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自主性探究
2014-09-16涂秀芬
涂秀芬
摘要:近年来,我园大力开展主题活动,旨在让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自主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在主题活动中我们非常重视幼儿的自主探究。但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幼儿对一个主题活动热情延续并不长,在把玩一阵子之后,大部分幼儿放弃了探索,转向别的游戏或玩具。如何延续幼儿持续探究一个主题活动的兴趣,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 探索 环境创设 区域活动
爱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和探究欲对于人类发展极为重要,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对于儿童也是同样重要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仅能帮助儿童认识和了解世界,而且是推动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对于3—6岁的儿童来讲,伴随好奇心的外部行为就是好问和探索。面对如此奇妙、充满变化的世界,他们想要看、想要听、想要触摸、想要动手操作。以便弄清楚这个世界所有的奥妙。因此,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面对兴致勃勃的探索者,我们应该保护和支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自主性探索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升华,它力图寻找到适合不同幼儿不同经验水平的教育,让幼儿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在生活经验中寻找与发现有意义的东西,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尝试与探索,大胆地使用百种语言进行创造性地表达表现,从而获得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主题课程下的环境创设
《纲要》要求幼儿园以幼儿发展为本,要求根据幼儿的经验来进行相应的主题活动,为此以主题为引线的学习活动不断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环境创设如何体现课程的理念与特色?环境创设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为了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真正体现在环境中,我们首先回顾了传统课程理念下的环境创设,分析了当前环境创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现:以往创设的环境更多体现在认知方面,而生活等方面的环境布置甚少;环境大多是教师预设好的,随着活动跟进,幼儿生成的东西在环境中很少体现;创设的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情感、美的感受……
在整个教室环境中,我们提倡根据各年龄段创设围绕主题的点、线、网的环境,创设能够激发幼儿已有经验的环境。
环境不仅仅考虑到幼儿学习,游戏的需要,也考虑到幼儿情感等方面的需要。生活活动作为幼儿在园中活动的重要内容,其环境如何也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自主能力的培养等,比如我们在卫生间洗手的地方贴上“如何正确洗手的图片”,通过图片的形式提醒幼儿正确的洗手方式,做到不玩水,不在卫生间打闹。在卧室门口贴上宝宝安静睡觉的照片等。通过环境给幼儿暗示该做什么了,该如何做。以小班的环境创设为例:在创设环境时,教师考虑到小班孩子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将自由点心的环境与班级主题活动相结合。班级正在进行“三只熊”的活动,于是就将创设的环境命名为“小熊的点心屋”。并且在进行环境创设时,结合班级幼儿的特点,创设了高低不同的环境,既有在地面上的小餐桌也有在架子上的小餐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在环境创设方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且不同班级也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创设不同的环境,比如有的班级创设了专门的“自由点心区”给幼儿提供多种点心自由选择,有的班级在自由点心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温馨的、舒适的氛围;有的班级在餐桌上贴上蔬菜,水果等照片,以激发幼儿的食欲。
二、“等待”是探索的深入
在“称一称石头重量”的活动中,我要求幼儿自制的天平,找一找什么样的石头一样重,并为活动做好记录。活动近尾声,大家都在收拾整理,我发现琪琪还在寻找相同重量的石头,这快不行,又换一快还不行……我没有着急催促她收拾,只在默默观察她的举动,同桌的阿杰要帮她,她没有拒绝,可阿杰试了3次也没有成功。一直注视阿杰操作的她突然眼睛一亮,她抢过阿杰手里的石头,屏住呼吸轻轻把石头放在天平上。一边是大石头,另外一边是三快小石头,天平平衡了,琪琪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等待”是一种特殊的介入,在“等待”中,既有教师对幼儿的了解又更显示出教师对幼儿能力的信任。从上面的案例记录可以看到,当琪琪沉浸在思考的过程中时,她可能会暂时没有明显的行为表现,这时作为老师“等待”比“帮助”更可贵。教师只有适时适度地采用“等待”等介入方法,才能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活动中感到成功的滋味,也只有感受了成功才能唤起他们继续探索的热情。
主题课程内容丰富,涉及探索活动、区域活动以及集体活动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会设计这些活动,而且要将这些活动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完整有序地呈现主题活动内容。主题课程与以往的课程不同之处:在此增添了“分析”成分,这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仅是呈现探索活动的过程,而且要对活动内容、过程等进行分析。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长也不是单方面的,而是情感、能力、行为等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将激励教师在主题课程实施和评价中不断进取、不断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陈芳,何臻.探索性主题活动中幼儿持续探究的指导策略.早期教育.2011(8)
(责编 张景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