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一:期待岁月砥砺之后的从容不迫
2014-09-17张尔皱
张尔皱
从彭奕裔到伊一,她只用了十分钟的时间,没有什么吉凶测算,没有大师指点,只是因为和“奕裔”谐音的字里,这两个字组合起来,笔画数字少,又不至于单调。
混得好,不单调
评价伊一的发展历程,最通俗易懂的三个字就是:混得好。
2006年进入浙江卫视实习,2011年以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女主持的身份正式宣布出道,其后短短 3年,伊一一路气势如虹,凯歌高奏,迅速成长为浙江卫视挑大梁的女主持。2014年的央视马年春晚,她以浙江卫视主持人身份登台,更是创下央视春晚最年轻主持人的记录。
一出名,什么都来了,鲜花和掌声,伴随着指摘和非议。毕竟在演艺界,“星路”总是要和“潜规则”挂钩的。难听如“包养”,含蓄点的是“有后台”,传言发酵,散播者自行添油加醋,很多八卦就是这样变得生动又离奇。
流言蜚语对于崭露头角的新秀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用自己的努力证明给你们看?
才不!
“那样不就被流言牵着鼻子走了吗?所以,你们说你们的,我做我自己的。 ”
直率坦诚,不轻易妥协,有一套独立的处世哲学,这从她走过的每一步,都可以看出端倪。
伊一原名彭奕裔,名字略显繁复,34画。朋友说,“这数字可是金牌娱乐节目的吉利数字,你看,《康熙来了》节目名就是 34画,徐熙娣名字也是 34画。 ”
“不,还是要改,改了方便观众记。 ”
从彭奕裔到伊一,她只用了十分钟的时间,没有什么吉凶测算,没有大师指点,只是因为和“奕裔”谐音的字里,这两个字组合起来,笔画数字少,又不至于单调。
台上是话痨,台下是吃货
当她还叫彭奕裔的时候,就干了一票大的。
2006年,新丝路模特大赛,彭奕裔和刘雯同时参赛,她是 16号,刘雯是 13号。
最终,她和刘雯分别夺得商业组与时装组的冠军。8年过去,她和刘雯都以新丝路为起点,逐步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完美蜕变:刘雯跻身新世纪以来排名最高的亚洲模特;而她,则成为浙江卫视的当家花旦。
她没有走和刘雯同样的路,尽管比赛一结束就有模特经纪公司愿意高价签她并承诺推她,当时还有导演找她主演电视剧,但是她清楚地明白自己的爱好和短板在哪里。她的舞台表现力很好,
面对镜头也从不怯场,所以她特别喜欢舞台和屏幕,而做演员只得屏幕,做模特则只得舞台,她要两全其美;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的身高不算太高,并不能达到模特的专业要
求。”她不取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
于是她去读了浙江传媒学院,毕业后进入浙江卫视,刚进台里,她还参加了正式的拜师仪式,
成为“当家一姐”朱丹的徒弟。朱丹出走浙江卫视之后,她被推上浙江卫视女主持的头把交椅,各种机会也都涌至眼前,比如演戏。从 2013年开始,她先后主演了《凤凰牡丹》和《骄阳似我》等电视剧。
伊一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演员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演好自己的角色就 OK,但是主持人则要时刻留心每一个细节,Hold住全场。所以在剧组,当别人演戏时,她可能因为疲惫,待在一旁半梦半醒,但是别人一演完,她就能很清楚地知道,那个演员有没有说错台词,有没有很不
自然,“完全是职业病。 ”
“主持人精神压力很大,每时每刻都要顾全大局,主持一场晚会或者节目,那种全情投入几小时,一秒钟都不得松懈的状态,是其他任何行业都不可能达到的,所以人家都说,主持人台上台下反差极大,台上是话痨,台下得了自闭症似的,完全不想说话。 ”
对于她自己,更贴切一点的说法是,台上是话痨,台下是吃货。伊一对于日本料理充满了狂热的爱,每次录完节目或者主持完一场大型晚会,她就奖赏自己一份大大的日料,风卷残云一般把它们收拾进肚子,完了再伸手抹抹嘴边的鳗鱼烧汁。她觉得,人生完满,不过如此。
不急于定义自己的风格
伊一的主持人风格活泼俏皮,一如她的性情。不过从业几年来,她还是能看到自己的变化。最初,她很随意,不修边幅,如今则慢慢趋于成熟淡定,沉稳大气。“就像是每个女人所走过的路,最初青涩,慢慢修炼,变得从容。 ”
她一直记得一个前辈告诉她的,“不要急着定义自己的风格,风格是逐年通过主持各种节目而慢慢积累形成的。”风格二字,在她眼里,就是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样的事儿,什么样的年龄有什么样的气质,什么样的年龄有什么样的穿着打扮,所以她并不强迫自己往并不擅长的风格上强扭,而是接受并肯定眼下的自己。
她最欣赏的主持人是董卿,2014年的马年春晚,她和董卿同台。彩排的时候,她看到董卿在台后安静背稿子,那一刻,伊一觉得她的身上是有光的。“那种静静散发的光芒是不经过风雨磨砺达不到的,端庄大气,淡定自如。 ”
她有点期待到那个年龄时的自己。“家庭方面,那时候我应该有两个宝宝,如果有三个也不错,我有足够的智慧去引领他们的人生路。”而事业方面,她希望不管是在台前还是在幕后,都能够拥有一种人到盛年经过岁月砥砺之后的从容不迫,以及面对任何事情都能微笑着去解决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