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新教材的首选教法
2014-09-16钟利锋
钟利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很适合运用“情境法”教学。这种方法也正吻合了以“情景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同时,也解决了广大教师感到教材“文字表达少,确定不了目标,抓不住重点,不知所措”的困惑。
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人的情感产生和发展,在学与教中互动。那些怎样才能创设情境教学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渲染扩大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久性不长的特点。教师有必要故意渲染扩大数学教学内容情境,以便学生深入情境。研究表明,情感一般是对事物的感受后产生的。当人们习惯于以概念、逻辑思维等去间接地了解事物时,事物的很多真实、鲜活、具体的东西就会被过滤掉。所以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只是空洞、呆板的讲解。即使语言再优美、条理再清晰,也无法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只会让学生觉得乏味,失去兴趣。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上面教师讲的头头是道、一脸满意,下面的学生却是云里雾里。所以简单的语言情境是达不到让学生触景生情的效果。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使用一种电器或是手机之前都会去认真阅读说明书,但是结果是一点也看不懂。你若是边对照机器边看说明,那效果会是好的多。故让学生触景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适合新教材的教法的。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如果只是教师出示几张在讲台上介绍就过去,那学生还只是一知半解。这时完全有必要创设一个让学生充当售货员或顾客的角色去交流人民币,进一步去认识人民币。再如,第一册“11—20各数的认识”中的“过马路”图,在教学时,我们也可以模拟书中的情景,让学生切身体会其中的内容,这样会比只看图解说更易达到预期效果。
二、人人参与,亲身体会,移情入境
课堂教学上,教师容易关注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也易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但我们教师只会片面做到这些,很难全面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数学发展。课标中要求,不同的学生要达到不同的数学要求。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是没有体现出这一点的,只是要求齐步走,一刀切,但是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而如今的教材要求大家务必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创设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研究表明,体验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领悟等诸多心理成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在深刻积极的体验中,主体会有一种强烈的趋近客体的、与客体同一的心理倾向,达到“与物同一”、“物我一致”的体验境界。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真正融入情境,亲身体验。多让学生做到“我来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假如我是……”等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学。
例如,“找规律”的教学教师可以多准备几组教材,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造规律”当中,同样都给每组学生一鼓励,营造一个宽松氛围。再如,教学“统计”,让每一个都去统计自己同桌或是同组的学习用品等其他物品。尽量做到让学生亲身体会,大面积让学生参与。
三、反复体会,沉浸于情境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的实施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大面积参与,而且要让学生反复体会,沉浸于情境中。如果只是一带而过,犹如蜻蜓点水,那同样也是体现不出课改新理念。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完全放手让学生借助情境,反复体会,沉浸于情境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去想象,使其在自己感悟中有所创造。
例如,教学“百以内数的认识”中‘25这个数字时,可以让自己与同桌互说是由“2个十,5个一”组成也可举出同样的两位数由学生自己体会,争论,反复探讨,由他自己得出“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数就是“几十几”的写法。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教师一个一个“几十几”教的时间,而且学生自己会体会的更深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让学生反复诵读优美语句,体会其中的意境。然而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创设一个由学生自己反复体会数学语言或是数学图的意境。我们古语也说:听过了不如见过,见过了不如做过。小学生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的数学语言、数学图的意境指导学生去感受、体会。
四、移心入境,自由发挥创造个性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的,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数学的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更要融会贯通,以点盖面。课堂教学中更要将知识生命化、个性化而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生成长的规律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环境,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受到影响都是不相同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我们要让学生从各种形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释放自己的个性,用心灵去体会情境,去实现自己个性的发展。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有很多图、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如,“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游戏—听反话”等等。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不需要把学生的思维牢牢套在自己的思维之中,而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课本“对话”,使他们的思维在图像意境和文字意境中自由倘佯,鼓励他们用个性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的心情才能轻松自由的在情境中解放。
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给教师的教学固然会带来很多困惑,所以我们现在的教师不得不要转变观念,研究新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我们要做到:唤醒学生生命的活力,应拨动他们心底的兴趣,激起智慧的浪花,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所需的数学。
【作者单位:温州市文成教育研究培训院 浙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