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问数学阅读

2014-09-16王荣慧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课本数学过程

王荣慧

[场景1] ⅹⅹ的妈妈对我说:“老师,孩子做计算题还行,就是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会分析。”在平时的工作日里,凡遇学生解答不出问题向我求援时,我通常的第一步救援措施就是为之读题,以下的场景时常出现:我刚将题目完整地一遍读完,有时甚至只读到一半时,学生就会惊喜地大叫道:“哦,我会啦!”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数学,不需要读吗?

曾有人作过一次相关的调查,结果是:82%的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或英语的事情,数学学习只要会解题就可以了;53%的学生更认为数学教材没有阅读的必要,它只是做作业的依据而已;73%的学生遭遇问题情境不是先仔细阅读告知的信息条件,而是先看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约有80%的学生自认为对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头疼,因为题目给出的众多条件让他们难以进行正确把握和理解。这种轻视阅读甚或是把“数学阅读”视为多余的想法,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为数不少学生学习数学上的一个误区。因数学学习与解决问题的相关性,使很多学生甚至不少教师和家长也都片面地认为,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多练而不是多读。

实质上,阅读与理解不仅是语文等学科要解决的学习任务,也是数学学科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数学学科的重要特质之一便是简约性,简单的一个公式、一句结语里包含着很多的意义和内涵,仅凭眼睛的扫描式快速浏览,是很难挖掘出里面隐藏着的诸多信息的。部分学生计算技能高超,是因为计算题信息简明,让人一目了然。然而遭遇实践类问题情境时,除了数字,还有图有表有文字,其间的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空间关系隐藏得较深,不花时间读、品、思、琢磨,中介性信息就无法生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前因后果就无法形成富有条理的架构,解决问题当然就只能是无从下手。

数学学习中,题目如果没有认真读,很多信息还没有完全被你把握,很多关系你还没有厘清,你怎么可能很快得出正确的求解路径来呢?在数学学习中,没有认真的阅读就没有全面的信息把握,没有精细的阅读就不可能有深刻的思考。培养良好的数学阅读意识,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才能让学生在数学的成功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场景2]“ⅹⅹ同学,请你把这道例题读一下……。”很多时候,老师让学生“读数学”时,只是仅仅要求“请同学们把××题读一遍”,等学生读完后,老师再和学生一起分析。所以当老师提出读的要求后,很多学生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仅仅只是读读而已,而不是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地去体会,去发现所读的信息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

仅仅只是读吗?

数学是一门思维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在相当的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所以,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枯燥乏味之感。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孩子“读数学”,刚开始学生会觉得很新奇,可是,如果永远是那样“读题目”“读要求”“读口诀”……他们就会变得不耐烦,会变成只是为了应付而阅读,于是“读”便开始具有了负面效应。

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试一下以“趣”引读。教师要想办法让“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愿意读,不由自主地利用“读”来宏观地把握数学信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给“读”增加趣味性。在读换算关系时,要求读出明显的节奏感,譬如读“1千克=1000克”时,1与千克、1000与克之间都要稍微停顿一下,通过读来生动地体验单位的不同和进率的变化。在读关键句时,可将语文课上的“缩句”练习引进课堂,譬如将“杨树的棵树是柳树和柏树棵树的总和的3倍”缩句为“杨树的棵树是总和的3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量关系;在读含有人物或动物的词语时,要求读出亲切或是喜爱的感情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只要我们老师一贯重视读的训练,一贯进行读的习惯的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就会与日俱进,从而使“读”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巨大的作用。

[场景3] 在很多公开课上我们都看到这样一个共同的现象: 教师很少让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即便安排了,也只是布置学生将一节课所学的内容阅读一下了事,没一会儿,学生们就阅读“好”了。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课上教师不引导、不教学生如何阅读数学课本,课后学生自己会独立地直面书本吗?

你真的会读吗?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外界的信息(包括课本),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读这些信息,从而赋予认识对象以心理意义。“阅读”就是学生与课本之间产生交互作用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消化这些信息,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

数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思考过程,数学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的特殊过程。

(1)阅读要动口。数学阅读不同于读小说,快速浏览便知故事情节。数学的读,通常要通过读中节奏的变化、轻重的变化、语气的变化等实现完整阅读,借助朗读来辅助记忆和理解。

(2)阅读要动手。读写结合,手脑并用,促动思维展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书写能加快、加强记忆,通过纸笔演算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常用的方法有:一是动笔圈画;二是动手操作;三是动笔演练。

(3)阅读要动脑。思考是对输入大脑的文字信息进行识别与加工。要指导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和问题情境,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尤其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字斟句酌,反复揣摩,仔细咀嚼,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数学读百遍,其义也自见。”合理地让学生“读数学”,并且采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断地创新手段来引领“读”,指导“读”,促进“读”,使“读”的形式日渐多样,使“读”的兴趣日渐浓厚,使“读”的价值不断被发现和升级……这不正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愿景吗?让我们一起来勇敢地充满创造、充满智慧地“读数学”吧!

【作者单位: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本数学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