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来华留学生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的几点思考
2014-09-15蔡丹
蔡丹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言文化、攻讀学位,伴随着留学生规模的扩大,与其相关的突发事件也迅速增长,其中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占一定比例。留管部门在处理此类突发事件时,往往因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原因显得更为棘手。以高校留学生为例,对处理高校留学生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提出几点浅见,归纳了留学生突发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总结了处理此类突发事件的难点,并提出合理处理此类事件的建议。
关键词:留学生;心理疾病;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82-0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言文化、攻读学位,伴随着留学生规模的扩大,与其相关的突发事件也迅速增长,其中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占一定比例。而留管部门在处理此类突发事件时,往往因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原因显得更为棘手。本文以高校留学生为例,对处理高校留学生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提出几点浅见,归纳了留学生突发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总结了处理此类突发事件的难点,并提出合理处理此类事件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一、来华留学生突发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跨文化学习必然会产生身心适应问题,包括对自然文化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由于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思乡心切,远离亲朋等原因更易产生焦虑、孤单、困惑等负面情绪,不良情绪若不能及时调整和疏导,便容易引发心理疾病,来华留学生突发心理疾病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因文化环境差异、语言障碍引发的心理问题
此类心理问题常出现在学期初,外国学生初到中国,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焦虑感,在短期内被不良情绪困扰。此类心理问题发生频率高,但程度轻,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慢慢熟悉周边环境、融入团体便可缓解,一般不易演变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但是由于在学生中发生频率较高,若缺乏关注也可能演变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也不能忽视。
如某校一也门籍学生在开学初常因各种琐事和留管老师发生言语冲突,脾气急躁易怒。学习一个月后,该生主动来办公室向相关老师道歉,声称开学初因初来乍到,陌生的环境让他感到不适,因此心情低落,脾气暴躁,现已适应环境,也非常喜欢学习汉语,所以对之前的行为表示抱歉。
(二)因学习压力引发的心理疾病
留学生来华的学习动机不尽相同,其中一部分是源自对汉语言文化或专业学习的兴趣,这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学习过程较为愉悦,感受到的外界学习压力较轻;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父母的愿望来华留学,学习结束后背负着继续深造或就业的压力,这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弱,属被动学习,学习压力也较重。这类心理疾病发生的频率不高,但由于学习压力长期存在,不良情绪持续时间较长,容易演变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如某校一名澳大利亚籍汉语交换生,在中国学习汉语期间需同步完成澳方院校布置的学业任务,在双重课业的重压下,迟迟不能完成澳方学校的学业论文,演变为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该生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和自闭,且有严重拖延症。
(三)因感情问题引发的心理疾病
留学生的年龄大多在20岁左右,这个年纪正值青春年少,内心情感丰富,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和需求,因此也常常面临因感情问题引发的心理疾病。此类心理疾病不多,但因持续时间长,也容易演变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某校一韩国籍女生暗恋一名男同学,长期暗恋未果,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该生发病时正值期末,心仪男生学习结束后便将离开中国,回母国继续深造。女生心中积压的情感迟迟没有着落,又眼看喜欢的人即将要离开却无力挽留,因此长期压抑的情感无处发泄,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该生后被送往心理卫生医院治疗。
(四)有既往心理疾病史
这类学生在来中国留学之前就有心理疾病史,在国外为确诊的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治疗已经康复或处于半康复状态。但学生来到中国后因文化差异、环境陌生或其他原因致使心理疾病复发或加重,属于神经症性心理疾病或精神病性心理疾病。之所以将这类学生单独拿出来谈,是因为学生虽然在华留学期间犯病,但是发病的根源却并不在此。此类学生复发时往往情况复杂,后果严重,属于神经症和精神病性心理疾病范畴,需要送往专门的心理卫生医院治疗。
某校英国籍留学生在母国读书期间便患有心理疾病,之前一直服用精神类药物,来中国留学前自行停药,在中国学习几个月后复发,常在寝室哭泣,并出现幻觉、幻听,且有暴力倾向,该生后被送往心理卫生医院治疗。
二、难以处理的原因
和中国学生突发心理疾病相比,留学生突发心理疾病由于其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外来国籍身份显得更为棘手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
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国,有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民族习俗,若用中国式的文化观念对学生进行开导,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造成误解,引起学生的反感,加重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外国学生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若出现心理疾病,多用母语表达,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汉语,这也加大了处理此类事件的难度。
(二)对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难以判断
留管干部作为心理学方面的非专业人士,很难判断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若为一般心理问题,大多不需要干预,只需多关注学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便可缓解;而对于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根据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或进行心理咨询或送到专门的心理卫生医院治疗;至于神经症或者精神病性心理疾病,则必须要果断送往心理卫生医院。
是否需要将学生送到专门的心理卫生医院,作为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判断的问题,如果学生只是一般心理问题,将其送到心理卫生医院,这是非常不妥的。即便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果盲目将其送往医院,也会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反感,特别那些初次发病的学生,作为学生家长,一时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有心理疾病,认为学校这么做是给学生贴标签,是为了摆脱学生,送往心理卫生医院治疗这一举动本身就会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反感。但作为校方,在学生病情严重,有自虐或伤及他人的暴力行为时,就必须将其送往专门的心理卫生医院,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如何正确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合理安置患病学生,是处理此类问题的关键和难点。
(三)学校缺乏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心理咨詢机构;各部门间沟通渠道不畅,缺乏快速有效的应急机制心理;心理卫生医院和学校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关联机制,事发时常常手忙脚乱。
大部分高校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面向全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师一般无法用流利的外语跟外国学生沟通,留学生有心理问题时,难以找到一个有效的救助渠道,一般的心理问题也容易演变成心理疾病。
另外,学生突发严重心理疾病时,留管部门常常孤军奋战,缺乏学校其他部门的帮助,没有一个流畅的应急救助渠道。将学生送往心理卫生医院治疗时,又常因学生的外籍身份、语言障碍、缺少监护人以及住院费用等问题,一时难以收治,这也大大增加了处理此类问题的难度。
三、处理留学生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的对策
突发事件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而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更是难以预判,但是有些心理疾病的产生却不是偶然的,或多或少有一些先兆,对于合理处理此类突发事件,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招生时增设心理门槛
有些学生在来华留学前有心理疾病史,来华时仍处于未康复或者半康复状态,而学生本人或推荐院校在提交申请时隐瞒了病史,留管部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招收了这类学生。
学生来到中国后,因文化差异,环境改变等原因,使原来的病症爆发甚至恶化。留管部门联系学生家长或推荐院校后才发现该生有心理疾病史,且来华时处于未愈状态,这种情况对学生本人及周边同学都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们在招收外国学生时,应增设心理门槛,要求学生在提交申请时能够如实告知身心状况。对于那些有心理疾病史且未愈的学生,应建议其康复后再来中国学习。
(二)对留管干部进行定期培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留学生学院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师
如何准确判断留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并针对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是处理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的关键。因此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鼓励员工学习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心理健康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如果有条件的话,留学生学院应配备一到两名精通外语、具备专业心理知识的心理咨询师,使留学生有畅通的求助渠道。
(三)留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时应具备一整套应急方案
1.积极联系、及时通报。留学生发生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时,应及时和学生家长及推荐院校联系,通报院领导、学校领导甚至大使馆,及时和医院、学校保卫处及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为处理此类事件提供方便。
2.密切关注、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应急方案。对于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只需要密切关注即可,但当学生心理疾病严重时要果断送往心理卫生医院治疗,以免学生出现伤人伤己的行为。是否有必要将学生送往专门的心理卫生医院,则需要留管人员敏锐的眼光和丰厚的经验。
(四)对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建立留学生辅导员制度
留管部门要定期向留学生开展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宣讲会,宣传和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并为留学生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动向,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朱力,等.中外移民的城市适应[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278-285.
[2]王芳,王晓慧.外国在杭留学生心理状况现状调查及建议[C]//刘辉.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57-266.
[3]蒙斌.“留管”工作中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J].高教研究,2007(4).
[4]李勇.心理健康教育对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的意义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5]孙方娇.留学生突发事件类型研究[J].科技资讯,2012(11).
[6]徐剑.关注留学生心理加强留学生管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