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节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14-09-16于天雯
于天雯
摘 要:本文阐释的是西方节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别包括西方节日的特点及其社会地位,西方节日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以及我们对待西方节日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对策。
本文针对专家提出的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延续构成了威胁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作者通过分析西方节日在中国盛行的原因,认为西方节日并不会撼动中国传统节日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只要对西方节日采取正确的态度并且通过一些卓有成效的手段就可以使中西方节日和谐共处,共同服务于中国人民。
关键词:中西方节日;中国社会;影响;态度
一、关于西方节日
节日从古至今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产物。节日慢慢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国家个体的逐渐形成,每个国家都发展出花样繁多的节日。世界的不断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许多民族不仅庆祝自己的节日也开始外国的节日,这种现象在中国比较普遍。
当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到来的时候,人们特别是年轻人都会一起庆祝,或是逛街购物或者吃饭看电影开派对,许多商家更是抓住这些机会大肆宣传促销,其热闹程度绝不亚于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 造成东西方节日待遇差异的原因
1.西方节日盛行的原因
近代中国的节日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尽管中国近代节日的演化与西方文化的传播分不开,但这种变化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近代节日的演变,特别是西方节日和生活方式的引入,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这更应使我们注意在引进外来文化时不能对传统文化一概否定,而应该对其合理成分加以传承和发扬。在这个意义上,近代节日的演化或许能为今天的文化保护提供一点启示。
中西方交流越来越频繁,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包括西方节日在内都影响着中国人。中国传统节日的一大特点就是全家人聚在一家享用一大桌的美食,在过去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高,所有人盼望的就是可以吃上一顿丰盛的大餐,但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鱼大肉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如往日了,人们如今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消费,西方节日恰好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大家的这种精神需求,因此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很多西方节日也很有人情味,比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都能让我们体会到身边浓郁的亲情和爱情。
2.西方节日的积极影响
西方节日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一方面西方节日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给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不断吸收新的节日也可以充实国人的生活,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也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趣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3.西方节日的消极影响
西方节日的不断侵入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年轻人这一群体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更是陌生,加之很多中国节日都是阴历时间,年轻人对于阴历的计时方式也比较陌生,所以往往忽略传统节日。
三、对待西方节日的态度
在对待西方节日态度方面不同年龄段对此有不同的态度,年龄稍长的一些人对此毫无兴趣可言,他们认为这些节日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商家促销骗取钱财,老一辈人节俭惯了,他们不理解年轻人买鲜花等看似不实用的东西。然后年轻一代人对西方节日则比较感兴趣,因为我们所成长的环境就是文化大融合时间,从小到大接受者各国文化的熏陶,思想也必然相对开放,这也无可厚非。
一些评论家认为中国人正在失去他们传统的价值观和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其实这种想法在我看来未免有小题大做之嫌,因为很多年轻人庆祝西方节日并不是因为多么崇拜追捧西方文化,他们只是为了获得一些乐趣,追求一些新鲜刺激,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娱乐行为,也有人说这是在追求时尚,但是并不代表国人在庆祝西方节日的同时就不再重视中国文化传统,相反,我坚信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自豪感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不是任何其他西方事物可以替代的,西方节日也许可以锦上添花,但永远不会撼动中国文化之根基。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如何使传统节日更加有趣更加新鲜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如今我们已经出台政策,凡是中国传统节日都放假三天,为的就是提高传统节日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但是不是简单的一个假期政策就可以提高其地位,我们应该找寻更加卓有成效的方法,加大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尤其是年轻人的偶像情结,我们也可以聘请一些明星偶像做宣传。
最后,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认识到,在对待西方节日对中国社会影响的问题上要采取辩证的态度,不能一味的肯定或否定,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这些节日彰显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我们应对传统节日加以继承和弘扬,在接受西方节日是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一味盲目崇拜迷失自我。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节日文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
[2]管维良.中国历史与文化.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