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康
(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安徽 淮南 232038)
基于人工生命种群的人工生态系统演变研究*
冯 康
(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安徽 淮南 232038)
运用人工生命技术探索生态系统演变的规律,提出了人工生命种群的当量模型;建立了一个基于人工生命种群的人工生态系统,从底层到最顶层依次为模拟气候、人工生态环境、人工植物种群、食草人工动物种群、食肉人工动物种群。开展了人工生态系统演变实验。实验发现,平衡态人工生态系统存在收窄现象,但从不越界,只要模拟气候不低于其临界值,人工生态系统就将继续处于平衡态;但任一生态层在某时刻起低于其临界值将使人工生态系统从该时刻起处于失衡态,失衡态是不可逆的,除非外界足量补缺。基于人工生命种群的人工生态系统演变研究弥补了现有生态系统演变研究存在的缺陷,研究结果揭示了生态系统演变的规律,因此它是研究生态系统演变的科学方法。
人工生命种群;人工生态系统;临界值;平衡态;失衡态
1 引言
生态系统演变研究的目的是建立能够准确描述生态系统演变的通用算法模型,并利用计算、分析的方法,发现生态系统演变的一般规律[1]。为此,人们已经建立了多个描述某个具体生态系统演变的算法模型。Logistic模型是第一种考虑到种群的增长受制于环境的生态系统演变算法模型,但种群却是单一的[2]。Lotka-Volterra模型是一个描述两个种群间捕食-被捕食、竞争、互惠三种相互作用关系的生态系统演变算法模型,却忽略了环境的影响[3]。三种群的Lotka-Volterra模型可以体现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群的食物链关系,并且可以扩展为n种群的Lotka-Volterra模型,但它们没有考虑种群不同时期的状态对相互作用的影响,即时滞[4]。具时滞的Hastings模型充分考虑到两个种群个体在幼年、成年时期对相互作用的影响,反映了生态系统的未来不但与生态系统的现在有关,还与生态系统的过去状态有关,但没有考虑到近年来急剧污染的环境对种群的影响[5]。Gallopin污染模型描述了单一种群在污染环境中的数量变化规律,揭示环境污染可以导致种群的灭绝[6,7]。单一种群的可开发模型认为只要种群的初始数量足够大,且捕捞率合适,则种群的数量将稳定在一个可再生的值,不会灭绝[8]。
人工生命是具有自然生命系统行为特征的人造系统[11],是近年来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生命系统的有效手段,并产生了如CAM-Brain[12]、L-系统[13]、ALIFE[14]、“晓媛的鱼”[15]、原核细胞能量代谢模型E-CELL[16]等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成果。人工生命种群作为一个群体级的人工生命,有着和自然生物种群相似的演变规则,并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和周围环境及其它人工生命种群发生相互作用,因此非常适合描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17]。
2 人工生命种群的当量模型
2.1 人工生命种群的当量
2.1.1 当量表示法
人工生命种群ALP(Artificial Life Population)是在某一时刻t占据某一人工生态环境中的所有同种人工生命个体的集合。完整地描述一个人工生命种群应该包括该时刻种群内所有个体的全部属性值,既有数量、质量、性别(雌雄),还有繁殖能力、生命力、能量储备、健康状况等属性的量化表达[18]。为简化描述,可对该时刻所有的个体的全部属性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人工生命种群的当量y(t),并用当量来表达该人工生命种群。
定义1(人工生命种群的当量)。令t时刻人工生命种群中某个个体ai=ai1,ai2,…,aip,其中ai1,ai2,…,aip为个体ai的p个属性的量化表达,种群内个体的数量为n,则该时刻人工生命种群的当量y(t)可表示为:
其中,k1, k2,…, kp为ai1, ai2,…, aip对应的权值,是一组常量。由于每个个体的属性ai1, ai2,…, aip及种群中个体的数量n均随着时间t的延续在改变,因此人工生命种群的当量y(t)在时刻改变着。
2.1.2 平衡与失衡
生物学的研究已经证明,每种自然生物种群都有一个对应的种群规模最小值Smin,若种群的规模低于该值,则该种群在有限的时间内必然不可逆地走向灭绝;反之,种群则能保持平衡或发展[19]。参照自然生物种群的种群规模最小值Smin,我们定义人工生命种群的灭绝当量。
定义2(灭绝当量)。若t时刻某人工生命种群的当量y(t)0。则称ymin为该人工生命种群的灭绝当量。其中,Γ称为该种群的灭绝周期,是一个与种群有关的常量。
若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区间[ti,tj]内,人工生命种群的当量均大于或等于其灭绝当量,即t∈[ti,tj], 且y(t)≥ymin,则称该人工生命种群在时间区间[ti,tj]内保持平衡;反之,若在tp时刻y(tp)=ymin,但此后y(t)2.2 消费-生产系统
任何一个人工生命种群y(t)在某一时刻t都是一个消费-生产系统。首先人工生命种群都需要消费供应方提供一定量的营养物质x(t),并产生一定当量的人工生命种群y(t)提供给该人工生命种群之外作为产品,二者之间遵循特定的消费-生产方式f()。因此,人工生命种群y(t)可以表示为一个消费-生产系统,即y(t)=f(x(t))。
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生态系统中,在营养物质x(t)被生物种群完全消费时,生物种群的消费-生产方式f()近似为线性关系[20]。因此,人工生命种群y(t)可以模拟为:
(1)
其中,0特别地,若y(t)=ymin,根据式(1),x(t)=ymin/Q,并称该值为人工生命种群的营养物质底,记作xmin,显然,xmin=ymin/Q,是一个与种群密切相关的常量。
2.3 演变系统
任何一个人工生命种群都是一个演变系统。假设某人工生命种群在t=0时刻的初始当量为Z(Z≥ymin),且外界提供的营养物质始终不低于人工生命种群需要消费的营养物质x(t),则随着时间t的延续,人工生命种群在Z的基础上,依靠消费营养物质x(t),按照人工生命种群自身的演变规律g(t)在发生演变。因此,人工生命种群y(t)可以表示为:
(2)
其中,g(t)是该人工生命种群的演变规律。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生态系统中属于不同纲目的生物种群的演变规律差异较大[21]。因此,参照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演变规律可知,人工植物种群、食草人工动物种群及食肉人工动物种群的演变规律是不同的。
2.4 人工生命种群的当量模型
由于人工生命种群既是一个消费-生产系统,又是一个演变系统,因而二者是统一的,根据式(1)和式(2),可得Qx(t)=Zg(t),即x(t)=Z/Qg(t)。因此,人工生命种群消费的营养物质x(t)随着人工生命种群的演变在时刻变化,而人工生命种群消费的营养物质x(t)来源于供应方,假设供应方能够给人工生命种群提供的营养物质总量为xs(t),根据式(1)和式(2),并考虑到人工生命种群的平衡与失衡,则人工生命种群的一般模型可用下式表达:
(3)
由于式(3)表达的人工生命种群一般模型是以当量来表达人工生命种群的变化,因此式(3)表达的人工生命种群一般模型又称人工生命种群的当量模型。
3 基于人工生命种群的人工生态系统的构成
典型生态系统的构成不但包括构成食物链的生物种群,而且还包括生物种群生长的生态环境及影响生态环境的气候。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有处于食物链最顶层的食肉动物种群(如狼群)、处于食物链中间层的食草动物种群(如驯鹿群)、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植物种群(如森林、牧草),还有位于食物链下层的整个食物链种群赖以生长的生态环境,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因此气候构成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最底层。仿真典型生态系统的构成,我们建立一个基于人工生命种群的人工生态系统。
3.1 基于人工生命种群的人工生态系统结构
人工生态系统AE(ArtificialEcosystem)是基于人工生命种群的模拟生态系统,它由五个生态层构成,从底层到最顶层依次是模拟气候(第0层)、人工生态环境(第1层)、人工植物种群(第2层,由n1个人工植物种群组成)、食草人工动物种群(第3层,由n2个食草人工动物种群组成)和食肉人工动物种群(第4层,由n3个食肉人工动物种群组成),这些生态层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模拟气候位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最底层(第0层),它的变化影响着位于第1层的人工生态环境;人工生态环境为第2层的n1个人工植物种群提供营养物质,人工植物种群为第3层的n2个食草人工动物种群提供营养物质,食草人工动物种群为最顶层的n3个食肉人工动物种群提供营养物质。我们把经由模拟气候→人工生态环境→一个人工植物种群→一个食草人工动物种群→一个食肉人工动物种群的相互作用关系传递链条称为一条生态链,这样,在图1所示的人工生态系统中最多可能存在n1×n2×n3条生态链。为讨论的方便,本文只研究含有一条生态链的人工生态系统,即单链人工生态系统。
Figure 1 Structure of the artificial eco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life population图1 基于人工生命种群的人工生态系统结构
在人工生态系统中,除了最底层的模拟气候及处于最顶层的食肉人工动物种群外,其它处于不同层次的生态层都在为其上面的生态层提供营养物质,成为其上面生态层的营养物质供应方,即人工生态环境为人工植物种群的营养物质供应方,人工植物种群为食草人工动物种群的营养物质供应方,食草人工动物种群为食肉人工动物种群的营养物质供应方。我们把时刻t某个生态层能够为其上层提供的营养物质总量称为该生态层的容量V(t),并将人工生态环境、人工植物种群、食草人工动物种群对应的容量分别记作V1(t)、V2(t)、V3(t)。
3.2 模拟气候C(t)
自然界某个地区的气候是个复杂的时变系统,与大气环流、洋流、太阳辐射、纬度、海拔等变量及常量密切相关。大量的气候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有限的时段内,自然界的气候是以某种相同的趋势在线性变化,但在不同的时段内,气候的变化趋势是不同的[22]。如冰河期全球气候逐渐变冷,间冰期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根据CRU05资料的研究结果显示,在1901~2000年的100年间,中国气候共经历了变冷、变暖、变冷、变暖四次不同的变化年代际,但每次变化持续的时间并不相同[23]。因此,模拟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可将时间按模拟气候的变化趋势划分为不同的时段,令第q时段的起始时刻为tq,该时刻的模拟气候量为C(tq),该时段的末尾时刻为tq+1,则位于第q时段t时刻人工生态系统的模拟气候量可以表示为:
(4)
其中,Kq是第q时段模拟气候的变化率,若Kq=0,则可以认为模拟气候总体保持恒定;若Kq>0,则认为模拟气候以某种趋势在发生变化,如变暖;若Kq<0,则认为模拟气候以另一种相反的趋势在发生变化,如变冷。
3.3 人工生态环境
人工生态环境是人工生态系统中的模拟气候C(t)对某个面积为G的地域的影响结果,并产生光照、温度、降水量、土壤组成等输出量。这些输出量的联合作用构成了该地域的人工生态环境,其作用效果就是为生长在该地域的人工植物种群提供营养物质量的多少,即人工生态环境的容量,因此人工生态环境可以用人工生态环境的容量V1(t)来表达。大量的研究发现,当气候量处于某个区间[C1,C2]时,自然生态环境的容量基本恒定,只与该生态环境的地域面积G有关;当气候量越过这个区间,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小,生态环境的容量都线性减小。其中,C1和C2均为统计气候量数据[24]。因此,人工生态环境的容量V1(t)可模拟为:
(5)
其中,L是一个统计出的该人工生态环境地域的容量常量,G是该人工生态环境地域的面积,M是一个统计出的该人工生态环境地域的容量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常量。可见,影响人工生态环境容量的决定因素是面积及气候,当面积一定时,气候处于最适宜气候区间时,人工生态环境的容量最大,其余气候条件下人工生态环境的容量都将减小。
3.4 人工植物种群模型
由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可知,人工植物种群消费的营养物质的供应方为人工生态环境,而人工生态环境能够给人工植物种群提供的营养物质总量xs(t)就是人工生态环境的容量V1(t)。因此,假设人工植物种群初始当量为Zp,效率为Qp(Qp<1),人工植物种群需要消费的营养物质为xp(t),营养物质底为xpmin,根据式(3),人工植物种群的模型可表达为:
(6)
人工植物种群为采食人工植物的食草人工动物提供营养物质,人工植物种群能够为食草人工动物提供的营养物质总量与人工植物种群的当量成正比。因此,人工植物种群的容量可表示为:
(7)
其中,Rp称为人工植物种群的能量转换系数,是一个与种群有关的常量,且Rp<1。
3.5 食草人工动物种群
已知生活在人工生态环境G中的食草人工动物种群不迁徙,其效率为Qh(Qh<1) ,初始当量为Zh,食草人工动物种群的营养物质底为xhmin,外界提供的营养物质总量xs(t)就是人工植物种群的容量V2(t),根据式(3),食草人工动物种群的模型可表示为:
(8)
食草人工动物种群为食肉人工动物种群提供营养物质,它能为食肉人工动物种群提供的营养物质总量与食草人工植物种群的当量成正比,因此食草人工动物种群的容量可以表达为:
(9)
其中,Rh称为食草人工动物种群的能量转换系数,是一个与种群有关的常量,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