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管理制度保障仪器完好率 加强服务意识提高仪器使用率

2014-09-16刘继伟,张志秋,张健伟,胡冰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8期
关键词:使用率仪器设备

刘继伟,张志秋,张健伟,胡冰

摘要:仪器设备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资源,如何让仪器设备实现效益最大化已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提高服务意识是使仪器设备效益最大化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仪器设备;完好率;使用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009-02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培养人才、出产科技成果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工作,不仅需要一批专业配套、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同时还需要完善的实验设备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高校职能。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让仪器设备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实验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笔者根据我院实验室仪器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实践,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优化管理制度保障仪器完好率

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依据和保障,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齐全及设置的合理,才能做到权、责明确到人,才能保障仪器完好率,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其使用效益。笔者认为要重视以下几个制度的建设。

1.建设科学的仪器采购论证制度。在购置仪器设备前,高校应组织专家及实验室技术人员坚持科学、经济、合理原则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先对实验室现有仪器及其所能开展的实验项目进行分析,确定在教学和科研发展中还需要新添哪些仪器,对所购仪器设备详细了解并核对所购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规格、型号、性能指标、配置清单、售后维修及安装运行环境,对不太合理、配置有出入的申购或者需要说明环境条件的申购及时提出建议,将由贵重仪器安装环境、配套等导致的使用问题潜在风险降到最低。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所购设备的最优性,还可以防止重复购置,使所购置的设备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科研和教学上适用。

2.完善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需要严格制定操作规程,建立使用登记制度,指定实验技术人员负责试样测试工作,其他人员必须经过考察合格后才能独立使用。将各大型仪器分配专门的技术人员管理,并对专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操作仪器并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并在仪器使用后做好仪器设备使用状态的记录。仪器对外使用过程中实行专人操作使用和培训使用两种形式,非仪器操作人员和未经培训人员不得操作仪器。特别贵重及操作复杂的仪器设备由专人操作使用,一般大型仪器需经过培训取得仪器管理员认可后方可使用[2]。

3.建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制度。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制度,用于大型仪器设备的零配件购置、维修、功能开发、升级改造及人员培训,保证大型仪器设备能正常运行,这些大型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才能实现。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一方面促进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及功能开发,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维护,解决了使用上的后顾之忧。

4.制定合理有偿服务制度。对于大型仪器维修经费不足是影响高校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的因素,由于经费不足而导致设备停机瘫痪或带病运行的现象较为普遍。学校除了应真正落实设备运行与维修经费外,还应积极提高实验室开放度,充分利用大精贵仪器设备所具有的为多学科服务的综台优势提供合理有偿服务。对于所得服务费主要用于大型仪器的日常维护、维修,此外对仪器管理员给予一定奖励,激励其对仪器的使用功能和维护办法进行进一步开发,最大限度增大设备的使用完善率[3]。

二、加强服务意识提高仪器使用率

多好的仪器设备都需要人来操作控制,如果没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很难提高仪器使用率。用加强服务意识来提高仪器使用率,笔者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以增多实验课设置提高仪器使用率。要尽可能的增加学生接触贵重仪器设备的机会,不要像护宝贝似的,不敢让学生接触。要积极利用仪器设备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科研水平,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2.以教学科研结合提高型仪器设备使用率。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学和科研不能脱节,避免了人力、物力和实验仪器设备等使用上的浪费和混乱,注意把科研工作与选修课、指导学生科研论文的实验尽可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者增开一些与科研课题相关的专题选修课,不仅提高了大精贵设备的使用率,而且培养了学生和科研能力。有不少科研课题与大型仪器使用非常紧密,注意及时将科研中取得的成果反映到课堂教学中去,其内容稍加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接受了新实验技术的训练。这样不仅提高了大型精贵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也创新了实验教学课,使教学跟上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

3.建立资源共享体系,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建立资源共享体系不是单独实验室和个别人所能决定的,需要学校或更大层面力量才能解决,大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4]。

校级与院级的联合:提高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应该打破部门界限,打破过去传统的部门占有仪器设备的观念,对校内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建立校级和院级两级实验平台,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体系,使相近或相临专业的仪器设备实现共同使用,实现全校各实验室充分享用共有的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使全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真正地流动起来。因此,大型仪器设备校院两级的联合服务体系的建设,必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5]。

高校之间的横向联合:对于整个学校来说,有些大型仪器设备的适用范围极窄,只在个别学科的个别研究项目上才使用,购置后使用效率肯定不高;同时高校的经费相对来说仍然比较紧张,不可能购置所需的一切设备。在这种情况下,为各高校间的横向联合提供了机会。

高校与地方企业的纵向联合:大型企业一般具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经济基础,可在大型专业仪器设备采购方面投资,建立以高校管理为主,地方单位共建、共享的模式。通过共建联合,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现专家和教师与企业互动,实现高校同地方单位的专业设备和人才的共建、共享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使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能紧贴社会实际,发挥高校科研和技术优势,实现以产养学,以研促学。

总之,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科学化,需要组建精通业务、肯干踏实、运转高效的一支科研师资队伍,把保持仪器最佳的使用状态和寻找最佳使用途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仪器设备的服务作用。因此,实验室管理要规范化、现代化与科学化,工作中要勇于探索创新,探索出适合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体制十分必要和迫切。此外,高校仪器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提高,才能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这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进行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贾功利.对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160-162.

[2]林卉,胡召玲,赵长胜,等.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52-155.

[3]张红艳,汪汉荣.基于贵重仪器良性运转模型模式的实践和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8,(2):179-181.

[4]杨玉强,李维卫,梁建光,等.综合型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3):162-164.

[5]廖庆敏.整合实验资源,构建全校共享的实验用水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74-176.

作者简介:刘继伟(1976-),女,汉族,黑龙江省大庆市人,硕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使用率仪器设备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
关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探讨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
北京近4万台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
凝聚智慧,着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