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基因,离我们有多近?

2014-09-16白舒婕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转基因进口食品

白舒婕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湖北武汉超市混入转基因大米进行销售,再次引起社会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对于消费者,可能更关心的是我国进口和种植了哪些转基因作物?除了这次揭露的转基因大米,究竟还有哪些生活中常吃的食品是转基因而我们不自知?

转基因大米“入侵”百姓餐桌

近期,媒体报道了湖北武汉市场上出现转基因稻种的情况。

今年4月,笔者在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家大型超市,随机购买了5袋不同品种的大米,随后送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令人吃惊,在这5种大米中,有3种含有BT63转基因成分。“迄今为止,我国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仅有棉花和番木瓜,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5种作物。”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除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等仅限用于加工原料。我国法律规定,进口用做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不得改变用途,即不得在国内种植。我国至今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

这位负责人说,这次报道的BT63转基因水稻虽然已发放安全证书,是安全的。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除了要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外,还需要依法办理与生产应用相关的其他手续。如转基因农作物还要按照《种子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品种审定和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后,才能生产种植。

目前,BT63转基因水稻还未获得商业化生产许可证书,因此不能合法生产制种,也就不能合法种植。这也就意味着,市场上出现的转基因大米和米制品都是非法的,而这些非法的转基因产品正悄然走向人们的餐桌。

BT63转基因水稻是由华中农业大学1999年研制成功并享有专利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它的发明人是华农生命技术科学学院教授张启发。他不否认转基因大米从华农扩散的可能性,并表示,转基因稻种的扩散或源于当时国家未有相关法律法规约束。

据大米厂家介绍,国家基本没有要求米厂对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而据进出口企业人士称,转基因大米扩散已“一发不可收拾”。

基于此,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坦言,消费者对流入市场的转基因或非转基因产品所享有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则在法律层面上难以兑现。按照卫生部《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标识”。但因为商业化种植和进口转基因水稻非法,理论上市场上出现的转基因大米本身非法,生产商和销售商也不会标注转基因产品,消费者难以知悉其购买的大米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而即使事后监管发现,也因为没有标识,而无法有效追溯来源。

隐藏在生活中的转基因食品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份“转基因食品鉴别手册”,其中提及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圣女果、大个儿彩椒、小黄瓜、小南瓜等都是“隐藏在生活中”的转基因食品,后来官方辟谣,但是足让人瞠目结舌,其实转基因食品几乎“潜伏”在百姓生活饮食的各个角落。

转基因大豆是我国进口较多的转基因品种。2008年,我国进口了世界上50%的转基因大豆,至2013年进口大豆达6338万吨。近年来,转基因油菜籽和菜籽油的进口也大量增加。去年中粮集团还首次大量进口转基因玉米。进口(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于加工豆油,国内食用豆油90%以上是转基因豆油,而国产非转基因豆油不到10%。

笔者从农业部网站获悉,目前农业部已经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有:甜椒、西红柿、木瓜、土豆、油菜、茄子、菊苣、樱桃番茄、甘蓝、豇豆、胡萝卜等;主粮作物有玉米、水稻。进口大豆全部是转基因的;目前只有花生油还不是转基因的。

动物性转基因食品有猪、牛、羊、鸡、鲤鱼、鲫鱼、泥鳅(这三种鱼转的是老鼠重金属结合蛋白基因、人生长激素基因等)、团头鲂、大马哈鱼、虹鳟等。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安全研究室主任王志兴列出了一个国内转基因食品清单,称小番茄又称圣女果,原名“樱桃番茄”,目前全国各地市场上的圣女果大部分均由境外引种;而大个彩椒、小黄瓜等都是非转基因的常规品种,“称其为转基因食品的说法都是谣传”,“不能用大小来判断是不是转基因品种”。

笔者很想得到一份相对科学、完整的转基因产品名单,但是发现并不容易。官方的名单非常透明,相关规程和规定非常明确。但问题的关键是,实际生活中不时会出现很多超出规程和规定的漏洞,让转基因之水流到了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很多都在传言和真实之间,扑朔迷离,让人无所适从。“我们每天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食用转基因食品。还不止是食用油、玉米、大米、稻种、豆制品及一些蔬菜、水果、饲料等转基因泛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张天真说,目前,中国正在研究和开发的各种转基因生物物种已超过100种,涉及动物、植物、微生物基因200多个,若干作物品种已具备了产业化条件。这些转基因项目几乎涵盖了人们的所有食物和主要林木,还包括一些中草药材。

不要用无知来敷衍消费者

消费者为什么质疑转基因?“因为无知所以恐惧”。笔者采访过的一些食品领域专家乃至政府相关人员话里话外所透露出来的中心意思:因为消费者根本不懂什么是转基因,所以才抵触、才害怕。

无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需要无比的勇气,没有人在不知道一样东西是好是坏的前提下愿意当小白鼠。

所以在今年的两会上,无论是农业部领导,还是其他“力挺”转基因的官员、专家,都会被媒体问到同样一个问题——“你自己吃转基因食品吗?”

当然,大家听到的答案几乎都是肯定的。但这些肯定能给人们带来多大的信心和信任,还是个问号。因为毕竟,在中国这种特权泛滥的制度下,领导们吃的东西可能从来和大众百姓不一样。

于是,在不能百分之百信任的情况下,一个退一步的权益问题被人们不断放大:消费者是否可以明确知道?是否可以自由选择?

不可否认,转基因确实是人类科学研究的一大进步。但是万物都有对立面,基因也分好坏。首先,政府或企业有义务让消费者了解转基因是什么?企业生产的转基因食品中是转了哪些基因,是否有害?

我们可能缺乏专业知识,但事关身体健康,我们有耐心去了解。至少不要用无知作为子弹从身后攻击我们。

如果转基因真的是有利无害的话,无论政府还是科学界,都应该明明白白地解释转基因,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理解转基因、接受转基因,这才是根本上的长远大计。

在知情权之后,消费者还有选择权。

从农业部的口径来看,对此也是予以大力支持的。农业部副部长牛盾表示:“想吃或者不想吃转基因产品,是消费者自己的权利。要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然而,很多产品上的转基因标识很小甚至根本不标识,这是商家有意让消费者忽略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做法。既然转基因无害,为何心虚?

没有法律保护和监管执行,政府说尊重消费者选择权的论调就是废话。无法可依,已经不知让多少无良商家钻了空子。比如,肯德基豆浆事件。现实的情况是中国已经成为转基因食品的实验室,大众消费者成了试验品。

转基因大米的事件再一次表明,中国消费者丧失不吃转基因食品的选择权,已是近在咫尺的前景。

猜你喜欢

转基因进口食品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探秘转基因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转基因,你吃了吗?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