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品牌汽车遭遇滑铁卢

2014-09-15王一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汽协公务用车破局

王一

6月,伴随着奇瑞在京首家经销商退网事件,忧虑、沮丧、焦虑再次在自主品牌的世界里弥漫开来。这种焦灼还将持续多久?如何才能扭转颓势?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九连降的苦涩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最新数据再次为自主品牌泼上了一盆冷水。据中汽协统计,5月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环比下降2.7%,市场份额比上月下降0.58个百分点,这已是自去年9月以来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的“九连降”。今年1-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较上年同期下降3.83个百分点。

实际上,即将过去的上半年,几乎所有关于自主品牌的数据都是令人沮丧的。除了奇瑞中瑞辰退网之外,近两年包括海马汽车、一汽夏利、青年汽车等品牌在内的多家汽车经销商均出现过退网事件。其中,青年汽车在北京已没有经销商,其他不少自主品牌的经销商正在萌生退意。

中汽协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品牌和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如今才算是真正短兵相接。随着中国国内消费需求的升级和整体汽车市场的增速放缓,品牌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中国汽车品牌更容易受波及。

公务用车的机会

在业内人士看来,各国政府支持公务用车采购自主品牌不仅仅是出于支持民族工业、“国货当自强”的民族情结,维护国家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

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汽车业与信息产业的结合已越来越紧密,不仅是各种越来越繁复的车载电子系统,即使是传统的发动机、动力总成等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

而车载娱乐系统、车载语音电话,到行车电脑、车辆EDU控制单元等等,都有被预置“后门”的可能,可以说,信息技术在汽车上应用的越广泛,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就越大。汽车或将成为信息泄密的重要渠道。

期待自主创新破局

然而,通过公务车自主化来解决汽车国安问题并非理论上那么简单。汽车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即使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汽车产品,也往往是“全球采购”的“多国混血”产品,其中一些核心零部件,却与汽车国安隐患直接相关。而目前中国的自主汽车行业,尚处于追赶全球领先水平的阶段,特别是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与世界水平尚有差距。因此,破局之道还在于自主车企坚持自主创新,不仅是整车的自主创新,更是包括汽车核心零部件在内的全产业链自主创新。

事实上,自主创新除了是为公务用车安全的需要,更是自主品牌扭转颓势,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升级的最根本途径。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次考察上汽集团时,没有参观总装车间,而是来到上汽的研发中心,听取汽车核心技术的介绍,可见汽车业的自主研发对于产业及国家的意义。

业内专家称,在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加强中国车企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国家鼓励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自主品牌车企只有在核心技术上突围,才能把握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自2013年开始,国内自主品牌纷纷开始调整战略,实行企业的转型升级。在转型方式上,各自主品牌车企不一而足。但是,转型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知名汽车分析师钟师说。

猜你喜欢

中汽协公务用车破局
中汽协呼吁:理性对待汽车促销 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
破局“出货难”
“数”中寻机,借势破局
破局
认清自己 创新破局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用车
政府采购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存在问题分析及维修费用控制
我省公布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