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写“部门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4-09-16莫岳云

红广角 2014年7期
关键词:广东资料部门

莫岳云

省委部门专门史是记载省委相关部门的历史。为搞好部门史的编篡工作,省委党史研究室举办“中共广东省委部门专门史编撰培训班”,足见省里高度重视。在这里做个发言,除了介绍《广东统一战线史》一书的编写情况,还就编写“部门史”的问题谈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部门史应涵盖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门的历史沿革。部门史要记载部门的名称及其变化,包括组织机构建立、撤销、分合、升降、更名等;记载部门的性质与组织体制,包括级别、主要职责、内设机构情况、隶属关系、运作机制,以及机构的变迁,还要介绍部门成立至今历任领导班子与人员构成等;介绍组织的主要职能,具体承担的工作;介绍部门的现状。

第二,部门的重要制度、重大决策与重要会议。部门史要记载本部门制定的重要规章制度;记载本部门出台的文件,以及对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记载本部门召开的重要的会议,包括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主要议程、会议决议,以及会议对部门工作产生的重大影响;还有领导重要讲话的内容、重要观点,以及会后落实的情况;还要记载本部门对中央、省委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情况,对上级机关指示贯彻落实的情况;下级部门贯彻落实本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和收到的成效等。

第三,部门的重大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部门史要记载本部门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历史阶段所发生的主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包括重大决策及其执行情况;记载对本部门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包括相关领导、著名专家、英雄模范人物等。

第四,部门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贡献和经验教训。部门史要记载本部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主要业绩,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尤其是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部门史也好,地方史也好,修史的目的在于存史、资政、育人。存史即作为党史、国史、地方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存留下来。资政是总结经验教训,作为借鉴,为现实服务。育人是通过修史教育和培养广大青少年。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部门史写成部门工作总结。

二、部门史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以广东统战部门史为例。写广东统战部门史,要处理好广东统一战线史与中国统一战线史的关系;处理好广东统战部与中央统战部的关系。既体现总体性,又体现局部性和区域性,把广东统一战线放到整个中国统一战线全局中去考查,真实地、准确地反映地方统战史的全貌。统战部门史也好,其他部门史也好,作为地方部门史,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一部分,是中共党史的一部分,是广东地方史的一部分。要做到突出地方特色与概述全貌相结合。既不能脱离全国共性的东西来写地方部门史,又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注意研究、挖掘本地历史发展的个性。要把着眼点和落笔点放在“地方”两字上,突出地方特色。地方部门史如果没有地方特色,就不成为地方部门史。我们在编写《广东统一战线史》的过程中,揭示了广东统一战线的四大特点:广东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发源地;广东是港澳统一战线工作的前沿地;广东是海外华人华侨统战工作的主阵地;广东是新时期非公有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先行地。这四大特点凸显了广东统一战线在中国统一战线上的历史地位。

三、注意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

1997年5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讨论通过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强调:编纂地方志应继承我国历代修志优良传统,贯彻存真求实的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存真求实”不仅是地方志编纂的指导方针,也是地方部门史编纂的指导方针。应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掩过,不溢美,用可靠的事实资料,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力求写出一部科学、可信的史书。

“存真求实”就是保存真实和探求真实。保存真实是修史的宗旨,探求真实是实现宗旨的科学方法。历史资料有真有伪,有实有虚,有正有误,怎样才能做到“保存真实”呢?这就需要“求”。就是对史料进行去虚存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分析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水分”史料,“水分”史料影响存真求实。“水分”史料,即不真实的史料。这些史料改革开放前有,如一些时期如1958年至1959年“大跃进”浮夸风盛行时形成的工农业生产及其他一些浮夸数字,“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些数据,这里有多少“水分”,需经过核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数字出官,由于领导所好和统计技术等问题,一些年份、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也存在一些“水分”数字。此外,还有负面资料,误记资料,都会影响存真求实方针的贯彻执行。

档案资料和历史材料有一个局限性,就是本身存在的真实性问题。当年对反右斗争、“大跃进”、反右倾、反修防修、“文化大革命”等都是持肯定态度的,相关档案中会反映出来,如果照录就会出差错。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历史,探求真实。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需要慎之又慎。可以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为地方部门史研究的主要依据。除了中央和省委已有定论的之外,对于历届部门负责人不予评论。如广东“反右斗争扩大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当年广东所划的右派都已改正或平反了,似应提“搞错了”而不是提“扩大化”。这是有道理的。但我们觉得还是用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提法稳妥些。

四、充分运用档案文献资料和已有的学术成果

充分占有资料是编好部门史的前提和基础。资料种类很多:一是档案资料;二是当时出版的报刊资料;三是后来出版的文史资料;四是地方志,包括省志、市志、县志等;五是回忆录、访谈录;六是学术著作与学术论文。

档案是历史上各时期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组织和个人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历史活动的原始见证。部门史最基础的环节是做好资料搜集工作,资料的搜集主要来源于档案。档案资料具有原始性、系统性、完整性等优点,成为部门史编写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依据,其可靠性也较之其他资料强。因此,要熟练掌握档案资料信息及其查阅方法。档案堆积如山,卷帙浩繁。既要认真查阅,充分掌握,又要善于取舍。一般应着重从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工作总结中、各种专题总结中摘取有历史意义的或有时代意义的事件和工作中突出的大事和成就;工作计划和部署可作为寻找资料的线索;还要从上级机关文件中,以及所属各部门和下属机构、企事业的书面报告、专题资料中选取有意义的或能说明问题的资料。对重要事件的经过,应作详细摘录。

除充分利用档案馆的档案外,还可以通过查访征集活的史料,鼓励老同志将其亲身经历或了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写出来,或者根据他们的口述加以整理,以弥补档案材料之不足。省委党史研究室成立以来,在党史资料征集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有丰硕的成果,所编辑出版的采访录、回忆录和人物传记,以及各部门的大事记等,为部门史的编篡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文史资料、地方志、回忆录、访谈录、学术著作与学术论文都可以提供参考,但是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尤其是学术著作与学术论文,加进了作者的观点,使用时要有选择和分析。

五、不要回避敏感问题和错误问题

敏感问题往往指政治部类,或者与政治部类关系密切的问题。对敏感问题,从资料收集、编写、评稿、审稿到出版,都应十分谨慎。如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侨务问题、边境及涉外问题、保密问题和所犯错误问题等,它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反应较快,如果记述不当,或出现疏忽和差错,出书以后涉及这方面的个人或群体,就会反应强烈,甚至会四处告状,变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尤其是所犯错误问题,特别敏感。忠于历史,科学修史,讲成绩充分肯定,对挫折问题不回避,对历史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所犯的错误,力求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述。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和错误,就不是完整的历史,就起不到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六、用完整系统的史实说话,多述少论

“述而不论”是修史的传统方法或原则。述而不论是指如实记述,不加评论,寓观点于资料之中。述而不论的编纂原则有其优点:一是能向读者提供真实客观的历史资料;二是不以编纂者评论去影响读者,是非曲直由后人评说由读者评说;三是能为观点不同的海内外读者所接受;四是由于提供的是真实的资料,它不受时代限制,不受政治形势所影响,可长久留传,甚至成为传世之作。述而不论也有不足之处,就是深度不够。不对事实进行评论,对事物认识就不够深刻,深层次的问题显露不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不论”不等于完全没有编纂者的观点,只是不对资料直接表明观点,而是把观点融汇于资料之中,从资料中间接体现观点。和一般的方志不同,部门史不只是记载史实,还要揭示其历史地位、作用和意义,所以还是要有所论。但是,要用完整系统的史实说话,多述少论。

涉及到“论”,还有一个生不立传问题。生不立传是指不为在世人物编写传记。生不立传是修史的传统原则。理由是生人有两方面未定:一是事迹未定。领导人也好,先进人物也好,都未盖棺定论;二是有一些事物性质未定,未经历史检验,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既是历史,又是现实,许多事物尚未经过实践的检验,有些事这个时期看起来正确的,过一段时间又发现错了,立了传,出了书,就改不动了。

猜你喜欢

广东资料部门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广东舆情
7部门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广东剿匪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