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化疗方案对手术治疗口腔鳞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

2014-09-13杨尚伦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鳞癌生存率复发率

胡 建 杨尚伦

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常发于舌、牙龈、颊、腭、上颌窦等部位,是世界上第6大常见的癌症[1],也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研究表明[2],我国OSCC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并且年轻化。常规化疗对治疗OSC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等有一定作用,但因其作用在靶组织内的浓度较低、维持时间短,且毒副作用大而又限制了其使用剂量,所以疗效不佳。间质化疗是将化疗药物制备成缓释系统,植入癌组织及其周围或癌组织切除后的正常组织中,保持药物以一定浓度长时间缓慢释放,在植入处保持较高药物浓度,并向周围组织扩散[3],起到局部靶向化疗的目的同时还减少全身毒副作用。本研究对40例口腔鳞癌患者,采用不同化疗方案再手术治疗,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03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首诊为OSCC的患者,均未进行化疗,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临床分期均按照国际抗癌协会(UICC)2002年制定的TNM临床分期标准分为4期。其中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为59.8岁,舌癌8例,牙龈癌7例,口底癌3例,唇癌2例,软腭癌1例,颊癌1例,T1期10例,T2期9例,T3期3例;对照组为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28~80岁,平均年龄为60.3岁,舌癌7例,牙龈癌5例,口底癌2例,唇癌2例,软腭癌1例,颊癌1例,T1期8例,T2期8例,T3期2例。所有患者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均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可耐受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2组在性别、年龄、病灶部位、临床分期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化疗方法

1.2.1 观察组化疗方法 对22例OSCC患者进行间质化疗,术前将5-氟尿嘧啶缓释制剂(100 mg/支)植入癌组织及其周围组织或其病灶切除后的周围组织,植入方法为:将带内芯的植药针穿入到植入部位,拔出内芯,用辅助内芯棒将药物导入植药针内腔,将药物植入该部位,拔出植药针即可。一般给药10天后进行手术。常用剂量为T1期为100 mg,T2期为200 mg,T3期为300 mg。化疗结束后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各项指标均正常后1周内进行病灶切除手术,必要时进行颈部淋巴清扫手术。

1.2.2 对照组化疗方法 18例OSCC患者均使用平阳霉素粉针剂,生理盐水溶解后静脉滴注,8 mg/次/d,术前化疗10~12天,化疗结束后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检查,正常者可进行病灶切除手术,必要时进行颈部淋巴清扫手术,异常者对症治疗恢复正常后进行手术,术后化疗14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白细胞、血色素计数、血小板、手术区反应、消化道症状及肝肾功能等,治疗出院后随访3年,每3~6个月复诊一次,通过B超、CT、X线等检查有无复发及转移,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判断,肿瘤完全消失为完全缓解,缩小50%以上为部分缓解,不足50%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在12个月时的复发率分别为9.09%、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个月及36个月时的复发率分别为13.64%、22.73%和27.78%、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24个月及36个月的复发率明显要少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治疗后3年内的复发率(例,%)

2.2 2组术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比例分别为:40.91%、45.45%、13.64%,对照组为27.78%、33.33%,38.89%,观察组抑制原发灶大小的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病灶大小变化比较(例,%)

2.3 2组手术前后淋巴结转移率

根据CT诊断结果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观察组术前有8例(36.36%),对照组7例(38.89%),2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为3例(13.64%),对照组11例(61.11%),观察组术后转移率明显降低,对照组明显升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2.4 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2组在恶心呕吐、局部疼痛方面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方面不良反应率基本相同(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例,%)

2.5 2组近期生存率

观察组共22例,3年的生存率为90.9%,对照组共18例,3年的生存率为83.3%。

3 讨论

治疗口腔鳞癌的主要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越早治疗疗效越好[4]。肿瘤切除手术是治疗口腔鳞癌的主要方法之一[5],它能够切除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6],但对于已经存在血液及淋巴内的亚临床微转移灶是不能彻底清除的。术前癌细胞处于一个动态平衡阶段,平衡被打破后,癌细胞就会进入快速增殖期,而且,再加上术后原发肿瘤血管生长因子、血管抑制因子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消失等,也促进了癌细胞的生长,导致未彻底清除的微小病灶快速增长。对于恶性肿瘤就要施行术前化疗,由于术前局部组织结构还没破坏,血液循环正常,药物的吸收、分别利用度高,药物发挥最大的抗癌作用,且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营养都处在一个较好的状态,有利于提高疗效。对于发生转移、增长快的肿瘤,术前化疗可降低癌细胞的活力,阻止癌细胞的扩散。术前化疗能有效缩小肿瘤,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还可控制肿瘤或缩小淋巴结,提高患者生存率。

术前进行哪种方式的化疗现已成为治疗的关键,本文主要是针对常规化疗和间质化疗效果的讨论。常规化疗主要是术前静脉滴注平阳霉素,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7],间质化疗就是在原发病灶及其周围组织或切除后的肿瘤组织周围植入5-氟脲嘧啶。5-氟脲嘧啶是一种不典型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8],能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DNA的合成。其疗效与有效浓度及作用时间的乘积成正比。术前先进行间质化疗,能杀灭已经存在的亚临床微转移灶,再行切除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本研究表明施行间质化疗的观察组与常规化疗的对照组术后在12个月时的复发率分别为9.09%、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个月及36个月时的复发率分别为13.64%、22.73%和27.78%、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24个月及36个月的复发率明显要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比例分别为:40.91%、45.45%、13.64%,对照组为27.78%、33.33%、38.89%,观察组抑制原发灶大小的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根据CT诊断结果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观察组术前有8例(36.36%),对照组有7例(38.89%),两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为3例(13.64%),对照组为11例(61.11%),观察组术后转移率明显降低,对照组明显升高,观察组显然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恶心呕吐、局部疼痛方面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方面发生不良反应率基本相同(P>0.05)。观察组共22例,3年的生存率为90.9%,对照组共18例,3年的生存率为83.3%。综上所述,间质化疗能提高药物在局部组织内的浓度,全身毒副作用少,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提高治疗OSCC患者的疗效。

[1] 汪维健,匡 威,李洪涛,等.缓释型氟尿嘧啶局部植入治疗口腔癌的初步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6):11-13.

[2] 徐佳瑛,杨丽丽,马 超,等.IL-17、COX-2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5):480-482.

[3] 郅克谦,李亚军,张密荣,等.口腔鳞癌卡铂,平阳霉素,氨甲喋呤术前诱导化疗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4):685-687.

[4] 李 立,杨明明,刘 铎,等.口腔癌组织中的Apollon表达及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08,23(1):41-43,47.

[5] 王一凤,乐 飞.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在口腔癌化疗中的应用〔J〕.实用癌症杂志,2007,22(6):595-597.

[6] 王佳峰,张 诠,魏茂文,等.143例舌体鳞状细胞癌年轻患者的预后因素〔J〕.实用癌症杂志,2009,24(2):175-179.

[7] 汪维健,匡 威,王 桥,等.口腔癌术区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临床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6(8):480-482.

[8] 张香子,玄云泽.间质化疗联合手术对口腔鳞癌的临床疗效〔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1):68-71.

猜你喜欢

鳞癌生存率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