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件重构世界软件定义未来

2014-09-15金海

中关村 2014年8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定义软件

金海

“今天,很多人提出了SDN(软件定义网络)、SDD(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S(软件定义系统)。而我认为,软件可以定义世界(SDW),软件应该成为世界的核心和灵魂,成为信息消费的重要引擎和重要内容。”——陈伟(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

“软件正在统治世界”,这不是好莱坞电影的台词,而是2011年8月《华尔街日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文章的作者马科·安德森,是Facebook、Groupon、Skype、Twitter、LinkedIn等公司的投资人,Facebook、eBay和HP董事会成员。他认为,我们正处在激动人心和广泛的科技及经济转型中,软件公司将会担当经济的大半部分角色。今后的赢家将是软件创新科技公司,它们侵入并推翻了已经建立起来的行业结构。未来十年,预计将有更多的行业会被软件所瓦解,出类拔粹的软件公司将会成为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者。

马科·安德森所说绝非夸大其词。环顾一下我们的四周: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商是软件公司Amazon;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商店也是软件公司iTunes、Spotify 和 Pandora;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娱乐公司也是软件公司Zynga;世界上最好的制片商也是软件公司Pixar(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电信公司也是软件公司Skype;世界上最大的营销平台也是软件公司Google;世界上最大的猎头公司也是软件公司LinkedIn……还有,现在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汽车,也是基于软件控制的——特斯拉。

事实上,软件正在重构、定义世界的范围,显然远远不止于此。时至今日,软件已经和我们传统思维中认为的软件概念大相径庭。传统的软件可以分为嵌入式、企业管理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中间件、工具软件等等,然而现在的软件还适用这样的分类、定义去界定和规范吗?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模式冲击下,软件产业在不断地进化创新、颠覆自我。重硬轻软、软件以辅为主、靠销售软件“License”商业模式的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软件定义硬件、软件定义服务、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服务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简而言之,软件定义世界,软件定义未来。软件硬件化、软件互联网化、软件服务化,软件正以跨界融合的新面目席卷一切,打破旧秩序,重构新世界,继而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重要内容。

新软件浪潮正在重构支柱产业新型竞争力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企业改造过程中,软件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大放异彩。特别是在电信、制造、能源、电力、交通、国防、金融、医疗、教育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以软件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在这些行业发挥积极的作用,形成了行业竞争的优势,拉近了和国外企业的差距。

我们看到,云制造概念应运而生。云制造是将云计算、物联网、服务计算、智能科学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一种制造业信息化新模式与新手段。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云制造”正拓展为“智慧云制造”。与此同时,国内外制造业正向制造业信息化高级阶段——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综合集成为特征的“智慧制造”方向发展。

我们看到,通过云计算,中国医药集团的一体化医药零售平台不仅为国药省了将近三千万,还实现了门店、区域、总部的全面集成与可追溯,同时为1600多家药店提供网络服务,实现了一体化管理。

我们看到,海尔集团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等理念推出了包含多项专利技术的“云家庭”产品系列与解决方案——以开放的云服务平台,实现以“云电视”为中心的电脑、手机、家用电器间的互联、操控、交互,开创了家庭客户的移动、统一、互联新体验。

我们还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推出掌上客户端,提升了客户体验和实时操作水平;基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的车联网迅速发展,让汽车产业开始了互联网化的飞跃;三维虚拟、增强现实和遥感等技术开始应用于石油勘探、土地勘察,大大提升了勘察的能力。

可以说,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终端经济价值,改变了产业竞争战略。过去认为,打价格战就意味着没有利润,而获得利润则需要付出高成本,但这种情况现在将因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而发生变化。随着软件与信息服务加快在传统产业领域及相关环节持续深化应用,软件新技术正在重构传统支柱产业新的商业竞争力,从而成为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增值型工具。

新软件浪潮正在定义新的商业模式

软件新技术不但赋予了传统产业新的竞争力,还在商业模式上进行着革命性的颠覆和创新。也许我们会略带伤感地看到一些旧有的跟随我们长大的商业模式正在老去,慢慢被淘汰,但是更多的新模式正在蓬勃兴起,方兴未艾。

自从雷军召开小米手机发布会以来,小米手机能否成功就成为业界一大热点话题,小米手机的关键词一度成为百度十大热门关键词。小米已经做到了由软件到硬件再回归到软件这样一个良性的发展道路上。雷军也自认为小米更是一个软件公司。小米的成功,很好地诠释了一家从零开始的电商,如何利用社交网络迅速崛起。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还有很多。对于小米这类互联网公司而言,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每一个扩展,就好比是开启一个新型商业模式的接口,都可能变成商业收入新的来源和商业模式。

或许不少人想过,如果有一天,只需带着手机,就可以超市购物、电影院看电影、ATM取款、刷手机坐公交、上班打卡……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想法已经不是梦想,移动支付目前已经完全可以实现。拿起手机靠近支付终端,瞬间听到“嘀”的一声,支付完毕,这就是移动支付中NFC的方式。除了NFC,扫描二维码也可以完成支付过程,但这一方式由于标准缺乏目前被叫停,央行正在同工信部统筹制定二维码支付的相关标准。除此以外,在移动支付领域创新应用层出不穷,例如摄像头读取信用卡支付、外带读卡器支付等等。无论是哪种方式,移动支付的最终目的在于让用户安全可靠、高效快捷地完成支付过程。

Juniper调研公司预计,到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6700亿美元;而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统计,预计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将达到7123亿元。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移动互联的商业模式之争虽然还未最终落地,但是多方共同参与的商业模式是毫无疑问的。运营商、银行、银联、互联网公司等巨头无论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合作模式,都必然是支付领域的重大商业创新。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把钱存在银行,如果是要随时支取的,我们就存成活期,活期的利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也习以为常。直到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原来零花钱还可以存在余额宝,不但同样可以随时支取,而且其利率比活期利率高出十几倍。再然后,银行无可奈何地发现资金大量流出,银行闹钱荒了。互联网金融,正以新锐高歌猛进之势试图挑战传统金融企业的商业模式,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首的互联网巨头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全面觊觎金融业的蛋糕。

2014年3月,银监会公布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阿里巴巴和腾讯成功入选为发起人。这一消息对于如今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可谓“野蛮人”的胜利,互联网企业不仅站在金融业的门口,而且堂而皇之地走进金融腹地。

可以相信,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与渠道的创新,当下的互联网金融只是软件定义金融的序幕,余额宝理财、P2P贷款、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概念也只是整个庞然大物的冰山一角。互联网金融是有可能挑战传统金融企业经营模式和竞争格局的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业态并不是互联网公司独有的,在互联网企业的倒逼之下,传统金融机构爆发出来的互联网金融能力会非常强大,而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商业模式也将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新软件浪潮正在改变新的社会生活

信息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早已不是一句新鲜话。只不过在软件的主导下,这种改变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出乎我们的意料。下面仅从健康、出行、居家方面列举新软件浪潮改变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

Google眼镜、Nike+ Fuelband腕带、Jawbone Up手环、iWatch智能手表……目前火的一塌糊涂的可穿戴产品貌似属于硬件,却实实在在是以软件为灵魂,是软件硬件化的典型之一。

从2013年开始,可穿戴技术正在试图占据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从智能眼镜、健康腕带、智能手表、监护脚环到脑电波感应发带。可穿戴设备给我们带来的,除了更智能、便捷的科技操控,还有就是量化生活这一风潮。比如热衷于量化生活的潮人们会这么记录自己:昨天,我跑了5000米,计步器显示平均每英里8分45秒;我的阅读量打败了45%的朋友,这是Kindle告诉我的;昨晚进入最佳睡眠状态的时间是7小时20分钟等等。据数据机构分析,美国已有69%的成人通过可穿戴设备持续为自己或亲人追踪某种身体指标。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预测,2至3年间,可穿戴技术市场规模将增长到300至500亿美元。

2014年初开始,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补贴大战,可谓沸沸扬扬。这种烧钱补贴乘客和司机的行为,让打车软件几乎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双方进行了多轮补贴金额比拼,从10元起不断加码,吸引了大量乘客和出租车司机下载并安装打车软件。虽然这种补贴的行为在补贴取消后,都没有找到更具有黏性、更有特殊性的商业模式,从而导致用户忠诚度较差,但是打车软件仍然不失为我们在出行时候的一种革新和改变。

车联网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融合,正在合力带来更智能的汽车、更便捷的出行,更顺畅的交通。可以畅想一下,也许若干年之后,我们在开车出行的时候,安全快速,零交通事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交通的即时资讯;可以实现智能停泊,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自动获取周边信息、寻找停车场,以及自己找到充电站完成充电,完成智能决策。

说到智能家居,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科幻大片中描绘的场景:轻柔舒缓的家庭背景音乐将人从睡梦中催醒,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随着自动窗帘的缓缓拉开;中央空调和浴室的水温开始调到舒适的温度,厨房里的智能电器早已备好丰盛的早餐……一切都是可以通过手机和APP软件进行控制的。有些“聪明”的电器还能做出智能感应,比如空调会根据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天气做出“聪明”判断来决定空调的温度,系统还可在晚间自动调高温度,既保证舒适的睡眠又有利于健康。

在未来,家居的智能化还能将健康医疗、电子商务、教育培训、通讯社交、娱乐休闲、安全防灾等服务都全面囊括进去,完美集成,并且能根据主人的需要任意扩展,帮助人们完成可以在家中完成的所有事务,实现人类自身智慧的扩展。

随着网络接入的进一步扩大,随着智能设备的进一步渗透,随着软件定义一切思想和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我们相信未来软件对于整个世界的定义只会加速而不会放慢。

数字化的时代,软件定义一切将是一场数十万亿美元的饕餮盛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以高速发展和快速演进的态势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活动和社会进程,并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任何你能想到的服务都将被软件化,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是见证这一创新风暴的参与者。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定义软件
禅宗软件
软件对对碰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