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油层超长水平井 “空间立体”设计探讨
2014-09-15崔云华
崔云华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地质大队,黑龙江 大庆 163000)
随着近几年我国水平井相关技术发展的不断进步,针对低渗透薄差储层采用水平井开发技术越来越趋向主流。特别是塔里木油田、胜利油田及大庆油田等一批超长水平井的顺利完钻及投产,以其单井产量高、钻井投资少、节省地面建设投资等特点,为难采储量的经济有效开发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下面,笔者主要介绍了大庆油田扶余油层第1口超长水平井的井位及井轨设计思路。因井位是平面上的,井轨是纵向上的,二者结合即为 “空间立体”设计。
1 总体设计原则
超长水平井位设计需综合考虑区域构造、沉积、油水关系、裂缝及储层发育等条件,总体设计坚持5项原则:
1)布井区三维地震资料覆盖,扶余油层构造解释精度高,顶面构造落实清楚,地层较平缓。为消除断层的影响,入靶点离断层的水平距离至少50m。
2)布井区主力层分布稳定,油砂体井控制程度高,油水关系清楚。
3)目的层有效厚度大于2m。
4)水平井段方向与主应力 (或裂缝方位)垂直或大角度斜交。
5)提前考虑后期注采井网关系,最大限度利用代用井,合理设计超长水平井位。
2 超长水平井位设计方法
2.1 区块优选
设计井区域位于宋芳屯油田的东南部,处于肇州鼻状构造上,由2条近南北走向断层切割形成地堑的断块,断块面积较大,构造相对平缓 (-1600~1570m),适合长井段水平井开发。区域内完钻8口井,扶余油层Ⅰ油组 (FⅠ)砂岩厚度16.8m,有效厚度6.8m。主力油层为FⅠ7小层,有效厚度3.8m,砂体发育稳定。因此,超长水平井设计层位为FⅠ7小层。
2.2 储层及油水分布特征
扶余油层纵向为上油下水,油气运移波及到的范围内普遍含油,地垒块油层较发育,地堑块油层发育差。设计井区FⅠ组发育纯油层,FⅡ组、FⅢ组个别层位发育同层和水层。
采用地震属性分析与地震反演联合的方法,对设计井区进行储层预测,其结果与属性分析及区域沉积特征吻合较好,基本成南北展布,砂岩发育区位于研究区中东部,厚度在2~16m之间,西部砂岩发育较差,厚度较薄,在1~5m,设计超长水平井目标区砂岩厚度在3~10m,有效厚度分布与砂岩分布趋势大体一致,厚度偏小,基本在1~8m。对FⅠ油组7个小层砂岩预测图开展了符合率分析,符合率达到了70.4%。
2.3 超长水平井位优化
布井区内有数口代用井,考虑后期注采井网关系及最大限度的利用代用井的原则,同时考虑水平井后期需进行压裂完井,经岩心观察及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显示,设计井区域内天然裂缝不发育,储层最大主应力以近东西向为主,压裂半缝长度一般为300m,因此,为避免水平井压裂后裂缝连通断层,水平井段与断层间距离要尽量大于300m。最终设计超长水平井位为近南北走向。周围4口完钻代用井距离水平井最近的为270m,最远的为300m。水平段距断层最近距离为350m。
3 产能评价分析
笔者利用类比法进行了产能评价。类比法就是一个区块与另一个已开发区块若具有相同的地质地层,相同的沉积环境,相似的地质构造,相同的驱动机理的条件下,这个区块的产能即可参考另一个已开发区块的产能。设计超长水平井与完钻超长水平井 “某井”各类地质参数比较相近,笔者借完钻超长水平井井实际开发状况,预测设计超长水平井投产后1~3mon.内平均日产油为20t(见表1)。
表1 设计超长水平井 (设计)与某完钻超长水平井产能对比表
4 超长水平井轨迹设计
根据地震反演储层预测和建模结果、区块内代用井、断块面积及钻井工艺等要求,对水平井进行了地质参数和轨迹参数设计。主要钻遇层位为FⅠ7号小层,设计长度为3000m,根据储层性质及条件分5段进行设计,A点为起始点,E点为末靶点,砂岩顶部垂深从-1655.1~-1685.4m,预测了5段水平段的砂岩厚度、有效厚度、地层倾角值,平均为3.9m、2.8m、0.6°(见图1、表2)。
表2 设计超长水平井轨道参数表 (地震预测)
5 结论
1)优选超长水平井布井区块过程中应注意选择断块面积大,区域构造相对平缓,储层发育稳定,有效厚度大的区域,便于发挥超长水平井的优势,降低钻井风险。
2)在井位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布井区的构造、储层特征、油水关系等地质条件做充分的分析。同时运用多方法储层预测,精细刻画主力层砂体展布,提高钻井成功率。
图1 设计超长水平井地震反演剖面及井轨迹示意图
3)综合分析理论公式法和完钻超长水平井产能,设计超长水平井投产后1~3mon内平均日产油为20t。
4)井轨迹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震反演储层预测和建模结果、区块内代用井、断块面积及钻井工艺等要求,保障设计结果切实可行。
[1]董静辉,马晋超,王丹,等 .塔里木油田超长水平井技术研究与实践 [J].华章,2013(5):333.
[2]朱全塔,邱正松 .孤平1井超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 [J].石油钻探技术,2005,33(6):68-71.
[3]郎兆新,张丽华,程林松 .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 [J].石油大学学报,1994,18(2)::43-46.
[4]Hu Junli,Zheng Qijia,Zhao Sheng.A new method to predi performance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J].SPE 3705,1996.
[5]范子菲,方宏长 .裂缝性油藏水平井稳态解产能公式研究 [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3):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