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兼备的思辨
2014-09-15子宁
子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14日就空军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调研时提出,“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
“攻防兼备”一词再次与“空天一体”一同提出,说明未来战争中的攻防博弈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时代的变迁使攻防武器的应用发生了怎样的变革?新时代技术战争中的攻防思维与以往有何不同?
“易守难攻”的扭转
古有言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建立好的防御机制,便可不出众兵,御敌于外。1870年,恩格斯鉴于巴黎防御工事在阻挡敌军进攻中的重大作用评价说:“如果使用任何手段都无法占领一个国家的首都,那么该国一定有着强大防御工事。”在坦克、飞机与导弹成为重要的作战武器以前,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可以造成易守难攻的局面,进而使战争的主动权转到防御一方,这是源于低技术条件下的攻防不对称性。因此,恩格斯的评论在他那个时代显然是正确的。这也是为什么克劳塞维茨一再强调“防御是一种比进攻更强的作战形式”的原因所在。事实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防御的突破成功率都很低。
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境内与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激战3年,终以“38线”为界,结束了这场战争。该战争被军事学者誉为一次典型的以攻为守战例。白手起家的新中国和朝鲜一起,与联合国军签署停战协议,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东北方边境赢得了宝贵的战略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一次投入百万兵力规模的战争几乎不再可能打响。以海湾战争为例,北约联军成建制大规模使用约4万空军作为独立远程打击力量对伊拉克进行持久高强度的火力打击,使该战争在联军介入后的第42天即宣告结束。
海湾战争这场高技术局部战充分证明了攻防武器发展的不对称规律,证明了“攻防并重、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方针的正确性。战争中,军事技术领域处于明显劣势地位的伊拉克军队主守,拥有最先进军事技术的多国部队主攻,战争以伊拉克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说明具有先进军事技术的一方若又采取主动进攻的战略,便更能在战争中取得绝对优势。但是海湾战争留给人们的启示远不止于此。军事技术处于劣势的伊拉克在战略防守中,局部性进攻的效果同样也启人心智。“飞毛腿”导弹与“爱国者”导弹显然不处于同一军事技术水平上,两者存在20余年的代差。但由于在现代立体战争中,防御的难度加大,致使较落后的进攻武器仍具有重大的威胁作用,而先进的防御手段则未必能有理想的效果。因此,“飞毛腿”导弹虽然多数被拦截,但始终给多国部队造成了军事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以至于多国部队不得不把“飞毛腿”导弹的发射架作为重点轰炸目标。 “飞毛腿”与“爱国者”的较量结果,再一次证明了高技术战争中攻防武器的不对称性。现代战争变得攻易而防难。多国部队以先进的防御系统对付伊拉克相对落后的进攻性武器,仍然无法取得铜墙铁壁、滴水不漏的效果。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多国部队以先进的进攻武器与正确的突防策略,对付伊拉克落后的防御系统与消极避战的策略时,几乎达到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效果。为军事力量较弱的一方提供了以己之长克敌之短的军事可能性,同时也为“攻防并重、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提供了实践依据。由此可见,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中,经济有效的防御方法并非构建“坚固严密”的阵地和防护体系,而是充分运用各种作战力量,从不同空间和领域打击、袭扰和牵制敌人。
新时代的信息攻防
空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局部战争呈现出明显的信息化和空天一体化趋势。透视近年来爆发的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可清晰地窥见空天一体战的轮廓。在这些现代局部高技术战争行动中,天基平台支援的贯穿始终,使空天侦察与通信平台不断为友军的作战行动提供各种数字信息,指导实体火力打击。这种对信息的应用是人类使用天基平台发动进攻的初级阶段,标志着人类对攻防博弈手段的应用从火器的较量上升到信息质量的比拼。
以美国为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已提出“谁能控制外层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的战略观点。美军认为,在未来战争中,外层空间将成为新的军事制高点,人类在太空中将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以开发利用太空丰富资源和争夺制天权为主要内容的大竞争,航天武器装备将会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新世纪,美空军在《航空航天部队:保卫21世纪的美国》白皮书中更提出了“航空航天一体化”的建军思想和作战理论,明确将空军改造成为一支无缝结合的空天力量,大力发展空天一体武器装备,以抢占未来战场的战略制高点。
作为大国博弈高级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个国家实力与智慧的体现。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不战而胜,除了看得见的经济、军事实力外,情报获取能力首当其冲。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空天信息通联系统是利用网络技术,将侦察、监视、预警、通信等多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卫星系统以及预警机、侦察机等空中平台相连接的一体化网络,是将各个作战单元、作战模块和作战要素高度融合的信息桥梁与指令控制纽带。狭义地讲,这是国家空天一体化作战的核心组成部件;广义地讲,这条纽带是国家安全与民生建设发展的保障线。只有拥有完整、独立的信息通联与情报获取能力,即使战争在即,也会心里有底。该能力也充分说明了制信息权对战争进程的影响。此理并不限于战争爆发之时。和平时期,国家各机构信息通联能力与对他国情报获取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反应一个国家的实力,是信息攻防博弈战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空天武器攻防应用
天基平台的应用中,若以通信侦察目的为主的天基武器应用为以攻为防的初级阶段,那么攻其耳目,使敌方丧失对信息的把握则是攻防博弈的中级阶段。
作为现代战争中使用率最高的天基设备,美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堪称战场上所有机动设备的眼睛,且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离不开该系统。在GPS一家独大的时代,美军主要考虑如何保护GPS卫星,而非打击别国导航卫星。但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由于如今情况有了巨大变化,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发展迅速,并已开始为中国军队的行动提供有力支持,美国认为有必要为打击这种系统做好准备。
这种从“耳目”入手的战略决策,让我们看到,作为空天一体化应用最成熟的美国,在保其“耳目”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研究如何毁他人“视听”,以先下手为强的准则,灭敌于初。早在1959年10月13日,美空军就曾使用B-47轰炸机向近地轨道发射了一枚“大胆猎户座”卫星拦截弹,摧毁轨道上已经报废的“探险者”卫星,取得了世界上第一次反卫星试验的成功。如今最被广泛应用的“以攻为防、主动出击”的空天作战体系当属美俄大力发展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此类系统可分别在敌方弹道导弹处于上升、轨道、再入三个阶段时对威胁作出预警与反应,这种用“子弹”打“子弹”的防御方式将威胁化解于本土之外,正是对以攻为防的最好诠释。
那么除了攻防博弈中的制信息权外,还有哪些手段可以在天基攻防对抗中,展现先进优势呢?
以“地对天”和“天对天”打击系统的反卫星武器,是用以攻击天基系统的武器装备。而运用质量或能量投射方式,打击包括陆海空以及如弹道导弹等轨道目标,则是未来空天攻防博弈中另一个主要发展的方向。
以美国为例,在反卫星武器应用领域,作战技术途径主要有核能、动能武器等。上世纪60年代美国研制的第一代“雷神”反卫星导弹就携带有核弹头,但由于核能武器的附加破坏效应大,因此没有继续使用。动能武器反卫星是通过高速运动物体以直接碰撞的方式击毁目标,也可以通过弹头携带的高能爆破装置在目标附近爆炸,产生密集金属碎片或霰弹击毁目标。中国外交部曾公开承认,中国于2007年1月11日进行了一次反卫星试验,击毁一枚本国报废的气象卫星。外媒分析,这次试验就是动能反卫星试验,中国使用一枚携带动能弹头的火箭,以反方向8千米/秒的速度,击毁了轨道高度863公里的废弃卫星。这也是中国官方仅有的一次承认使用地面动能武器摧毁天基目标的事件。从试验本身来看,攻击卫星是一种进攻性行动,然而未来战争中已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进攻型或防御型武器,攻与防的定义只在于人类使用武器的目的。中国发展反卫星力量也是在积极防御的国家战略指导下,在面对敌方发起进攻时,主动出击,摧毁敌方天基信息平台的战术打击方式。
而质量打击则是更高级更具破坏性的进攻方式。质量武器是一种在空间轨道上,以铀或钨为材料、以超高速飞行产生巨大动能为打击方式的武器。这种再入式质量打击武器虽然没有在实战中投入使用过,但据分析,其打击效能是除核武器外其他任何武器都无法比拟的。关于这类武器应用的设想,在电影《特种部队2》中有所表现。电影中恐怖分子释放搭载于卫星上的钨棒,以10倍声速直击地面,对英国伦敦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影片中伦敦被彻底夷为平地的画面虽然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质量约10吨的钨棒到达地表时所拥有的动能相当于1万吨TNT炸药所释放的能量。这样的能量虽不至于毁灭一座城市,但若作为战术武器,也足以瞬间毁灭如指挥所等重要目标。加之其机动性强,世界上难有武器能对其进行有效防御。
这类天基武器作为空天攻防领域的先进代表,虽然在应用层面略显遥远,但意义却非同小可。这是人类使用空天武器对敌人进行致命打击的高级手段,可对战争进程起到重要推进作用。此打击方式固然凶悍,然而将如此大质量的武器发射进太空的成本也异常高昂,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使用此手段致敌于绝路。
“攻防兼备”在中国
1994 年引进苏-27SK 战斗机对中国军队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那就是摆脱以陆军为核心的作战思想,开始逐步探索具备攻防兼备的作战能力。21世纪初期,空军在解放军军种的地位从昔日的防御型力量逐渐变成攻防兼备的排头兵,从此“战略空军”成为我国空军建设的首要目标,用以诠释中国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贯穿以国土防空为主的战略思想,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恰当的。而如今的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空军在捍卫国家利益方面的角色也随之而变,但有一点却始终如一,就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攻防兼备”总体上强调的是防御,但是在战役战斗中间必须要通过积极主动地进攻消灭敌人,改变力量对比,达成战略目的。毛主席也在《论持久战》中分析到,我们的战略是防御型的,但是积极防御,是攻势防御,在防中有攻。
最近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无一不表明,空天一体化力量所带来的非对称军事优势已成为超级大国行使霸权的重要手段。在世界军事变革日新月异、国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空天军事斗争形式将日益严峻。为确保我国和平发展的根本任务、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打破超级大国空间的威慑与霸权,就必须具备适合国情的“杀手锏”军事力量,形成我国空天一体化作战能力,为战时主动出击、御敌于外做充分准备。
我国奉行积极防御战略政策,在面对未来空天攻防威胁时,采取主动出击、以攻为防、御敌于外的战法也正是对此政策的恰当理解与正确使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空天力量的机动、敏捷、柔性等优势,跳出一切空间和时间维度的束缚,不囿于单一行动的攻防属性之辩,利用一切有效手段组合攻防行动,才能确保积极防御政策的实现。因此,空军武器装备建设既要着眼于作战需要,自力更生,夯实基础,也要广泛争取国际技术合作,提高研制起点,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为空军有效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国家安全统一,提供坚强有力的空天盾牌。
责任编辑:陈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