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与复习建议
2014-09-16郭军凯
郭军凯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大纲》)已经出炉。与去年相比,《大纲》基本没有变化,体现了“稳定”的基本特点。
在《大纲》中体现出2014年高考将一如既往地注重考查考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辩证、创新地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解读:能够从文字表述中准确、快速地获取地理信息,能够从图表中准确、快速地获取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地理基本技能,如对地理坐标的判断与识别、不同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文字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等。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是指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和规律是指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来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和规律。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是指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知识和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复习建议
1.狠抓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注重地理基本技能的提高。
做题时要注意回归教材,应该多查地图和笔记。在专题复习中,要针对学习中的薄弱点、空白点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以区域地理复习为例,可采用“画简图一区域定位—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区域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以有效提升学习能力。以“天山地区”为例,首先画出区域经纬网简图,对区域进行准确定位。其次在图上填充山脉等重要地理事物,为进一步分析做准备。最后从自然地理知识方面分析该区域的气候类型与成因、河流与补给类型、植被、土壤和自然带、自然资源分布等;从人文地理知识方面分析该区域的农业活动等。如下图。
2.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加强对知识的重组、提炼及升华。
高考地理试题非常注重能力考查,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用规范的语言准确全面表述的能力。复习中,我们要研究最近几年的高考题,用心去体会在高考试题中命题者是怎样对这几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查的。
复习时应避免过于重视《大纲》中的考试范围而忽视能力要求。在复习中要认真熟读各类地图(坐标统计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政区图等),特别是对教材中的地图,更应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
3.重视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提高识图、绘图和析图的能力。
在做题时,需要对图表所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及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时间特征,如某一时刻、某天、某年或某一时间段等。此外还要注意地理信息的数量、质量等特征。
4.建立答题模型,斟酌文字,培养表达能力。
在近几年的试卷中,经常出现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等的试题。对于这类试题,我们要建立相关的答题模型,明确能反映该地理事物特征的要素。
如地形特征通常包括三部分:以哪(几)种地形为主、各类地形的空间分布和地势高低情况。
等值线分布特点的描述方法:一般要说出在指定区域中等值线的数值范围、大致走向、疏密程度、数值大小的变化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建立答题模型时必须重视过程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分析推理的过程往往能体现思维逻辑的缜密性。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于综合题的答案不能只追求要点式的结论,而应注重推理过程。
在平时训练时,必须坚持“减少题量、旧题新做、改题再做、斟酌文字、追求卓越”的原则,以培养做题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