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本收益角度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内生动力研究

2014-09-15李若瑜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动力

李若瑜

摘要: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难题。能否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调动各相关方的积极性,尤其是激发当前仍为小微企业融资主渠道的银行业机构的内生动力,是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逐步缓解的关键所在。本文拟从成本收益角度,剖析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小微企业授信决策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探索在现行金融组织架构下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模式和路径。

关键词:成本收益 小微企业 金融服务 动力

近年来,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但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本文拟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小微贷款成本收益角度出发,以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主要方式-贷款为例,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进行典型性分析,从内生动力上寻找深化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路径。

一、不同规模企业信贷业务成本-收益对比

(一)机构纬度分析

1、商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成本收益一般构成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成本收益可以用模型P=I-C来表示,其中P 是银行的盈利,I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后的总收益,C是商业银行贷款发放到收回全过程的总成本。

首先分析总收益的组成部分。I=I1+I2+I3, I1表示贷款利息收入, I2表示贷款业务带来的存款收入, I3表示贷款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

I1=(R*i*L*UDG+F)*(1-t)

R表示贷款承诺金额,i表示贷款利率,L表示贷款期限,UDG表示贷款使用比例,F表示收取的贷款承诺费,t表示营业税及各类附加税率。

I2=r1*(1-s1-s2)*D+r2*s1*D+r3*s2*D

r1表示商业银行盈利性资产平均收益率, r2表示中央银行支付给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 r3表示中央银行支付给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D表示贷款带来的一般性存款金额,s1和s2分别表示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比例。

I3=[1nfi*k]*(1-t)

[1nfi*k]表示商业银行第n种中间业务带来的收入,t表示营业税及各类附加税率。

所以,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收益可以表示为

I=(R*i*L*UDG+F)*(1-t)+r1*(1-s1-s2)*D+r2*s1*D

+r3*s2*D+[1nfi*k]*(1-t)

其次,分析总成本的组成部分。C=C1+C2+C3 , C1表示贷款的资金成本, C2表示贷款的经营管理成本, C3表示贷款的风险成本,包括预期违约损失EL与非预期损失UL。

C1=R*i'*L*UDG

R表示贷款承诺金额,i'表示筹资利率,L表示贷款期限,UDG表示贷款使用比例。

C2=e*n

e表示平均单笔贷款的经营费用,包括贷款调查、贷后管理的各项人力和其他费用,主要表现在人力成本, n表示贷款的笔数。

EL为贷款的预期损失,UL为贷款的非预期损失。所以,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成本可以表示为

C=R*i′*L*UDG+e*n+EL+UL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纯收益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P=(R*i*L*UDG+F)*(1-t)+r1*(1-s1-s2)*D+r2*s1

*D+r3*s2*D+([1nfi*k])*(1-t)-R*i′*L*UDG

-e*n-EL-UL

2、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成本-收益决策比较

依据上述模型,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客户选择方面的决策模型可表述为:

△P=△I1+△I2+△I3-△C1-△C2-△C3

?P表示同一银行对贷款投向小微企业与投向大中型企业的收益比较;?I1表示同一笔贷款,贷给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在贷款利息收入方面的差异(即I1小 -I1大);同理,?I2、?I3分别表示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贷款带来的存款收入、中间业务水平差异;?C1、?C2、?C3分别表示小微企业贷款与大中型企业贷款的资金成本、经营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的差异。对于单家银行而言,在筹资成本已确定情况下,贷款资金成本(C1)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影响银行在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客户选择方面的主要变量是I1、 I2、I3 、C2 、 C3。 而大型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等)、中小银行(小型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等),资金成本不同,定价水平也呈现较大差异,因而在小微企业、大中型企业客户定位决策上也表现较大差异。

贷款利息收入I1比较: 在贷款承诺金额、期限相同情况下,大型银行对小微企业、大中型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上浮幅度分别在25%、5%左右,按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营业税及各类附加税率按5.6%计算,则小微企业贷款利息贡献高于大中型企业1.13%;而中小银行对小微企业、大中型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上浮幅度分别在40%、10%左右,则小微企业贷款利息贡献高于大中型企业1.7%。

存款贡献 I2:经对部分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网点调查,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的贷款留存比高于大中型企业5-10 个百分点,但随着支持小微企业政策的落实,此比例呈下降趋势,如按贷款留存比高于一般企业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20%,准备金利率1.62%,资金平均收益按一年期国债利率3.7%计算,在暂不考虑超额存款准备的情况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带来的存款收入贡献高于大中型企业客户0.16%。而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留成比例大致高于大中型企业5个百分点,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6.5%,则按照上述方式测算,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带来的存款收入贡献高于大中型企业客户0.22%。

中间业务贡献I3:从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收费情况看,由于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贷款承诺费等收取的禁止性、限定性规定,若以外汇、结算等为中间业务收入主要内容,则大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率应无明显区别,即?I3=0。尽管大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率高于中小银行,但在大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对中间业务的贡献方面差异不大。

经营管理成本C2 :由于银行精细化管理数据的不可获得,在此仅以相关数据代替。据调查,2014年上半年浙江省小微企业户均贷款约220万元,大中型企业户均贷款约4200万元,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对小微企业贷款人均管户20-25户,对大中型企业贷款管户6-8户;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员工平均年薪分别为17万元、22万元。如同按小微企业贷款人均管户25户,大中型企业贷款人均管户8户,则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管理成本分别高于大中型企业贷款0.25%和0.33%。

风险成本C3:2013年末,浙江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于大中型企业客户0.5个百分点,由于大中型企业贷款风险影响大,政府重视并能给予恰当的帮扶,且具备重组、购并等多种处置渠道,但小微企业总体抗风险能力弱,不良贷款处置渠道单一,据调查测算,不良贷款中最后真正由银行承当的损失比例小微企业要高出大中型企业20个百分点左右,由此测算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成本EL小高于大中型企业贷风险成本EL大1%左右(假设大型银行、中小银行无差异)。由于小微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信息不透明程度更高,因此非预期损失也高于大型企业,即ΔUL=UL小-UL大>0,但中小银行相对大型银行更贴近社区、贴近小微企业,能通过获取小微企业软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状态。因此,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非预期损失与大企业非预期损失的差距,较大型银行小。

根据上述测算,分别得到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在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信贷成本-收益比较结果:

大型银行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信贷成本-收益比较

ΔP=ΔI1+ΔI2+ΔI3-ΔC1-ΔC2-ΔC3

=1.13%+0.16%+0-0-0.25%-1%-ΔUL

=0.04%-ΔUL

中小银行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信贷成本-收益比较

ΔP=ΔI1+ΔI2+ΔI3-ΔC1-ΔC2-ΔC3

=1.7%-0.22%+?I3-0-0.33%-1%-ΔUL

=0.15%-ΔUL

由上可见,由于ΔUL>0,则无论对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ΔP能否大于0,均取决于ΔUL能否足够小,即能否尽可能降低小微企业的非预期损失。在这方面,中小银行特别是小法人银行由于市场定位、利率定价和考核激励机制更灵活,相对更具优势。如辖内1城商行,客户经理管户数高达100多户,若按100户、单户220万测算,人力成本仅略高于大型企业客户经理0.03个百分点,ΔP值上升至0.45%-ΔUL。

因此,影响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客户选择的因素有三:一是银行基于对小微企业信息了解程度的贷款非预期损失高低;二是银行基于对小微客户风险评估的定价水平的高低;三是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考核激励效果及因此决定的人力成本的高低。

(二)员工期望效用纬度分析

目前银行在信贷业务的激励约束安排一般是:当贷款本息正常收回时,给予客户经理经济增加值的奖励系数为α(0≤α≤1),贷款出现风险并造成损失时给予相当于贷款损失的惩戒系数为β(0≤β≤1),且α≤β。假定贷款金额为R ,利率为 i ,期限为n ,经济资本占用率为η(0≤η≤1),企业违约率为P ,企业抵押品价值为v ,客户经理主观责任系数为m,则客户经理的期望效用模型为:

EII=a*f(i,R,n,η)*(1-P)-β*g(i,n,R,v,m)*P

当 EII≤0时,客户经理积极性将会受到打击,出现“惜贷”甚至“拒贷”现象。目前由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高,不良率总体高于大中型客户,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经理主观责任远重于较大客户等多重因素影响,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和大中型企业贷款比较,出现EII≤0的概率要高很多。

由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高风险和风险管理的高成本,按照传统的信贷管理理念、机制和模式,银行机构和客户经理出于盈利目标和个人效用的考虑,缺乏主动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但一旦银行管理层理念转变,从长期发展的战略视角重视小微企业客户群体,调整原有的资本回报预期、风险容忍,并由此带来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变化,原有的平衡方程将被打破,银行主动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或将释放。

大型银行可以通过设立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实施差异化的激励措施,进入小微金融服务领域;运用自身在大数据管理、风险评估系统及技术方面的优势,探索批量化营销,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中小银行则可发挥贴近社区的优势,进一步植根小微企业,以对小微企业软信息的获取赢得先机。

二、影响结论的深层次因素

上述分析表明,导致小微企业贷款的高风险和高成本的更深层因素是信息不对称。而信贷配给理论告诉我们,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信贷供给的重要因素。为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会在低于市场竞争性均衡利率水平以下,对贷款申请人实现配给。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特征,在信息不对称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银行管理层或客户经理要么花费更多成本去了解企业真实情况,要么通过减少贷款的方式来控制风险,两者都会减弱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内在动力。

三、对策思考与建议

(一)政府扶持

一是做好产业引导。扶持引导小微企业向“专、精、特、优”发展,形成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着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二是搭建服务平台。政府牵头建立公益性的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向银行开放查询,减轻银行信贷调查成本;三是构建增信体系。构建政府主导的信用担保体系,为轻资产,高风险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成功经营保驾护航;四是推动风险化解。进一步加大差别化扶持力度,简化小微企业不良资产核销条件和程序,加快不良贷款处置,为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化解创造宽松的环境。

(二)企业自律

一是要诚信经营。小微企业要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信用记录,赢得各方合作者的充分信任,为企业长期发展夯实基础;二是要规范运作。严格规范信贷资金使用,审慎跨业投资,严禁信贷资金挪用于高风险投资领域;三是要真实披露。小微企业要规范财务管理,向社会各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为提高融资的成功率铺平道路。

(三)银行挖潜

一是理念转变。商业银行要平衡长期发展和短期利益关系,从战略高度培育忠诚于本行的具有良好发展空间的客户群,为银行持续发展寻找更为广阔的耕耘沃土;二是技术创新。要重视自身信息积累和数据开发利用,以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匹配资金需求,提高风险判断能力和服务效率;三是制度创新。创新贷款调查审批机制,发挥批量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处理的低成本优势。建立责任与效益相匹配的考核激励政策和尽职免责机制,更好地调动基层经营单位和客户经理发展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保持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李镇西.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3]周好文,李辉.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实证研究和理论释义[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

[4]高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6;19

[5]刘春梅.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4;14

中间业务贡献I3:从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收费情况看,由于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贷款承诺费等收取的禁止性、限定性规定,若以外汇、结算等为中间业务收入主要内容,则大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率应无明显区别,即?I3=0。尽管大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率高于中小银行,但在大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对中间业务的贡献方面差异不大。

经营管理成本C2 :由于银行精细化管理数据的不可获得,在此仅以相关数据代替。据调查,2014年上半年浙江省小微企业户均贷款约220万元,大中型企业户均贷款约4200万元,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对小微企业贷款人均管户20-25户,对大中型企业贷款管户6-8户;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员工平均年薪分别为17万元、22万元。如同按小微企业贷款人均管户25户,大中型企业贷款人均管户8户,则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管理成本分别高于大中型企业贷款0.25%和0.33%。

风险成本C3:2013年末,浙江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于大中型企业客户0.5个百分点,由于大中型企业贷款风险影响大,政府重视并能给予恰当的帮扶,且具备重组、购并等多种处置渠道,但小微企业总体抗风险能力弱,不良贷款处置渠道单一,据调查测算,不良贷款中最后真正由银行承当的损失比例小微企业要高出大中型企业20个百分点左右,由此测算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成本EL小高于大中型企业贷风险成本EL大1%左右(假设大型银行、中小银行无差异)。由于小微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信息不透明程度更高,因此非预期损失也高于大型企业,即ΔUL=UL小-UL大>0,但中小银行相对大型银行更贴近社区、贴近小微企业,能通过获取小微企业软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状态。因此,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非预期损失与大企业非预期损失的差距,较大型银行小。

根据上述测算,分别得到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在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信贷成本-收益比较结果:

大型银行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信贷成本-收益比较

ΔP=ΔI1+ΔI2+ΔI3-ΔC1-ΔC2-ΔC3

=1.13%+0.16%+0-0-0.25%-1%-ΔUL

=0.04%-ΔUL

中小银行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信贷成本-收益比较

ΔP=ΔI1+ΔI2+ΔI3-ΔC1-ΔC2-ΔC3

=1.7%-0.22%+?I3-0-0.33%-1%-ΔUL

=0.15%-ΔUL

由上可见,由于ΔUL>0,则无论对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ΔP能否大于0,均取决于ΔUL能否足够小,即能否尽可能降低小微企业的非预期损失。在这方面,中小银行特别是小法人银行由于市场定位、利率定价和考核激励机制更灵活,相对更具优势。如辖内1城商行,客户经理管户数高达100多户,若按100户、单户220万测算,人力成本仅略高于大型企业客户经理0.03个百分点,ΔP值上升至0.45%-ΔUL。

因此,影响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客户选择的因素有三:一是银行基于对小微企业信息了解程度的贷款非预期损失高低;二是银行基于对小微客户风险评估的定价水平的高低;三是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考核激励效果及因此决定的人力成本的高低。

(二)员工期望效用纬度分析

目前银行在信贷业务的激励约束安排一般是:当贷款本息正常收回时,给予客户经理经济增加值的奖励系数为α(0≤α≤1),贷款出现风险并造成损失时给予相当于贷款损失的惩戒系数为β(0≤β≤1),且α≤β。假定贷款金额为R ,利率为 i ,期限为n ,经济资本占用率为η(0≤η≤1),企业违约率为P ,企业抵押品价值为v ,客户经理主观责任系数为m,则客户经理的期望效用模型为:

EII=a*f(i,R,n,η)*(1-P)-β*g(i,n,R,v,m)*P

当 EII≤0时,客户经理积极性将会受到打击,出现“惜贷”甚至“拒贷”现象。目前由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高,不良率总体高于大中型客户,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经理主观责任远重于较大客户等多重因素影响,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和大中型企业贷款比较,出现EII≤0的概率要高很多。

由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高风险和风险管理的高成本,按照传统的信贷管理理念、机制和模式,银行机构和客户经理出于盈利目标和个人效用的考虑,缺乏主动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但一旦银行管理层理念转变,从长期发展的战略视角重视小微企业客户群体,调整原有的资本回报预期、风险容忍,并由此带来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变化,原有的平衡方程将被打破,银行主动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或将释放。

大型银行可以通过设立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实施差异化的激励措施,进入小微金融服务领域;运用自身在大数据管理、风险评估系统及技术方面的优势,探索批量化营销,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中小银行则可发挥贴近社区的优势,进一步植根小微企业,以对小微企业软信息的获取赢得先机。

二、影响结论的深层次因素

上述分析表明,导致小微企业贷款的高风险和高成本的更深层因素是信息不对称。而信贷配给理论告诉我们,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信贷供给的重要因素。为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会在低于市场竞争性均衡利率水平以下,对贷款申请人实现配给。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特征,在信息不对称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银行管理层或客户经理要么花费更多成本去了解企业真实情况,要么通过减少贷款的方式来控制风险,两者都会减弱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内在动力。

三、对策思考与建议

(一)政府扶持

一是做好产业引导。扶持引导小微企业向“专、精、特、优”发展,形成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着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二是搭建服务平台。政府牵头建立公益性的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向银行开放查询,减轻银行信贷调查成本;三是构建增信体系。构建政府主导的信用担保体系,为轻资产,高风险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成功经营保驾护航;四是推动风险化解。进一步加大差别化扶持力度,简化小微企业不良资产核销条件和程序,加快不良贷款处置,为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化解创造宽松的环境。

(二)企业自律

一是要诚信经营。小微企业要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信用记录,赢得各方合作者的充分信任,为企业长期发展夯实基础;二是要规范运作。严格规范信贷资金使用,审慎跨业投资,严禁信贷资金挪用于高风险投资领域;三是要真实披露。小微企业要规范财务管理,向社会各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为提高融资的成功率铺平道路。

(三)银行挖潜

一是理念转变。商业银行要平衡长期发展和短期利益关系,从战略高度培育忠诚于本行的具有良好发展空间的客户群,为银行持续发展寻找更为广阔的耕耘沃土;二是技术创新。要重视自身信息积累和数据开发利用,以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匹配资金需求,提高风险判断能力和服务效率;三是制度创新。创新贷款调查审批机制,发挥批量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处理的低成本优势。建立责任与效益相匹配的考核激励政策和尽职免责机制,更好地调动基层经营单位和客户经理发展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保持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李镇西.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3]周好文,李辉.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实证研究和理论释义[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

[4]高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6;19

[5]刘春梅.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4;14

中间业务贡献I3:从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收费情况看,由于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贷款承诺费等收取的禁止性、限定性规定,若以外汇、结算等为中间业务收入主要内容,则大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率应无明显区别,即?I3=0。尽管大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率高于中小银行,但在大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对中间业务的贡献方面差异不大。

经营管理成本C2 :由于银行精细化管理数据的不可获得,在此仅以相关数据代替。据调查,2014年上半年浙江省小微企业户均贷款约220万元,大中型企业户均贷款约4200万元,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对小微企业贷款人均管户20-25户,对大中型企业贷款管户6-8户;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员工平均年薪分别为17万元、22万元。如同按小微企业贷款人均管户25户,大中型企业贷款人均管户8户,则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管理成本分别高于大中型企业贷款0.25%和0.33%。

风险成本C3:2013年末,浙江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于大中型企业客户0.5个百分点,由于大中型企业贷款风险影响大,政府重视并能给予恰当的帮扶,且具备重组、购并等多种处置渠道,但小微企业总体抗风险能力弱,不良贷款处置渠道单一,据调查测算,不良贷款中最后真正由银行承当的损失比例小微企业要高出大中型企业20个百分点左右,由此测算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成本EL小高于大中型企业贷风险成本EL大1%左右(假设大型银行、中小银行无差异)。由于小微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信息不透明程度更高,因此非预期损失也高于大型企业,即ΔUL=UL小-UL大>0,但中小银行相对大型银行更贴近社区、贴近小微企业,能通过获取小微企业软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状态。因此,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非预期损失与大企业非预期损失的差距,较大型银行小。

根据上述测算,分别得到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在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信贷成本-收益比较结果:

大型银行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信贷成本-收益比较

ΔP=ΔI1+ΔI2+ΔI3-ΔC1-ΔC2-ΔC3

=1.13%+0.16%+0-0-0.25%-1%-ΔUL

=0.04%-ΔUL

中小银行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信贷成本-收益比较

ΔP=ΔI1+ΔI2+ΔI3-ΔC1-ΔC2-ΔC3

=1.7%-0.22%+?I3-0-0.33%-1%-ΔUL

=0.15%-ΔUL

由上可见,由于ΔUL>0,则无论对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ΔP能否大于0,均取决于ΔUL能否足够小,即能否尽可能降低小微企业的非预期损失。在这方面,中小银行特别是小法人银行由于市场定位、利率定价和考核激励机制更灵活,相对更具优势。如辖内1城商行,客户经理管户数高达100多户,若按100户、单户220万测算,人力成本仅略高于大型企业客户经理0.03个百分点,ΔP值上升至0.45%-ΔUL。

因此,影响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客户选择的因素有三:一是银行基于对小微企业信息了解程度的贷款非预期损失高低;二是银行基于对小微客户风险评估的定价水平的高低;三是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考核激励效果及因此决定的人力成本的高低。

(二)员工期望效用纬度分析

目前银行在信贷业务的激励约束安排一般是:当贷款本息正常收回时,给予客户经理经济增加值的奖励系数为α(0≤α≤1),贷款出现风险并造成损失时给予相当于贷款损失的惩戒系数为β(0≤β≤1),且α≤β。假定贷款金额为R ,利率为 i ,期限为n ,经济资本占用率为η(0≤η≤1),企业违约率为P ,企业抵押品价值为v ,客户经理主观责任系数为m,则客户经理的期望效用模型为:

EII=a*f(i,R,n,η)*(1-P)-β*g(i,n,R,v,m)*P

当 EII≤0时,客户经理积极性将会受到打击,出现“惜贷”甚至“拒贷”现象。目前由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高,不良率总体高于大中型客户,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经理主观责任远重于较大客户等多重因素影响,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和大中型企业贷款比较,出现EII≤0的概率要高很多。

由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高风险和风险管理的高成本,按照传统的信贷管理理念、机制和模式,银行机构和客户经理出于盈利目标和个人效用的考虑,缺乏主动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但一旦银行管理层理念转变,从长期发展的战略视角重视小微企业客户群体,调整原有的资本回报预期、风险容忍,并由此带来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变化,原有的平衡方程将被打破,银行主动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或将释放。

大型银行可以通过设立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实施差异化的激励措施,进入小微金融服务领域;运用自身在大数据管理、风险评估系统及技术方面的优势,探索批量化营销,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中小银行则可发挥贴近社区的优势,进一步植根小微企业,以对小微企业软信息的获取赢得先机。

二、影响结论的深层次因素

上述分析表明,导致小微企业贷款的高风险和高成本的更深层因素是信息不对称。而信贷配给理论告诉我们,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信贷供给的重要因素。为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会在低于市场竞争性均衡利率水平以下,对贷款申请人实现配给。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特征,在信息不对称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银行管理层或客户经理要么花费更多成本去了解企业真实情况,要么通过减少贷款的方式来控制风险,两者都会减弱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内在动力。

三、对策思考与建议

(一)政府扶持

一是做好产业引导。扶持引导小微企业向“专、精、特、优”发展,形成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着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二是搭建服务平台。政府牵头建立公益性的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向银行开放查询,减轻银行信贷调查成本;三是构建增信体系。构建政府主导的信用担保体系,为轻资产,高风险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成功经营保驾护航;四是推动风险化解。进一步加大差别化扶持力度,简化小微企业不良资产核销条件和程序,加快不良贷款处置,为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化解创造宽松的环境。

(二)企业自律

一是要诚信经营。小微企业要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信用记录,赢得各方合作者的充分信任,为企业长期发展夯实基础;二是要规范运作。严格规范信贷资金使用,审慎跨业投资,严禁信贷资金挪用于高风险投资领域;三是要真实披露。小微企业要规范财务管理,向社会各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为提高融资的成功率铺平道路。

(三)银行挖潜

一是理念转变。商业银行要平衡长期发展和短期利益关系,从战略高度培育忠诚于本行的具有良好发展空间的客户群,为银行持续发展寻找更为广阔的耕耘沃土;二是技术创新。要重视自身信息积累和数据开发利用,以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匹配资金需求,提高风险判断能力和服务效率;三是制度创新。创新贷款调查审批机制,发挥批量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处理的低成本优势。建立责任与效益相匹配的考核激励政策和尽职免责机制,更好地调动基层经营单位和客户经理发展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保持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李镇西.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3]周好文,李辉.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实证研究和理论释义[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

[4]高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6;19

[5]刘春梅.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4;14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动力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工行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动力船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