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因乡土而厚实丰满
2014-09-16苏丽攀
摘要:在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中,教学内容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应该有效地开发、运用课程资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从儿童的身边挖掘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搭建历史与生活的桥梁,让历史更立体更饱满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教学内容因此而变得更“厚”起来。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学生生活;开发本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087-03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历史被纳入德育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以促使学生引发爱国热情、培养开放的国际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历史内容以“散点”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打破了原有的学科逻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力求使历史教育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但在教学实践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普遍觉得课程离生活远了,因为历史总是以一种过去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无法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的观察。对他们来说,历史遥远又陌生,缺乏“生活味”,有些学生甚至把历史完全等同于一堆毫无生气的“秦砖汉瓦”之类的“老古董”。那么怎样在教学中使历史教育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不隔膜”的体验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呢?我认为开发运用本土资源就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一、增补本土资源,让教学内容“厚”起来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的材料,不可能完全符合所教学生的生活经验。课程内容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事件”;教学空间应“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在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中,教学内容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应该有效地开发、运用课程资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从儿童的身边挖掘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搭建历史与生活的桥梁,让历史更立体更饱满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教学内容因此而变得更“厚”起来。
通过五年级上册“寻根问祖”这一单元的学习,孩子们看到了“文明的曙光”,知道了“伟大的发明”,认识了“杰出的智者”,还“探寻了古代科学家的足迹”,他们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那么,在自己的家乡福建厦门的古代史上,有没有这样的智者的足迹呢?孩子们兴味盎然。呵,出生于同安庐山堂的宋代宰相、科学家苏颂就是其中一位啊!于是,我们增补了地方资源课《苏颂——我们的榜样》!我们引导孩子们上网查找,到市科技馆游览,到同安去实地参观、采访,他们身临庄严静谧的孔庙苏公祠、进入古朴整洁安静的苏颂故居“庐山堂”,漫步新建成的视野开阔充满科技气息、矗立着水运仪象台的苏颂公园,参观同安科技馆苏颂馆,目睹了水运仪象台的运转,了解了苏颂编本草、创制水运仪象台的执着与不易。课上,我由教材引入,用简短的语言导入地方资源课程;接着以视频为主要介质,让孩子们了解苏颂及其主要成就;然后探寻苏颂精神,最后布置作业,强化践行。这种地域距离的缩小,让孩子们感觉到历史于我们不那么虚幻,杰出的智者、伟大的科学家离我们不那么遥远。那对科学家的敬佩,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感有了着力点,有了“激情难抑”的升腾!
当然,家乡优秀的人物远不止一个苏颂,民族英雄陈化成、郑成功,爱民如子的蔡复一,国学大师辜鸿铭,爱国华侨陈嘉庚,军功卓著的彭德清将军,数学家苏步青,人民医学家林巧稚等都是我们可敬的先贤,厦门的骄傲,我们都可一一挖掘,运用于课堂中,让我们的历史教学内容更“厚”更饱满。
二、替换本土资源,让教学活动“实”起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学历史题材时,教师更要关注儿童已有的经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中国》,旨在通过呈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对外交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民族自豪感。其中主题一《春天的故事》之课题3《从小渔村到大都市》,意在通过“深圳奇迹”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我们厦门也是一个经济特区,与其“舍近求远”“看深圳”,不如研究咱们厦门《从小岛到大城市》的巨变。课前师生一起搜集资料,了解改革开放厦门成为经济特区以来所产生的巨大变化。课上交流探究,看老筼筜港照片,诵读小诗《筼筜渔火》,看今日流光溢彩的筼筜夜色,感悟厦门的巨变:鹭岛厦门,是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厦门大桥连接着高速公路;高崎机场是咱厦门飞向世界的起跑点;海西经济区,厦门在先行,厦门人民起了龙头示范作用;海沧大桥连接着台商投资区,厦门港是咱鹭岛驶向世界的大轮船;集美大桥连接着环东海域;环岛路是国际马拉松赛的好跑道;翔安隧道连接着翔安产业区;国际会展是中国九八贸易洽谈的展馆……这样的巨变是谁创造的呢?一段视频“我是厦门人”,启发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孩子们在交流中明白厦门“从小岛到大城市”的巨变离不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辛勤付出。那么作为厦门这座城市的小主人,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可以制作城市环保标语,可以策划一次志愿者行动,可以画一画厦门美丽的景色或者为你的城市、社区绘制明信片,把厦门的美景介绍给远方的亲人或者朋友……这样的践行活动又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主题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课题1《家乡名称的来历》以金沙滩地区作为探究家乡名称来历的一个具体范例,目标在于帮助学生知道家乡的名称是在家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由于教材中提供的内容仅仅是范例,教学完全不必照本宣科,而应该立足于帮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名称进行探究,理解个中的含义,深化对自己家乡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组织利用网络、报纸、书籍等,查找有关家乡的名称的资料,还通过分组——古路组、名胜古迹组、历史人物组、纪念碑组,走访了很多厦门的老街老巷,发现了许多老街背后的故事呢!endprint
三、链接本土资源,让情感体验“丰”起来
充分挖掘本土历史资源,巧妙地将本土资源与教材资源相结合,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将更丰富,更“丰满”。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历史告诉我们》主题二《野蛮与文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了解厦门胡里山的建设背景、艰难创建史及其重要历史事件:抗英保卫战(石壁之战);1900年日军妄图独占厦门的“厦门事件”;中美海军第一次亲密接触定于厦门;首开中国战区击沉日舰的辉煌战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运用批判性思维认识工业化,认识中国的近代史。
也是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向人民英雄致敬》主题一《勿忘国耻》课题1《罪恶的战争》教材中呈现的是鸦片战争的内容,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西方殖民者蓄谋已久的企图,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知道1840年我国在那场罪恶战争中所遭受的欺凌和所蒙受的耻辱,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但学生对鸦片的危害认识上缺乏现实感受。我启发他们回忆生活中吸毒青年的样子,回忆参观禁毒宣传画看到的内容,还把清朝鸦片馆的照片与现实吸毒场所的照片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把历史与现实链接起来,加深对吸毒危害的认识,产生强烈的对林则徐销烟的共鸣,爱国之情在心中更加激荡。
这个主题课题2《走访遗迹看历史》,意在通过圆明园、威海刘公岛北洋水师纪念馆这样的历史遗迹,让学生知道帝国主义对中国野蛮侵略的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链接本土——聚焦“鼓浪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小岛上会有这么多欧陆风格的建筑?
这个单元主题四《黄河在怒吼》课题2《不要忘记》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南京大屠杀,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感受到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厦门五通的“万人坑”,让孩子们了解“五通之痛”:1938年5月10日,日寇从五通撕开了入侵厦门的血口。据当年受难的五通幸存者回忆:日寇在禾山五通的海坪脚下,翔安海岸对面的沙滩上挖了很多的四方坑,埋着我厦门死难者,坑坑相连,一个挨着一个,大大小小、密密麻麻,从五通一直埋到凤头村海坪脚下的沙坡上,还向海底埋,谁能算得清是多少埋人坑啊!”这种近在咫尺、身边人痛苦的回忆是那么真实,那么直接地触动了孩子们的心:侵略者何等凶残!落后就要挨打!爱国就不能让历史重演!
这个单元主题五“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之课题2“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可以先让孩子们调查访问,知道家乡有哪些革命烈士,然后带领参观本区群惠小学里的刘惜芬烈士展馆,阅读介绍刘惜芬光辉事迹的《红色记忆》一书,采访刘惜芬烈士的战友,近距离地感受革命烈士的高尚精神和英雄气概,立志向革命烈士学习,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永恒的愿望》主题一《回望20世纪的战争风云》,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回顾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感悟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灾难,感悟和平对于人类生活与发展的重要性;景仰和平志士的顽强和勇敢。教学中我们可以链接本土资源——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战斗中,中国渔民救护美国飞行员的英勇事迹,它就发生在咱厦门同安马巷镇陈下厝、丙洲等村的渔民身上。
历史是有生命的。早在1923年,李大钊先生在他发表的《研究历史的任务》一文中明确提出: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面对历史,我们可以哭,也可以笑;可以追思,也可以戏说;可以歌唱,也可以怒骂。”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搭建历史与生活的桥梁,就要开发运用本土资源,找到历史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引领学生走进历史,与历史交往。
作者简介:苏丽攀,女,37岁,中小学一级教师(即原小学高级教师),拟评副高。任教于厦门市思明区鹭江新城小学,学校品生(社)备课组长,思明区品生(社)学科带头人,主持区级微型课题“品社历史题材教学策略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