回322份,回收率92%,实际分析308份完整问卷,有效率88%。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获得的数据整理、描述完成后,通过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本次对天津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调查主要关注其参保、报销方便程度、缴费水平、保障水平及人们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医师和药师的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水平的评价等6个方面,其中个人保障水平具体指标包括报销范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范围)、报销比例、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等。

问卷设计充分考虑了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户口类型、职业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及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等多种因素,从而使获得的样本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有利于真实全面的反映天津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见表1)。

表1 被调查居民的基本人口学特征

二、结果与分析

(一)公众个体特质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影响

根据天津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调查结果,首先从公众个体特质包括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等4个变量分析对其满意情况的影响。

1.性别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影响

在调查的居民中,男性141人,女性167人,男女比例1:1.18。由表2可知,性别对调查对象的各项满意情况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性别人群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各项内容评价一致。

2.年龄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影响

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也随之老化,免疫力逐年下降,中老年人发病率较年轻人高,特别是大病发病率。这样大龄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能够享受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实惠,而且天津市实行对老年人倾斜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中规定其家庭病床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可按住院医疗费用报销,①《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49号),天津市人民政府,2012-03-05。从而大大减少了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出。从表3看出,相对于年轻人,>60岁居民的各项满意情况评价均较高,且年龄对保障水平的满意情况评价差异影响显著。

3.健康状况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自评指标在中等以上的占到73.43%。根据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参保居民在1个年度内住院治疗2次以上的,从第二次住院治疗起,不再设置起付标准;患有规定范围疾病的居民,可以申请家庭病床治疗;患有3种大病、18种慢性病的门诊特定疾病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标准按照高于门(急)诊普通疾病标准确定。这样居民缴费标准一样,身体状况较差的居民则获得更多的医疗保障。由表4可知,身体状况较差的人们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较满意,健康状况对调查对象的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满意情况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对缴费水平满意情况的评价差异影响尤其显著。

表2 性别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的影响[人(%)]

表3 年龄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的影响[人(%)]

表4 健康状况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的影响[人(%)]

续表

4.文化程度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期望值和关注度都非常高,对医疗保险政策也比较熟悉,更能发现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其总体满意评价较低[2]。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要求享受更全面的医疗卫生服务,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由表4可知,文化程度与居民对定点医院药店医生、药师的服务态度满意情况评价呈负相关,文化程度对定点医院药店医生、药师的服务态度的满意情况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公众社会特质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影响

根据天津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调查结果,从公众社会特质包括户口类型、职业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等4个变量分析对其满意情况的影响。

1.户口类型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影响

天津市非农业户口人群主要是自由职业者甚至失业群体和失地农转非人员。农业户口人群主要是外来灵活就业群体和失地农民,虽然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总体不高,但是他们对当前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与以往的社会不平等研究结论相一致,即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社会保障制度中获益最少的群体反而不是感到最不满意的群体[2]。

我国建立起了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3种保障制度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和农村人口,但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内涵界定不清,流动人口比较普遍,工作岗位更换频繁,很多人的身份不断变化,导致城市中的农业户口人群医疗费用报销难度大[3]。从表5看出,户口类型对报销便捷度的满意情况评价差异影响显著。而且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医保水平也不同,若流动人口发生异地医疗的问题,就会非常麻烦,尽管当前一些地区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规定,但实施起来仍有相当多的制约因素[4]。

2.职业类型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影响

职业直接与人们的收入相挂钩,由表6可知,职业收入越低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水平越不满意,职业类型对缴费水平的满意情况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被调查的学生主要是年龄>18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他们的医保缴费除了政府补助大部分外主要依赖于父母,因此他们自己对低水平的缴费还是比较满意的。

3.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影响

天津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差别缴费、多档选择与待遇挂钩的规定。学生、儿童和成年居民分别按照规定的标准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2014年天津市学生儿童缴费60元,成年居民缴费标准设定高、中、低三挡,分别为610元、310元、80元,由本人自愿选择缴纳,政府按规定标准对个人缴费给予520元补助,对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难家庭人员全额补助。①《市人力社保局关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和待遇享受有关问题的通知》(津人社办41号),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3-04-24天津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根据居民不同的收入水平设计了多个参保档次,由居民自主选择缴费,缴费多的待遇高,缴费少的待遇低,符合居民的具体情况,实现了个人的选择意愿。

由表7可知,低收入家庭普遍对现行的缴费水平满意情况评价不高,可能的解释是现在的医疗费用支出很高,低收入家庭往往很难承担,而且觉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低收入家庭不公平,他们希望缴费标准再低一点,报销比例再大一点,覆盖面再广一些。中高收入家庭觉得能够给家庭内其他无业人员提供一份这样的医疗保险,保费又不是很高,报销比例相对其他类型保险还可以,所以普遍还是很满意的[5]。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满意情况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对个人保障水平的满意情况评价影响显著。

4.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的影响

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高的人们认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起付额偏高、封顶线偏低、“三个基本目录”覆盖范围偏窄、报销比例小,保障水平偏低,他们在报销过程中个人还要支付较大的费用。在本次调查中,相对困难群体往往很难承担高比例的医疗费用支出,他们希望基本医疗保险在待遇水平方面能有效的减轻个人负担。由表8可知,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满意情况评价呈反比且对其差异影响显著。

表5 文化程度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的影响[人(%)]

表6 户口类型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的影响[人(%)]

表7 职业类型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的影响[人(%)]

续表

表8 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的影响[人(%)]

表9 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的影响[人(%)]

三、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天津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情况综合得分为2.94分,说明人们对天津市目前实施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评价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有81.33%左右的居民评价得分超过2.5分,意味着大部分人对于天津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还是比较认可的。从各指标的满意得分情况来看,人们对参保方便程度满意评价最高,而得分最低的是个人保障水平,居民反映住院“门槛”高、“三个基本目录”覆盖范围小。可以看出,居民对个人医疗费用十分敏感,因此简化报销手续便捷人民,降低住院起付标准,扩大“三个基本目录”,提高报销比例,减小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应当是今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努力方向[6]。

天津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具有明显的人口层次分布特征,除性别因素外,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户口类型、职业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及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都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度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要提高天津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情况评价,应当对不同层次的人群给予不同的政策空间,例如对健康状况不好、低收入的人群进行减免保费提供优惠医疗等政策[7]。

[1] 邓大松,王伶,刘武,等.医疗卫生保障满意度调查研究——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2(3):6-10.

[2] 徐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公众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基于全国4个省份1 600余份问卷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2(12):116 -123.

[3] 王明奇,高建民,闫菊娥,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保者对参保制度的评价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12):901 -911.

[4] 苏霞.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有益探索[J].金融天地,2012(3):173.

[5] 仇雨临,张静祎,徐璨,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研究:以天台县为例[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11-17.

[6] 赵光,林振平,陆向前,等.沭阳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1,42(1):52 -55.

[7] 曹乾,张晓,陈华,等.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因子分析与 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3):256-259.

猜你喜欢

医疗保险天津市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我国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高台居民
关注儿童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