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航空电子维修质量体系和安全管理概述

2014-09-15刘伟LIUWei

价值工程 2014年22期
关键词:中国民航差错航空

刘伟 LIU Wei

(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重庆维修基地,重庆 401120)

(Air Chin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ranch Chongqing Maintenance Base,Chongqing 401120,China)

1 概述

有研究显示,中国民航在未来将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十二五”末中国民航维修市场将达到450亿元人民币,而新增维修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在2.4万人以上。巨大的市场将得到巨大的收益,面对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基于国内维修业的发展现状,唯有努力提升自身实力,规范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为了提高整个行业的综合实力,国内维修企业应积极建设国内市场占有量大、地位重要的发动机深度维修能力,以及市场需求量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各种部附件的维修和检测能力;加强国内维修企业与科研院校、航空制造企业间的合作,鼓励国内维修稀缺项目和新项目的申请,减少维修能力的冗余重复建设;应鼓励国内维修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与技术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发展,引导维修产业积极发展优势维修。同时,积极鼓励通用航空器和关键部件的维修能力建设。

2 民航维修质量体系的发展

机务维修直接涉及飞行安全,直接涉及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什么能确保飞机维修的安全?条条规程血凝成。只有依法维修,只有法律、制度和程序。因为飞机是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精密度高的产品,需要有严格的检测、维修、维护和放飞的程序,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或擅自修改制度设定的程序,以实现安全维修和维修安全。

国航成都维修基地把依法维修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予以强势推进,制定了《航空安全管理细则》、《质量手册》、《维修管理手册》、《工作程序手册》等系列“内部法律”。建立完善了安全责任、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安全信息等安全保证网络,制定了自我质量审核、反违章防差错、维修过程和维修品质监控、勤政效能等系列制度。由于维修程序始终反映民航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他们结合工作实践,对制度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波音、空客飞机维修制度体系;在中国民航维修业内率先获得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维修质量评估和安全预测体系;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FAA维修许可证并不断扩充取证项目。

3 航空电子维修安全管理

3.1 从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大细节管理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安全创新机制,重视安全文化建设,抓好工作前、工作中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把任何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排除在安全“门槛”之外,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或者减少事故及人为差错的发生。安全,是机务维修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保证安全,杜绝任何人为差错的发生,是机务维修工作的首要任务。

3.2 注重安全、重视细节 为了帮助员工掌握制度要求、按照程序操作,坚持“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把培训当生产来抓”的思想,按照制度体系和适航标准要求,开展了大规模的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OJT)、人员资质的取证和技术水平提升培训。凡是涉及到的飞机维修工作,维修人员都要严格经过授权、资格的认证;对放行人员、检验人员、试车人员周期性地进行审核,控制了维修人员资格的有效性。这样才能造就一支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优秀团队。

3.3 严格执行制度程序 维修基地对依法维修的坚守,对制度执行的严格,是安全管理的基础。有国航公司在民航内率先提出飞机维修安全的“过程控制”理论,要求维修工作者做按章操作、按章办事的“手册员工”,通过大规模的全员“反违章”行为来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超越制度设定程序,不得擅自修改制度。他们因此建立了最为严格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制度。正是这种坚守,旅客乘坐国航的飞机才更加“放心、顺心、舒心、动心”。

3.4 航空维修差错是诱发或直接导致飞行事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对维修差错进行分类和分析有助于航空安全。航空维修差错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非常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航空维修差错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模式,提出控制和预防措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必须在前瞻思考上多下功夫,在周密制定计划、时刻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上多花精力,在发现未遂先兆和事故隐患的过程控制上多做预案,是取得安全生产主动权的关键一环。

4 结束语

发展国内维修业,还要积极推进中国民航维修业的市场化进程。中国民航维修市场目前还是一个不完全和不平衡的维修市场,市场机制还不完备,真正把中国民航维修市场建设好,还需要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机制的不断运用。不仅要搭建维修市场化的平台,创建一个好的机制,同时也要看到周边国家的市场发展形势,快速推进中国民航维修业发展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建设,在国际上形成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

[1]朱大奇.航空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

[2]李璇君.航空发动机数字控制器与航空电子综合系统BIT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

[3]廖勇.面向新一代航空电子的实时自适应资源管理中间件及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

[4]王文峰.装备保障网络优化设计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

[5]王勇.航空电子维修站质量体系完善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6]冯宏文.非航空电子系统监控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

猜你喜欢

中国民航差错航空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通告
抗战中国民航秘闻之中航“桂林”号客机被截击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6年分类索引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