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且将色彩写入梦 威廉·埃格尔斯顿

2014-09-17靳宏伟

大众摄影 2014年9期
关键词:尔斯评论家个展

靳宏伟

1969年,美国纽约曼哈顿53街世界艺术最高殿堂的MOMA(当代艺术中心)摄影部主任萨考夫斯基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脚穿一双牛仔高筒长靴,手里提着一箱装满社区小店洗印的彩色照片,帅气的外表让萨考夫斯基这位摄影界大腕一时忘了该怎么拒绝。在这讲究礼仪的国度里,鲁莽通常是一种不被接受的行为,然而对于这位刚满30岁迫于想得到承认的年轻摄影师来说,莽撞闯关是他唯一的选择。这个青年就是美国摄影家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

见惯了纽约都市的繁华,对于这位南方毛头小伙子带来的闻所未闻的图景,老萨居然被迷住了,当即决定收购一幅他的作品,这一幅摄影作品改变了他的命运。

几年以后,埃格尔斯顿顺势而上,MOMA还给他举办了个人大展,不过不幸的是展评很糟糕。纽约时报的评论家在艺术版的评论是这样写的:这可能是MOMA有史以来最为沉闷的展览了……

艺术史上出名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靠自身的实力走到顶端,另一种则是在烟幕的掩护下巧妙地避实就虚,一路被人骂到顶端。登顶之后,发现骂的人跟烟幕一起消失了,他自然就冒出来了。

因为个展,埃格尔斯顿后来与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大家安迪·沃霍尔相识,并成为了多年的好友。在一般人看来,谁有他那样的好命呢?想见MOMA最大的大腕闯进门就见到了;想在最高的艺术殿堂做个展,轻而易举地做到了;想和最伟大的艺术家成为朋友,他也不费吹灰之力。谁服气啊,他年轻时转了3所不同的大学都毕不了业,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美国乃至世界的“新彩色摄影”的代表人物呢?

我多想说一句,25年前我刚到美国,第一次见到他的作品时,我还不得不坦白地说,我没有纽约时报评论家的水平,却有着跟大评论家们一致的看法。对待他的作品就好像我们看待身旁所见过的并不般配的夫妻,不解为什么他们就会走到一起,并且一路谱写着辉煌。

今天,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这面大旗已经竖起来了。在很多人看来谁都能拍出的照片都已经疯狂地卖出了天价。他的一组36张彩色组照卖到了590多万美元,那张限量5版红色天花板的代表作平均市场价在38万美元一张。

因为我们大家都错过了,他才有可能得到。他已经得到了所有,我们怎么可能再得到?生活跟艺术的本来的意义也许就该如此。

本期采用的是威廉·埃格尔斯顿于1974制作完成的彩色染印法的原作,是他画册中的一幅重要的作品。看到原作,不禁让我想起了与他同时代健在的大师杰里·尤斯曼,他们出名都很早,一个拍黑白,一个拍彩色,但就艺术收藏市场的价值来讲,两人的境遇完全不同。埃格尔斯顿的单幅作品没有低于几万美元的,但尤斯曼的作品却只有几千美元一幅,难怪尤斯曼大师在多种场合多次抱怨:不公平。然而,对于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艺术家来讲,艺术的残酷一点不亚于战争。但愿勇闯摄影领域的艺术家们,可以战胜这份残酷。

猜你喜欢

尔斯评论家个展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詹姆斯·李·拜尔斯:完美时刻
杨海固个展:浮现
库尔斯克会战
评论家杨占平
向京个展
王心耀个展
丁乙个展
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