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发展民生科技实证研究

2014-09-13黄立新王义娜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科技进步民生山东省

黄立新,王义娜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山东 烟台 264003)

山东省发展民生科技实证研究

黄立新,王义娜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山东 烟台 264003)

发展民生科技是山东省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山东省科技进步与民生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民生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民生科技无论是从投入还是产出,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民生科技的思路对策。

民生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R&D);专利授权

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从2000年的8337.47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4684.3亿元,一直稳居全国第三位;年均增速15.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38%,(1)经济发展成就明显。但与此同时,民生问题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1]2。民生科技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支撑力量,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和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山东省科技进步与民生发展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科技进步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推动力量,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才能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2]。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科技进步的关注大多只集中于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科技进步与民生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则关注不足。因此,在山东省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背景下,研究科技进步与民生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指标的选取

科技进步与民生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科技进步水平和民生发展水平的衡量都应该用一个多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来体现。

1.科技进步水平。科技进步水平课题组直接采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提出的科技进步检测系统设计的指标体系,具体衡量指标是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数据来源于国家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历年《科技统计报告》(见表1)。

表1 山东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

2.民生发展水平。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以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我们设计了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来反映民生发展水平,具体衡量指标是民生发展水平指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课题组明显发现众多专家倾向于对各项指标“均化”赋值。因此,课题组考虑民生发展指标之间重要程度的均衡性,对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采用“均化”赋值法。即5个一级指标均赋权20%,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对各个二级指标同样进行“均化”赋值。如表2所示:

表2 民生发展水平指数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权重

(二)相关关系分析

图1、图2分别是以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民生发展水平指数为自变量做出的散点图,运用该散点图可以对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与求解的民生发展水平指数进行相关关系分析。从图1、图2来看,两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一次函数模型完全确立。一方面,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对民生发展水平指数的拉动系数为2.36,意味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民生发展水平指数大约增加2.36个百分点,可见科技进步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另一方面,民生发展水平指数对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拉动系数为0.41,意味民生发展水平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综合科技进步指数大约增加0.41个百分点,由此能够看出,民生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科技进步水平,而且是正向的拉动作用。因此,基于二者的相关关系分析可见,科技进步与民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科技进步能够较大幅度地促进民生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民生发展水平的提升又能够进一步拉动科技进步的水平。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

民生发展水平指数

二、山东省发展民生科技现状实证分析

民生科技指与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关的科学技术。近些年来,山东省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民生的需求更加强烈,对民生重大科技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省科技投入、产出向民生领域倾斜的趋势非常明显。就目前来讲,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山东省范围并没有具体详实的民生科技投入、产出数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不论是工业科技还是民生科技,其最终消费者都是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产生积极作用[3]。发展科技不是目的,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才是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讲,总体的科技活动投入、产出状况也能反映出民生科技的投入、产出状况。

表3 民生发展水平指数指标体系原始数据统计表

表4 民生发展水平指数指标体系统计数据隶属度处理结果及综合分析指数

(一)山东省科技活动投入现状

通常来讲,一个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主要由该地区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水平决定的,包括R&D的科技人力投入、科技资金投入和科技总投入三方面。

1.山东省科技人力投入。R&D的科技人力投入可以用R&D人员数量表示,由于从事R&D的人员既有全时人员又有非全时人员,因而要把非全时人员折合成全时人员,即用R&D人员全时当量来代表科技人力投入。山东省R&D人员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表5的数据表明,虽然各年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所占比重各不相同,但总体分布来看,试验发展所占的比重最大,依次为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以2012年为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项研究人员全时当量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77%、8.63%和86.61%。同时,图3表明,从2005年至2012年这8年间,总体而言,山东省R&D人员全时当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其中的基础研究在2007年略有下降,应用研究则波动不定,甚至个别年份的增幅和降幅都较大,8年间略有增加,总体增幅不大。

图3 山东省R&D人员全时当量增长率(%)

表5 山东省R&D人员全时当量

资料来源:历年《山东省统计年鉴》

表6 山东省R&D资金投入

资料来源:历年《山东省统计年鉴》

2.山东省科技资金投入。由于相对指标更能反应数据的变化情况,因此,科技资金投入用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来表示。R&D经费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比重也与人员投入一样,试验发展所占的比值最大,依次为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表6数据表明,山东省的R&D经费支出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2012年为10203266万元,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支出分别为224023万元、644022万元、9335221万元,比2009年分别增加了5007374万元、118977万元、449048万元、4439349万元。同时,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持续呈上升趋势,反映出山东省对科技投入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用于科技的经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3.山东省科技活动总投入。为了消除量纲的影响,课题组用科技活动投入指数来综合反映科技活动总投入情况。如图4所示,2005年以来,山东省科技投入指数呈逐年提高的趋势,特别是2010年之后,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开始逐步摆脱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态,加大了赶超的步伐,说明山东省科技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但与其他三个沿海经济发达省相比,差距没有明显缩小的趋势。从该指数在全国的位次来看,如表7所示,近几年一直维持在第七位的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三个省份。

(二)山东省科技活动产出现状

科技成果的产出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科技产出主要可以从科技成果情况、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科技活动总产出三个方面分析。

1.山东省科技成果情况。根据表8相关数据分析,2012年山东省重要科技成果的数量、国际领先先进水平的数量与2008年相比,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分别增加了2.70%和2.87%。但是,从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来看,2012年下降幅度较大,比2011年下降了33.33%。从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的结构来看,国家发明奖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由2008年的2项增加到了2012年的9项,增加了3.5倍,这说明,山东省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已经有了稳定且快速的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每两年评一次)除了2008年有4项成果外,近4年一直是空白,说明山东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一块短板;国家科技进步奖2012年为17项,是近5年来获得成果最少的一年,说明山东省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有所欠缺。

表7 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在全国位次省际比较

资料来源:国家科技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

图4 山东省科技活动投入指数(%)

2.山东省三种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发明专利是对方法、产品进行改进提出的新技术方案,与其他专利相比更能体现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它的含金量明显高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表9表明,2008年-2013年,山东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2013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6.8万件和8913件,比2008年增加了5.4万件和7068件,增幅为385.7%和383.1%。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说明山东省专利质量较高。但横向比较,如表10所示,山东省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都低于其他几个省,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8 山东省科技成果情况 单位:项

资料来源:历年《山东省统计年鉴》

表9 山东省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10 2012年发明专利的省际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3》

3.山东省科技活动总产出。为了消除量纲的影响,课题组用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来综合反映科技活动总产出情况。如图5所示,2005年以来,其他三个省份及全国的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山东省却基本上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差距逐渐拉大。近些年来,不仅低于其他三个省份,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表11来看,山东省科技活动产出指数除了2008年跃居第7位,其他年份都是徘徊在十几位到二十几位,基本上处于全国中等甚至偏下的水平。

表11 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全国位次的省际比较

资料来源:历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

图5 山东省科技活动产出指数(%)

另外,通过表7、表11的比较,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山东省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指数在全国的位次,除了2008年投入指数的位次低于产出指数的位次外,其余年份都表现为产出指数的位次远远落后于投入指数的位次,说明山东省科技活动的经济效果相对欠缺。其主要原因在于体制、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多方面因素。

三、山东省发展民生科技的思路对策

民生问题是关系人们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民生科技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民生科技成为科技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成为山东省科技发展的重点。

(一)以民生优先为主题

改善民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以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发展科技不是目的,造福于人类才是宗旨[4]。第一,民生科技应该体现出科技服务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主题,将民生科技作为今后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之一。第二,加强社会领域的创新建设,提升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将科技资源集中向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如教育、养老、医疗、就业、住房和社会环境安全保障等领域倾斜。第三,将民生科技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科技进步的重要指标,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民生。第四,将民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创新型省份建设和科技管理范畴,让更多的科研要素转移到民生科技上来。第五,以政府为主体,创建更多直接服务于民生的科技服务平台,围绕社会需求进行科技攻关。

(二)以政府引导为导向

由于民生科技领域大多是市场化程度较低、企业不愿介入或无力介入的领域,所以,政府应当是其创新的主体,并引导市场其他创新主体支持民生科技的发展。第一,制定财政政策支持民生科技的发展,包括给予民生科技的创新者较大的税收优惠政策,调动其从事民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给予民生科技的创新者一定的政府补贴,提高其研发效率;最大限度地增加政府对民生科技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既能保障企业的利益,又能保证老百姓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体现政府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第二,制定货币政策支持民生科技发展,包括加强民生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促进二者的互利互动;加大金融机构对民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等。第三,积极搭建服务于民生科技的服务平台,加大对各种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让老百姓充分认识到民生科技的重要作用,增加民生科技的受众群体,最终实现民生科技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用科技的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以市场推动为主线

民生科技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面向公众需求的科技,一类是面向基本需求的科技。对于面向基本需求的科技,应该由企业主导,以市场为主要推动力。面向基本需求的民生科技,包括直接服务于民生的科技和有助于民生产业提升的科技,其产品与服务的主要特点是量大、面广、投资少,并且其技术含量往往不是很高[1]10。所以,通过市场机制的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一,确立企业在民生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是不可替代的,企业一旦通过科技创新满足了人类的这种需求,将会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也会收获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二,保障企业民生科技创新的经济利益。对有利可图的民生领域首先让位于企业来完成,利用政策引导企业积极进行民生科技的创新,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

(四)以拓宽渠道为重点

民生科技尤其是面向公共需求的民生科技,社会效益往往大于经济效益,所以,其资金投入的动力往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生科技的发展。因此,拓宽民生科技融资渠道,建立以政府为主、多元化的民生科技发展经费来源渠道是当务之急。第一,政府引导建立信用担保体系,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民生科技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贷款担保风险给予补偿。第二,拓宽融资渠道,开展面向民生科技企业和民生科技项目投资。第三,积极开展科技保险,设立专项资金,对参与科技保险的民生科技企业给予支持。第四,发展资本市场推动民生科技企业上市,并对提供保荐服务的券商和中介机构给予一定的补贴。第五,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并引入法律、担保和评估等中介机构降低贷款风险。

(五)以自主创新为根本

发展民生科技离不开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发展民生科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5]。第一,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在质量、外观、功能等各个方面都能充分满足老百姓生活需求的产品,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呈现阶段性和高端化特征,这就要求企业取胜必须通过科技创新,使自己生产的产品动态地、持续不断地适应并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从而保证拥有市场发言权。第三,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是不可替代的,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使自己生产的产品满足了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给企业带来的就是产品的供不应求,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以转化应用为途径

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并重,是民生科技的基本要求。民生科技最贴近百姓生活,是直接服务于人、为了人的科技。所以,发展民生科技必须重视民生科技的转化应用。第一,建立政、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民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加快民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成果的应用水平和产业化水平。第二,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民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政策扶持机制,推动民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第三,大力推广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节能减排、身体健康、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成熟适用技术,让广大人民群众更方便、更快速、更经济、更充分地享受到科技成果的效应,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民生问题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和持续改善,制度建设是关键。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涉及民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来规范相关市场主体的行为,加大其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第二,理顺民生科技的制度监管体制,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解决多头监管、多头执法的问题,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监管体系。第三,健全民生科技发展的政策体系,突出民生科技的政策导向作用,将有关科技项目的立项、研究更大幅度地向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的项目倾斜。第四,尽快研究制定《山东省民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民生科技专项规划,或将民生科技纳入山东省科技发展规划中来,积极推动民生科技的发展,为实现山东省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八)以科学评价为标准

建立科学的民生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环节。民生科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系统、公正、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5]。第一,指标体系的设置要既能够客观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又能够在理论上要站得住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第二,评价指标的设置要着重于其应用性。必须要改变过去用发表论文数量和层次、申请的课题数量和级别、获奖的数量和级别等来评价研发人员业绩的方式,更多地用民生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促使科研人员向技术的适用性和应用性倾斜。第三,评价指标的设置必须做到全面、系统,能够兼顾到所研究对象的方方面面,既要有横向的关联,也要有纵向的关联。第四,评价指标的设置要简单易行、数据易于获取,保证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注释:

(1)《山东省统计年鉴》

[1]崔永华,李正风.民生科技的发展与政策[DB/OL]. 2011-12-11. http://roll.sohu.com/20111211/n328679193.shtml.

[2]董晔,安尼瓦尔·阿木提,付金存.科技进步与民生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新疆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9):46-49.

[3]鲁敏.我国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69.

[4]王雨.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11):268.

[5]容和平,王跃婷.民生科技发展战略思考[DB/OL].http://www.docin.com/p-27501146.html/2014-02-25.

(编辑:董 蕾)

2014-06-08

F204

A

2095-7238(2014)09-0055-08

10.3969/J.ISSN.2095-7238.2014.09.010

猜你喜欢

科技进步民生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