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研究
2014-09-15杨晓莹YANGXiaoying佟永吉TONGYongji
杨晓莹 YANG Xiao-ying;佟永吉 TONG Yong-ji
(①沈阳理工大学,沈阳 110168;②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 110006)
(①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8,China;②State Grid Liaoning Electronic Power Supply Co.,Ltd.,Shenyang 110006,China)
0 引言
根据国家和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结合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沈阳市于2002年10月正式印发了《沈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要“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资源循环型示范城市;建成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工业园区;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初步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框架”的总体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沈阳市初步建立了循环经济运行体系,初步健全了循环经济政策管理体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综合利用”的方针,提出了一系列建设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经过几年的发展,沈阳市目前已经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了环境压力,初步建立起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但在当前的形势下,发展的任务仍相当繁重,加上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和建立适合沈阳市的循环经济发展对策,才能逐步建立和运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先进型和管理科学型的循环性社会。
1 沈阳市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循环经济基础能力的建设不完善 完善循环经济基础能力建设,必须建立三个产业体系作保障:一是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网络配送中心,二是清洁生产技术市场,三是循环经济的资本市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通过将经济活动组成一个具有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特征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流程。废旧物质能否有效的回收利用,决定了经济发展是否实现了循环。由于缺少统一的网络配送中心,沈阳市废旧物质的回收、再用、再生和循环利用缺乏政府有效的指导和监管,没有形成规模化和系统化。又由于缺乏先进的工艺技术支撑,资源再生利用层次较低,大多转化为低附加值的产品,不能进入电子产品的生产领域。从总体上讲,沈阳市的废旧物质和包装材料的再生、再用和循环利用没有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而清洁生产技术市场和循环经济资本市场的建立也是夯实循环经济及社会建设的技术和资本基础,二者的缺乏难以保障经济发展能够从量变转变为质变,从传统方式转变为循环方式。
1.2 政策环境导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动力不足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形式,同样存在成本和利润,同样存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实践中可以看到,从整体上讲,沈阳市全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仍不成熟,规模还比较小,技术推广速度慢,产业化程度较低,实际运营中存在大量概念化的情况。从微观领域看,很多企业由于要考虑成本,不愿推广使用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的动力。客观来讲,发展循环经济确实存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矛盾,而在沈阳市当前的政策环境下,短期内发展循环经济投入会较多、成本会较高、收益会较小、风险则较大,许多企业可能会因为追求短期赢利而不愿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资,客观上造成了“循环不经济”的局面。
1.3 缺乏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信息平台 当前,沈阳市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核算体系,综合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生产率指标等评价指标体系还未构成。同时,循环经济信息化管理不够完善,技术信息系统、废弃物数据库等基础资料管理的信息系统没有建立,导致不能及时掌控全市重点资源消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环保产业、再生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另外,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也没有进行建立起可靠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更好的合作机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需要投入专项资金,二是这样的评价体系和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真正有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经历的专家研究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同时也要邀请做出过实际成绩和贡献的专家参与评估,这正是评价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的难点所在。
1.4 缺乏全民共同参与的发展环境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是“政府主导型”的环保工作模式,这一模式直接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公众普遍将保护环境归结为政府的责任,自身的责任意识较薄弱;二是政府对公众的动员机制比较单一,对全社会范围内的公众责任教育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沈阳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一重要事业仅限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而广大普通市民对于循环经济这一概念的认识还不够明晰、更谈不上深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并没有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做出根本改变,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尚未根本确立。
2 加快建设沈阳市循环经济的对策
沈阳市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转变大众对循环经济认识的前提下,创新环境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模式,加快形成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强沈阳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1 构建科学的循环经济建设体系 沈阳市应积极探索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科学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打造多种类型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示范园区,重点抓好以沈阳静脉产业园为代表的一批园区建设,以及沈阳煤业集团等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建设。探索建立政府责任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及消费者责任制度,出台一系列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地方法律法规,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法律支撑体系。鼓励绿色生产、倡导适度消费,生产过程从单纯依赖原生资源转变为原生资源与再生资源并举,尽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将循环经济指标纳入新型工业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机制。
2.2 加大循环经济的基础能力建设 伴随着全市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尽快建立沈阳市循环经济专项基金,加大政府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用于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循环经济企业和循环经济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的资助,引导企业和社会向循环经济加大投入。利用专项基金建立政府统一调配和监管的废弃物收集与配送网络系统,建设再制造工厂等新兴产业,实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形成废弃物再生再利用的产业链。建立合理交易的清洁生产的技术市场,有效管理知识产权并迅速推广相关技术。综合运用财政、价格和信贷等经济手段,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或优先的资金支持,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利用价格调节机制促进资源节约。
2.3 建立并完善相关政策与机制 企业是促进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主体,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的调控手段来化解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沈阳市应借鉴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通过政府完善政策机制,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社会参与的综合发展系统。政府应采取一系列财政及便民措施鼓励环保产业落户沈阳,拿出专项资金以投资形式支持传统企业升级改造,同时以税收、融资等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2.4 重视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信息平台的建设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是评判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和效果的主要方法依据。依据科学的评价指标,可以使政府随时掌握循环经济发展的成绩和不足,了解循环经济的动态变化,同时也向公众提供了了解和认识循环经济发展进程的有效信息。只有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实现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时时监测和有效预测,从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服务。同时应尽快完善循环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技术信息数据库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为政府、企业、园区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交流平台,强化并加快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促进企业和行业间建立更好的合作机制。
2.5 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引导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参与,发展循环经济乃至建设全面的循环型社会,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全体公众的共同努力。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沈阳市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循环经济的观念,使之深入人心,这是发展沈阳市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核心要求。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循环经济,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明确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唤起人们了解、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积极鼓励并支持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活动中,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1]再生资源回收环节决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成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巡视员王选庆做客人民网[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6).
[2]王东.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访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
[3]刘素姣.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3(9).
[4]寻寰中.我国资源利用“循环不经济”问题突出[J].中国流通经济,2013(7).
[5]郝洪,从馨,王烨.沈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探索与实践[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