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写作引向光明的思辨
2014-09-15
2014年6月,高考作文甫一出现,再次引发了大众的热烈评议。
事实上,高考作文40年的走向,一直有着清晰的坐标脉络,也记录着时代发展的深浅足迹。我们关注高考作文,某种程度上即是在关注时代的走向,以及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同时,也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相中寻觅一种严肃真诚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导向。
高考作文,是无数的精英经过深思熟虑、多方探讨,提出的人生命题。它们——那些作文材料,给我们透露出的写作密码和思维方式,以及未来的趋向等,是耐人寻味、值得探寻的。
我们将之深度解析,才会指向未来作文的制高点,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个性作文之路。
本期,我们先从第一个启示——思辨入手,来寻觅思辨之路的前世今生,引领自我的思维,使作文水平走向深远。
二人谈
主持人语:
在评阅2014年的作文题目时,北大学者温儒敏率先提出了注重思辨性这一特点。之后,有名师、作家等,陆续对此表示了肯定和赞赏。事实上,进入高中阶段,人生、社会问题,价值趋向的多义性已经初步展现。老师常常变成了提问者,而答案的获得,则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辨。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成为了必须。而如何思辨,思辨的结果应该走向何方,值得我们深思。
观点一:思辨力与深远的文学母题。
嘉宾:孙少云
职业:中学教师
江苏卷的作文考题一向“文艺”。2014年也不例外。考题材料是这样的: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我们读到这则材料,看到题目关键词——青春、不朽等,首先会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青春是人类永恒的母题。这道题目具有强烈的思辨性:青春可以不朽还是终会腐朽?应该说,题目不算难。但如何写得不雷同?不易。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进行头脑风暴。
这里,笔者的思维采用的是纵向、横向交错法。比如,先回溯:
中国:儒家的“三不朽”。
“不朽说”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是由鲁国一位德高望重、主管外交的大夫叔孙豹提出的。这年,他出使晋国。双方会见时,晋国执政范宣子问他:“古人有句话,叫作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他开始很谦虚,只是笑了笑,没有立即回答。范宣子见他没有回答,就主动讲了自己的理解。他说:“我的祖先,从尧舜到现在,一直后继有人,香火不断,并且都是做大官,掌实权的,算得上死而不朽了吧!”他的意思是:能够让自己的宗族延绵不断,就可以算作死而不朽。
叔孙豹见范宣子已有成见,真想讨论,就诚恳但针锋相对地说:“据我所知,能够让世代保持贵族地位,让子孙都享有官禄,这只能叫作‘世禄,不能算作不朽。鲁国以前有个大夫,名叫臧文仲,他屡建事功,多有高论,他死了以后,他的话仍然流传后世,发挥作用,这才算作死而不朽。”说完这话之后,他进一步归纳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这样,就提出了“三不朽说”,或“三立说”。
叔孙豹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大上有立德:“大上”即太上,可以理解为远古的皇帝、尧、舜时代,也可以理解为最高的境界。立德,可以理解为王侯所追求的以德治国,也可以理解为树立个人道德品德。全句意思是说,最高的境界是树立德行。
其次有立功:立功,可以理解为武士英雄依靠武功,拯救危难,也可以理解为一般人士树立功业。全句意思是说,次一个境界是建立功业。
其次有立言:立言,可以理解为文人学士言得其要,理足可传,也可以理解为一般人士树立言论。全句意思是说,最后是树立言论。
我国现代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前几年在题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报告中,通俗地说:立德也就是做人,立功也就是做事,立言是做学问。最重要的是做人,其次是做事,最后是做学问。这是对“三不朽说”内涵的现代解读。
再横向比较:
西方:“灵魂不朽”说
人类最古老的信念之一就是灵魂与灵魂不朽的信念。古希腊哲学中最辉煌的亮点之一无疑是其灵魂不朽的学说。由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创立的灵魂不朽学说认为,灵魂与身体并不是两个相互对等的部分。灵魂就是生命,是灵魂给了身体以生命。没有灵魂的身体是没有生命的。柏拉图甚至给人下了这样的定义:人不是别的,只不过是使用肉体的灵魂而已。据说,灵魂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精神实体,是能感知,能思维,有梦想的精神存在。根据这样的信念,人是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的有形复合体。健全的个体是灵魂与肉体的完美组合。灵魂是人的本质,也是人的尺度,是不朽的精神实体。它掌控人的肉体,赋予人以自我意识。简而言之,人不仅仅是肉体的存在,不仅仅是一堆器官的组合,而且是精神的存在,是道德的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讲,灵魂与灵魂不朽不是科学,而是信念。
显然,将这些材料引入作文中,一定有“人无我有”的思维深度和广度,给人厚重之感。
2014年,上海卷的高考作文题目,尽管简短,但内涵丰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沙漠”这个意象显然具有隐喻性,可以同生活中的许多方面相联系;而选择的自由与“必须”的不自由,富有哲理味道,具有思维的张力,可以考查出学生的思维是否严谨、开放、辩证,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这段材料出自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自由意志三点式》:
由于你可以选择走路的方式,所以它是自由的。可是它也是不自由的,因为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不自由。因为无论哪条路,由于其谜般的特点,必然令你触及这片沙漠的每一寸土地。
或者说,当我们开始思考我们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时候,我们本身就已经不自由了。但对一个有灵修经历的人而言,这种不自由并不会引起他因有所觉的介怀。这对于他而言不过是意识的又一盲点。
一个人有自由的意志,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他是自由的,因为他想要这个生命;现在他当然无法走回头路了,因为他已经不是当初想要这个生命时的那个人了,他所能做的只是继续执行他现在生活在其中的当初的意志。
第二,他是自由的,这体现在他能够选择这一生命的行走方式和道路。
第三,他是自由的,这体现在,他还将成为从前的那一个人,怀有那么个意志;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走完这一生,通过这个方式最终回归自己,而这是通过一条虽然可以选择,但又是那么个迷宫般的道路实现的。走在这条道路上,这个生命的任何角落都将被他踏遍。
这就是自由意志的三点式,但它也同时是一点式,而且从根本说是极端的一点式,一直没有任何余地留给某一种意志,无论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意志。
我们同样在成长中经历这个世界的一切苦难。
失望吗?请不必如此—— 神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是你们要勇敢,因我已经克服了世界。”
卡夫卡的论述思路非常清晰,条分缕析,但给人迂回曲折之感。我们会由此生发出“人生的旅程”“苦难”“存在”等根本的思考,而又有明亮色彩——这种明亮,在很多名人身上有体现,比如张爱玲、钱钟书、王小波们的个性中都有体现。你的作文中只要体现出他们中某一个人的人生个性,你的作文就必然是出挑的。
这也给我们另外一个启示,显然,我们甚至不必从教材、社会热点、时文阅读中寻找素材。如果你熟读并吃透了卡夫卡的这篇文章以及与此类似的观点,作文之路就会拨云见日。
标杆文
速朽的青春
◇江苏一考生
95年前,5月4日,青年学生走上街头,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书上如是写道。是救亡图存的信念,是那些学生用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青春印记:五四精神。
今年五四青年节,不是周一,没有郑重其事的国旗下讲话。晚自习课间,前桌突然兴奋地回头:“今天五四青年节!”我懒洋洋地打着哈欠,心想:又不放假。
于是不同时代的不同青春就这样泾渭分明地显现出来了。套用网络上流行的说法:50后、60后的青年成长在红旗下;70后、80后的青春旋律是走进改革开放新时代;而90后,更多人指责这是“垮了的一代”。我们的青春,没有大时代的强烈印记,因而充斥着雷同。我们习惯了成为家庭的中心,习惯了被关注被宠爱,我们个性张扬,总渴望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一切却都大同小异,连所谓青春的疼痛——这痛感都了无新奇。
我又在做作业,又在背书,又在复习,又在考试……我习惯了使用这样的比喻:我的青春是一场由数不清的考试组成的大考。事实也是如此。走在路上,总想加快脚步;坐在教室,总担心别人比我多记一个重点、多做一道题……明明生活在不同形式的集体中,本质却如同孤岛。我厌倦了这种量的积累、这种与假想敌所作的无谓的对抗。但我没有停下来或是放慢脚步的勇气。我注定已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除了继续别无选择。桌脚的计划表早已满打满算,最好还能挤时间来解一道数学,背一点单词。课桌里收走所有闲书,恨不能让学习占据每天第25个小时。不愿意再多花一份力气在学习以外的任何事,遑论社会热点、国家大事。应试教育让我们固守井底,把井口的天空也排除在视线之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方能成就“无悔青春”?当青年人失去了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他们只是考试的机器、深谙丛林法则的利己主义者、缺乏悲悯情怀的功利主义者、自甘工具化的实用主义者……95年前的青年用青春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五四精神,我们又能留下什么呢?
我惧怕这样的场景:若干年后当我回首青春,除了成堆的发黄发霉的试卷练习,除了铜臭难耐的庸俗追求别无他物,我惧怕青春如这些东西一般速朽。我惧怕心目中的青春不过是保鲜袋中的光鲜美丽。
可我惊悸地发现,它已有了腐烂的迹象……
美国高考: 给高中课堂输送思辨分量
“美国高考“SAT”考试作文题,“辩证关系”贯穿始终,比方说,涉及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系、科技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辩证关系、人在固有文化或思维中的突破能力等。比如,有一年的作文题目发起关于“做事应该挖掘创新因素,还是按照规则去做”的讨论。这样的命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能给高中课堂输送思辨分量。
“美国高考”SAT考试作文题,同样也有“指挥棒”的作用。为了“应试”,美国高中学生从中学起就给自己列出长长的读书计划,涉及妇女运动、黑奴文学、南北战争历史等小说以及人物传记,成为他们的“必读物”,因为作文题目往往摘选自这些作品。
反观我国,作文题也需要反映出学生广泛的阅读视野和深邃的阅读思考,而不是看看“时文”选粹、做些写作训练就能完成一篇作文。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假如中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仍然处在一个“小时代”,那我们怎样才能赶超世界先进国家呢?
【点读】读本文第一段,即可定为是一篇佳作了。“五四”是青年人的运动,代表着青春的力量;“五四”的影响力巨大,是“不朽”的典型代表。这种深度在中学生中极为罕见,可见其思辨力之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