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健康之新未来

2014-09-16

健康之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流感疫苗心脏病胆固醇

抢救过后,还需要后续治疗。药物、搭桥手术、支架植入等都是我们熟知的心脏病治疗手段。不过它们各有利弊,副作用或者疗效不佳常常是令医生和患者都头痛的事情。因此,科学家们在不断研发新的治疗方法,例如将其他药物用于治疗心脏病、使用新的生物材料来修复心脏、让心脏组织再生,或者通过调控基因来清除胆固醇等。

流感疫苗治心脏病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分析披露,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心衰或因为心脏病发作而住院等严重的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而最大的疗效可在最近罹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看见。在非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中,呼吸道感染,如常见的流感与后续的心血管事件之间可能有联系。有数项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在流感疫苗接种与致命及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之间存在着较强反相关的关系。多伦多大学开展了一项对所有流感疫苗随机性临床试验(RCTs)的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在随访的1年之内,3238名接受了流感疫苗的患者中有95人(2.9%)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心血管事件,而接受安慰剂或对照组的3231名患者中,有151人(4.7%)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研究者还发现,疫苗接种尤其可降低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接种流感疫苗仅为10.3%,安慰剂或对照组高达23.1%)。流感疫苗接种与1年内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降低有关。未来可能有更多关于流感疫苗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大脑的药物心脏用

英国《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成果说,服用一类治疗早期阿兹海默症的药物可能有“意外收效”,即降低心脏病发作、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瑞典于默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报告说,他们对7073名阿兹海默症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服用一类名为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的患者,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降低了三分之一左右。这类药物包括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和加兰他敏等。它们通过调节神经末梢突触间隙等部位的胆碱酯酶来发挥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早期阿兹海默症、肌无力症等。这项研究显示,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使心脏病发作风险降低38%,相当于在每1万名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中,减少180例心脏病发作,并且他们死于脑卒中等其他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会降低26%。这是首次发现治疗阿兹海默症药物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有关。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其中的必然联系,但从临床数据来看,这一关联十分紧密。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对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干细胞再造心组织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利乐海心脏研究所发现,控制一个叫做Mesp1的基因,就能让干细胞分化生成心脏、血液和肌肉等多种细胞类型。多年来,干细胞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为再生医学造出不同类型的细胞,心脏研究人员对Mesp1基因尤其感兴趣。他们认为,Mesp1位于基因调控级别的最高层,是心血管发育的“主控因子”,能开启心脏转录因子,指导心脏中胚叶生成,并预防干细胞分化成其他不需要的细胞类型。这次的研究发现,这一基因还有其他功能,在血液和骨骼肌的发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干细胞最后分化成为哪种细胞取决于周围环境传达给它的化学信号。为了确定在早期胚胎细胞群中哪些会对Mesp1起反应,研究人员精心设计了实验,他们在特殊时点打开或关闭Mesp1基因,并精确调节培养环境,结果发现,这一基因能做的事比以前认为的更多,不仅能让干细胞变成心脏细胞,还能变成血细胞和肌肉细胞。这一发现让我们向把干细胞技术用于再生医学更近了一步。

消除危害心脏的细菌

我们知道吃太多红肉不利于心脏健康,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研究者,为红肉可能引发心脏病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新解释:对心脏有害的不仅是牛排边角上厚厚的肥肉,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在人们吃了红肉以后由肠道内细菌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会很快被肝脏转化成另一种少有研究的化学物质,其被称为氧化三甲胺(TMAO),进入血液后将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在实验中,食肉者身上的确出现了氧化三甲胺的激增,而纯素食者则没有这样的情况。

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工作有可能为心脏疾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甚至可能找到一种抗生素,能有针对性地清除引发问题的细菌,也可能发现一种能测定心脏病风险的新方法——查看血液中的氧化三甲胺。

新生物材料抑制“伤心”酶

《自然—材料学》杂志报道了一种用于分子定位投递的生物响应材料,该材料可以抑制在心脏病发作过程中起有害作用的一种蛋白酶(MMP)的活动。许多疾病的检测都将这种蛋白酶的活跃度作为参数,例如心脏病患者的这种酶高度活跃时,心脏部位可能受到较大的伤害。因而抑制这种酶是疾病治疗的一种常规方法,但抑制剂的使用量受到严格限制,常常疗效不佳。此次的研究者发现,一种多糖基水凝胶,可针对这种酶的高活跃度释放抑制剂,并在目标位置减少这种酶的活性。装载抑制剂的凝胶被直接注入患者体内,遇上这种酶后,凝胶的交联度发生下降,抑制剂便从中释放出来。在活体实验中,这种凝胶可减少心脏心室在心肌梗死发生后出现的有害影响。抑制剂的定位投递可以减少脱靶影响,并有助于促进抑制剂疗法的临床应用。

基因调控降胆固醇

胆固醇高者通常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患心脏病风险,但此类药物副作用较明显。《柳叶刀》上刊登的一则新近完成的临床试验显示,一种通过调控基因来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同样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英国盖氏医院研究人员与美国同行一起,研发了一种被称为“ALN-PCS”的新药,可通过干扰核糖核酸来抑制某种基因的表达,使身体清除有害胆固醇的能力恢复正常。首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新药可将服药者的平均胆固醇水平降低40%,与他汀类药物的效用相当,并且服用新药的人均未出现抗药性或明显副作用。目前英国有超过500万人服用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但有约五分之一的患者对这类药物有抗药性,且不少服用者产生了肌肉酸痛、健忘等副作用。胆固醇过高会显著增加患心脏病风险,但有些病人因抗药性或副作用不能服用常规药物,这项研究再次证实,基因技术可为开发有效、低副作用的新型药物提供新希望。

猜你喜欢

流感疫苗心脏病胆固醇
谈谈胆固醇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中医新解心脏病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流感疫苗“创可贴”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