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块不同完井方式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4-09-15王瑜
王瑜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地质大队,黑龙江 大庆 163514)
某区块处于已开发区块中间,区内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受近南北向继承性断层的切割,造成垒堑相间,呈南北向条带排列分布。该区块2009年计划基建油水井58口,其中油井42口,水井16口。区块发育砂岩厚度8.5m,有效厚度1.9m (其中同层有效厚度0.5m),射开砂岩厚度6.0m,有效厚度1.6m (其中同层有效厚度0.2m),平均单层有效厚度0.7m,为了使区块达到设计产能,针对区块储层厚度薄、油水较简单的特点,对区块油水井选择性地采取了压裂、高能复合射孔、普通射孔等方式进行投产。下面,笔者对该区块压裂、高能复合射孔及普通射孔3种完井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1 3种完井方式的技术原理
1.1 普通射孔
油田射孔完井主要以电缆输送射孔工艺为主,按采用的射孔压差,可分为套管枪正压射孔和套管枪负压射孔。套管枪正压射孔是指射孔前井底压力高于地层压力,在井口敞开的情况下,利用电缆下入套管射孔枪后,通过接在电缆上的磁性定位器测出定位套管接箍对比曲线,调整下枪深度对准层位,在正压差下对油气层的部位射孔,取出枪后,选择工艺生产。套管枪负压射孔与套管枪正压射孔基本相同,只是射孔前将井筒内的液面降低到一定的深度,使井底压力低于油层压力,建立适当的负压差实施射孔。
1.2 高能复合射孔
高能复合射孔是在高强度的射孔枪内,将聚能射孔弹和复合固体推进剂有机地结合,在引爆射孔弹的同时,利用导爆索和射孔弹的残余能量激发复合固体推进剂,在射孔枪内产生极高的气体压力,并在有效控制射孔弹爆轰与复合固体推进剂爆燃的瞬间时间差、压力-时间过程和升压速率的基础上,实现沿不同相位地层射孔和高压气体沿射孔炮眼对地层压裂的分步作功,在近井地带形成孔缝结合型超穿深裂缝体系,从而大幅度提高油气井近井带的渗透性能[1]。
1.3 压裂
一般指水力压裂。水力压裂是利用地面的高压泵组将高粘度压裂液泵入井中,当压裂层段的液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裂缝开启,随着支撑剂 (一般为陶粒)的添加,逐渐形成一条高导流能力的添砂裂缝,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2]。
2 投产效果比较
截至目前,某区块共投产油水井56口,其中油井38口,各种完井方式的生产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某区块油井投产生产情况统计表
2.1 采油强度
优选7口能够沟通优势砂体,非断层边部及裂缝方向上薄差层的油井,3种完井方式下采油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压裂投产好于高能复合射孔完井方式投产,高能复合射孔完井方式投产好于普通射孔完井方式投产。
2.2 采液强度
优选14口断层边部及裂缝方向上薄差层油井,3种完井方式下采液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在不适合压裂投产井区,高能复合射孔完井方式井投产初期采液强度为2.50t(d·m),能达到压裂投产的效果,增产效果显著。
图1 3种完井方式下采油强度的变化曲线图
2.3 含水
优选17口油层有效厚度大于2.0m的采油井,3种完井方式下含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这17口采取普通射孔完井方式投产的井含水上升速度比压裂投产及高能复合射孔完井方式投产的井含水上升速度慢,效果较好。
图2 3种完井方式下采液强度的变化曲线图
图3 3种完井方式下含水的变化曲线图
3 结 论
1)根据以上分析,制定完井方式优化的原则:能够沟通优势砂体,非断层边部及裂缝方向上薄差层的油井优先采取压裂;油水分布相对简单的薄差层井区或井组,采取整体压裂;断层边部及裂缝方向上薄差层油井采取高能复合射孔;油层有效厚度大于2.0m,采取普通射孔的完井方式。
2)通过完井方式的优化,改善了注水井薄注厚采的问题,改善了非优势相和优势相的连通,提高了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
3)完井方式的优化是控制低效井比例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应用中还存在着不足,需要以后进一步努力。
[1]李克明,张曦 .高能复合射孔技术及应用 [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3):55-57.
[2]王晓泉,陈作,姚飞,等 .水力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 [J].钻采工艺,1998,21(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