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导向的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

2014-09-16姜玉花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8期
关键词:项目导向课程改革

摘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遵循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的原则,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基于项目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基于项目导向的课程内容设计、基于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案设计及课程改革总结。

关键词:仪器分析技术;项目导向;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045-02

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其突出的特点,即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强调为“一线”服务,在人才培养的规格方面,强调具有“职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是培养目标的实现方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1]。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完成具体和完整的工程项目而开展的一种学习工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分析仪器测试技术既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和环境治理与监测专业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中、高级分析工考证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们按照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的原则,对分析仪器测试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改革体现了以下教学改革思想:根据生产岗位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开发;以化工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为导向,以常见化工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真实工作情境为依托,设计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方法多样化,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自主学习,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一、基于项目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

根据用人单位工作岗位对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的要求,确定本课程目标如下:

1.能力目标。①能独立操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pH计和自动电位滴定计。②对具体样品能进行试样预处理,确定试验条件和仪器操作条件,处理实验数据,验证实验结果,准确表述分析结果。③能对实验数据,分析方法作出科学的评价。④能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分析故障的可能原因,并排除仪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简单故障。⑤能按说明书制定仪器操作规程,能够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一般仪器的安装调试。⑥能通过文献检索、网络,查阅相关资料,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案。⑦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仪器分析方法,在分析测定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独立判断,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知识目标。①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pH计和电位滴定计仪器的组成和各主要部件的作用。②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pH计和电位滴定计的类型。③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pH计和电位滴定计的基本原理和专业术语。④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计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pH计和电位滴定计仪器的相关分析流程。⑤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电位分析法等分析方法的条件选择与优化原则。⑥学会并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pH计和电位滴定计进行定性和定量方法。⑦能验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具有评价相关产品品质的知识。⑧学习仪器分析测试中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⑨学习文献检索知识和实验室管理知识。

3.素质目标。①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②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③树立安全、节约、环保意识。④培养实是求事、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⑤营造规范、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⑥能进行自我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⑦能熟练掌握常用专业英语词汇。

二、基于项目导向的课程内容设计

突出项目导向,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内容和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如下:

1.课程内容设计。本课程根据企业调研,按照不同的仪器分析方法设置岗位,项目的确定按岗设置划分,根据不同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物质检测。每个岗位通过对多个职业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抽象和整合后选出典型的工作任务,任务的工作顺序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任务驱动设置若干教学单元按收集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决定→实施→检查→评价6个工作过程进行任务划分展开教学实施。以能力为目标,项目为载体,整个课程由五个项目组成:准备项目(仪器使用)→入门项目(工业乙醇质量检验)→主导项目(苯甲酸钠质量检验)→自主项目(苹果汁质量检验)→综合项目(炼油污水水质分析)组成。整个教学内容设计都体现了“教、学、做”相结合。

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是把能力训练分成若干个能力训练项目,每个能力训练项目安排成若干项任务和子任务来支撑,并设计出每项子任务拟实现的能力目标、相关支撑知识、训练方式、可展示的结果等。整个课程能力训练由24项任务、64项子任务构成。

三、基于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包括进程表设计、单元设计、教学场景设计和教学评价方案设计。

1.进程表设计。进程表设计是把每个单元的课序、学时、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成一张表,按照进程表进行教学实施。

2.单元设计。单元设计包括项目名称、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地点、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任务与案例、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参考资料、具体实施步骤名称、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工具与材料等。

3.教学场景设计。以某检测中心化验室为依托,教师担任检测中心主任,学生为化验员,以4-5人成立一个班组,负责送检到本中心试样的质量检测。各班组按照中心化验室的仪器类型设置岗位,每个成员分别担任班长、检验员、资料员等职位,各工作室有自己的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4.教学评价方案设计。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评价是对准备项目、入门项目、主导项目、自主项目和综合项目逐一评价,每个项目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习档案、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各占25%。终结性评价包括知识考核和综合考核。过程评价占总评价成绩的70%,终结性评价占总评价成绩的30%。

四、课程改革总结

分析仪器测试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能力目标明确、具体、可实现、可检验,知识目标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为依据,素质目标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教学内容选择突出了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符合课程整体设计思路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内容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项目和任务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等步骤序化教学内容,实现了“做学教”一体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强化了能力训练。制定了各种分析仪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采取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相结合,考核方式采取口试、笔试与操作相结合,教学评价突出了过程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有效利用了教学时间,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师生良性互动,真正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孝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06).

[2]徐锋.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0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2010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专项(GZZC090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姜玉花(1979.10-),女,辽宁省丹东市人,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研究和化工产品分析。endprint

猜你喜欢

项目导向课程改革
基于项目导向的创业管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