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华重工转型系统集成商

2014-09-16刘俊

航运交易公报 2014年36期
关键词:振华海工重工

刘俊

上 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振华重工)近期公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2.43 亿元,同比增长7.19%,出口产品约占62.3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0.58 亿元,同比增长35.34%。

上半年,振华重工新签合同额23.39 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其中,港机产品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新签合同额10.81 亿美元,同比增长4.55%;海工/钢构产品新签合同额12.58 亿美元,同比增长26.18%。

在接受《航运交易公报》记者专访时,振华重工董事长、总裁宋海良坦言,作为全球最大的港机产品制造商,振华重工在保持全球传统港机产品领域70%以上市场份额的同时,正在大力转型,目前已初见成效。

从港机到港口

从目前跟踪的订单来看,振华重工港机业务订单预计今年将获得28亿美元,最新一笔订单来自于7月30日与英国大型港口运营商皮尔港口集团签订的价值1.7亿美元的合同。根据合同,振华重工将为实施利物浦二期码头项目提供8台船对岸(STS)Megamax港岸起重机和22台悬臂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设备将从明年9月起陆续交付。

宋海良对此不无自豪:“振华重工的品牌影响力在传统港机领域不断巩固和发展,产品已进入全球 86 个国家和地区。”

但随着全球贸易增速趋于平缓,单纯依赖港机产品将延缓企业前进的脚步。振华重工考虑转型,从传统的码头设备制造商向一体化码头的集成商和总承包商转化,这是其转型升级中重点开拓的一个领域。宋海良说:“振华重工目前正紧抓现代五型港口转型升级的发展契机,全面实现港机的一体化、数字化、标准化、轻量化、美观化,集中精力攻关自动化码头核心技术,走一体化、系统化集成发展,成功转型为自动化码头整体解决方案的工程总承包商。”

宋海良表示,振华重工在自动化码头系统上已有多年的创新积累,在连云港、曹妃甸以及长兴岛基地都进行过自动化码头的试验。“这两年我们开始强势推进,主要从系统解决方案的角度出发,从码头装备、堆场设备、运输装备到系统软件、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方面的集成,以自主研发为主,同时吸纳国内外合作伙伴。可以说,振华重工自动化码头集成技术目前已经基本成型。”

目前,振华重工在厦门港承接一套全自动化码头的集成装备,10月份将作全面调试,目前进展良好。宋海良表示:“在前进中遇到的困难,甚至技术升级问题,应该说都解决了。振华重工这两年在自动化码头的成套技术方面有重大进展和推进,我相信这将成为振华重工的突出业务。”此外,他还透露,目前振华重工正与上海港洋山港区四期码头以及青岛港进行全自动化码头集成设备订造的谈判。

从码头设备制造商到自动化码头承包商,振华重工的“野心”还不止于此。宋海良透露,目前在意大利,马士基码头正试图与振华重工深度合作,不仅要充分利用振华重工在全球装备和技术上的优势和经验,并希望振华重工能够参与到码头的投资和管理上来。

切入海工领域

8月28日,振华重工发布公告称,已与新加坡UDS公司签订“1+1”艘饱和潜水支持船供货合同,每艘总价近2亿美元。这是振华重工继7月份中标1艘希腊饱和潜水支持船之后再度获得的一大订单,体现了振华重工高质量的海工船舶建造水平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对于振华重工确立在该类高端海工支持船市场的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为避免单一港机业务的市场风险,振华重工早在2005年就先于中国同行开始布局海工领域,其2007年年报中海上重工业务已经在列。2009年5月,振华港机正式更名为振华重工,祭出进军海工业务的大旗。

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振华重工经营业绩也遇挫。2009年,营业收入为275亿元,净利润8.4亿元;2010年,营业收入降至170亿元,亏损约7.38亿元;2011年,营业收入为191亿元,净利润3029万元;2012年,营业收入为182.55亿元,亏损为10.44亿元;去年,营业收入为232.02亿元,实现净利润1.398亿元,同比扭亏。

可以说,5年来,振华重工对发展海工领域的决心一直很坚定。3月份,振华重工对外公告称,以增资入股方式持有江苏启东道达重工67%的股份,成为道达重工第一大股东。这被市场解读为整合道达重工的海工造船资源,为振华重工继续做大做强海工装备产业提供充足竞争力。

上半年,振华重工海工/钢构项目新签合同额近13亿美元,同比增长26%,有利支撑了振华重工整体业务的提升。

宋海良表示:“海工方面,我们相信今年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去年我们的海工合同订单约增长70%,今年还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之前我们确定了今年完成20亿美元合同额的目标,目前来看完成目标没有任何问题。此外,从目前的订单来看,振华重工在海工市场的产品种类进一步扩大。”

似乎也是为了促进未来海工业务的发展,2月28日,振华重工与母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建股份)、中和物产株式会社及中交国际(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中交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中交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本50亿元,振华重工占30%股份。目前,宋海良同时兼任中交通建股份副总裁、装备制造与海洋重工事业部总经理。

宋海良表示,中交融资租赁的起步非常好,注资规模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中排名第三。“成立中交融资租赁的目的,希望能够实现产、融、用、技四结合,通过租赁平台,将中交建股份的产业、振华重工的产业等都结合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比如我们的海工业务、风电业务、一体化码头业务等。要强调的是,租赁业务包括装备业务,也可能包括基础设施业务,比如说城市的轨道地铁等。我们希望租赁业务能够发挥杠杆效应,投入50亿元,拉动的比例应该是5~10倍,平均倍数是8倍,50亿元要拉动400亿元的产值。”

着手属地化经营

在与皮尔港口集团签约仪式上,皮尔港口集团首席执行官魏马克对振华重工所提供的港口设备倍加赞赏,他表示:“振华重工不只是提供起重机,还在帮助我们完成一个能够改变整个英国物流行业的项目。”他表示,在其母公司皮尔控股集团庞大的“大西洋门户”计划推进过程中,希望能够与振华重工实现进一步的合作。宋海良随即表示,将在利物浦建立客户服务中心,为皮尔港口集团以及其他欧洲客户提供进一步服务,如果利物浦港有需求,振华重工将为其提供码头建设咨询服务。

在当地建立客户服务中心,正是振华重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式,从被动经营、投标、代理经营向主动经营、属地化经营转变的结果。

宋海良对此解释说,振华重工过去二十多年来,在产品质量和技术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下了很大功夫。“与硬件相比,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欠缺。我们之前提供的服务可能是局部的、不连续的,这种情况必须改变,现在提供的服务是经过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分布实施的。”宋海良表示,振华重工将在全球建立8大服务中心、36家服务企业,把服务触角伸到中末端客户,这样才能提供及时、快捷、全方位、本土化、一体化的服务。他说,振华重工所属子公司,服务网点的人员构成,都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结合本土员工,比如荷兰、德国、美国等公司,都有超过30%甚至50%的员工来自本土。“将振华重工的管理技术和产品与本土员工的积极性有效结合起来,提供的服务就可能达到上述目标。”

宋海良还表示,振华重工还要在欧洲和美国建立物资采购部,以便产品维护期的更换件、易损件能及时到达。另外,还要建立服务平台,进行远程诊断,远程提供技术服务。此外,振华重工还要给客户提供前期的咨询服务。“原来我们仅仅卖产品,今后将越来越介入到产品前端。如马士基码头等企业的前期码头建设上,振华重工可以提供咨询,从而使我们的装备从一开始就能与码头建设同步,能够协调,而不是事后被动地提供装备。所有这些方面的变化我认为都是历史性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振华海工重工
山金重工有限公司
家住西安
高性能海工结构钢API2W的研发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Cole-Hopf Transformation Based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One-dimensional Burgers’Equation∗
海工装备用Q390E钢表面腐蚀防护实验研究
“杯”惨
沿海电站海工工程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