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县农联社:探索创新,服务三农
2014-09-16王培学
王培学
河南省太康县农信联社(以下简称太康县农联社)下辖25个基层信用社(含营业部),38个营业网点,在岗职工480人。自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在太康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创新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加快推进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各项业务跨越发展,经营质量明显提升。
截至2014年7月底,太康县农联社各项存款达69亿元,各项贷款达35.46亿元,存贷比例为50.34%;各项收入2.8亿元,其中利息收入1.9亿元,经营利润0.78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0.35%。目前,全县累计发放信用农户、产业经营户和城镇工商户贷款5.8亿元,建立信贷支持项目库企业152家,为全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授信36亿元,投放贷款31.2亿元,重点支持一大批骨干企业和关系太康县民生及城市形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太康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同时,太康县农联社以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的机构网点和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担负着全县约20万户农民的粮补、良种、社保、低保等近20种政府补贴资金的发放服务工作,为惠农政策能够有效落实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太康县农联社积极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支农工作呈现快速、稳健发展趋势,为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力军作用。
首先,立足县域,服务广大群众。由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缺失,农村信用社承担了服务农村经济金融主渠道的职能,承担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太康县农联社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实现全国通存通兑,并根据农村生产需要,开展“送贷下乡”活动,走到田间地头办理贷款手续,大大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其次,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太康县农联社贷款营销中心成立后,根据地方实际和资源优势,优化信贷结构,集中授信放款,提高整体资金导向作用。截至7月底,太康县农联社向纺织业、锅炉、电子、造纸等行业,授信36亿元,投放贷款31.2亿元,直接产生经济效益80多亿元,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达近百亿元。
最后,创新服务模式,履行社会责任。农信社根植于农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赋予农信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太康县农联社重点抓“三大工程”(即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阳光信贷工程、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建设,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送贷下乡”。今年6月初,太康县农联社利用“三夏”农忙时节,带着“移动办公室”深入到乡间地头,在家门口为村民提供“送贷下乡”服务,获得了老百姓的好评,实现农村金融由“坐等上门”到“送贷下乡”的转变。二是成立贷款营销中心,简化贷款手续。太康县农联社贷款营销中心实行“三公开”,阳光办贷,并根据县域实际情况,开通了金燕快贷通业务,解决农户资金需求,大大缩短办贷时间,解决客户燃眉之急,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好评。三是倾力助农扶贫工作。多年来,太康县农联社经过不断发展改革,不断壮大,为履行社会责任打下经济基础。从2012年定点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对芝麻洼乡4个行政村投资90余万元修缮村舍、校舍;筹集资金24.1万元,打机井34眼;并先后发放900多万元支持行政村产业发展,资助15名孩子圆了大学梦。四是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7月下旬,太康县农联社组织4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义务劳动,走上街道打扫卫生,为广大群众营造了一个干净而舒适的环境。在清洁环境的同时,还开展了安全用卡、有效识别假币、防范金融诈骗等金融知识的宣传,受到群众的好评。
太康县农联社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践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传承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实现了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
作者系河南省太康县农村信用联合社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