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治水独创“微”模式
2014-09-17邱鹰梅邵辉
邱鹰梅 邵辉
微信、微博已是当下最常见的手机社交工具。依托这些“微”平台,海宁市马桥街道和硖石街道的市人大代表,以其独具匠心的“微”模式,在“五水共治”中积极发挥作用。
马桥街道:流域长集体开设微信群
“这里原来有个养猪大户,猪粪都直排平阳堰港,我看到后就拍了照片发到微信平台上。现在这些猪棚都被拆掉了,土地也复垦了。”5月13日上午,海宁市人大代表许文华和平阳堰港流域的部分“小河长”再次来到这里巡查整治情况,还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这些整治情况我也要拍了发到平台上去,好给大家一个交待。”
平阳堰港是流经海宁市马桥街道的一条市级河道,全长10多公里,原来水质为劣5类,经过整治后现已达到5类水质。
而许文华口中的“微信平台”,正是2月底马桥街道在“五水共治”活动中,独创的“微信治水”新平台。
马桥街道区域内共有139条河道,街道将其分为六大流域,分别由街道主要领导担任“大河长”,再以“大河长带小河长”的模式,实行分流域治水机制。这次开通的治水治污微信交流群以流域为单位,如麻泾港流域的“美丽麻泾”、平阳堰港流域的“水清平阳”等。这些微信群由六大流域的“大河长”担任微信群主,所有支浜河长、属地村书记和辖区内的人大代表全部加入各个微信朋友圈。
自那时起,每天有关本流域治水情况的文字、图片、语音便不断出现在 “大河长”的手机上,哪里整治不到位,哪里治理有了成效,群里的成员都一目了然。为促进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整改,马桥街道人大工委专门成立由市人大代表等组成的3个巡查组,对重点河道整治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并以《督查情况通报》等形式将发现的问题和整治情况发至相关责任主体,并报街道主要领导。
3月17日,伴随着清脆的微信提醒音,“小河长”吕镭将一张张戚姬港支浜垃圾漂浮物随处可见、岸边垃圾成堆、岸上违章猪舍猪粪直排河浜的照片发至“水清平阳”微信交流群。身为群主的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徐发荣收到信息后,第二天便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和“河长”来到戚姬港召开“治水”现场办公协调会,要求明确整治时间节点和责任。4月初,戚姬港支浜疏浚清淤完毕,两岸违章猪舍被拆除复耕,周边百姓拍手称快。
“这种即拍即晓、即商即改的‘治水新模式,在空间、时间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徐发荣表示,依托微信治水平台,各微信群已上传问题照片和整改照片838张,督促清淤土方15.6万立方米,与729户沿河养殖户签订退养协议,拆除违章猪舍46005平方米。
硖石街道:微博组建“水环境义务网络监督团”
小红帽、红马甲……4月30日下午,海宁微博沙龙水环境义务网络监督团的队员们又一次整装出发了。
这次河道巡查活动的第一站是盐官张家坝,从队员们用手机拍的画面可见清澈的河水、干净整洁的河岸。在丁桥利群村的一条小河边,队员们发现有一群鸭子正在河中游动,河边还搭有鸭棚。“这些照片都会发到海宁微博沙龙上。”队员“海宁自来水”已多次参加这样的活动。
“海宁的微博沙龙经常收到博友信息,反映一些水环境污染问题,那时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组织这批热心的博友,共同推进‘五水共治。”2013年4月,硖石街道的海宁市人大代表金美凤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组建一支海宁微博沙龙水环境义务网络监督团,发动广大博友认领河道,共同参与“五水共治”。
现如今,该监督团已有280多名义务监督员,他们分布在海宁市的各个乡镇、街道,不定期开展巡查活动,第一时间上传问题图片和视频并发给“海宁环保”,由环保部门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每条有关水污染的微博都会引起博友的广泛关注,最多的一条微博曝光率达30多万。这意味着全国有30多万人阅读了这条微博,知道了这个情况,这对政府部门来说压力不小。”网络是没有区域限制的,金美凤的网络治水监督团不仅仅局限于硖石街道,其监督的视野已覆盖全市范围内的上千条大小河道。如今,她正在尝试与桐乡、海盐、嘉善等周边县市的博友一起互动,开创区域联动网络治水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