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ade in Japan的背后丰田汽车愿景解读

2014-09-13本刊编辑部

中国汽车市场 2014年36期
关键词:系车混动丰田

REPORT

Made in Japan的背后丰田汽车愿景解读

2011年,当丰田公司总裁丰田章男站在常熟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的奠基仪式的舞台上大声说道:“推进丰田环境技术的国产化研发是当务之急。”很多现场的人士也许更多的认为这是一个口号。而当时丰田给出的愿景是通过发挥自身的强项,特别是混合动力技术、以及它的应用型技术研发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车辆,并在2015年左右实现其在华两大合资公司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的销售。这就是丰田汽车最大愿景,“通过汽车,创造富裕社会”。

储备你过冬的食物

储备你过冬的食物,这句话可以从日本人的民族性里面来理解,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人随时都会担心他们的国家从这个海平面上消失,所以储备更多的物品是日本人一直常有的习惯。而技术储备更是日本大公司一贯的作风。

其实,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更多的是直观的感受,并不了解在这个产品背后蕴含的辛苦。丰田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汽车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才是它立身全球的核心竞争力,而在常熟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TMEC)正是在中国发力的关键钥匙。这也是丰田推倒在华事业的最后一个壁垒,这里有丰田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测试跑道,再现中国所有的路况。此外,还将对开发阶段的试制车辆以及市销车辆进行彻底测试。而在TMEC,丰田把多年的“过冬的食物”全部拿了出来,希望能改变中国消费者认为丰田技术不行的误解。

丰田中国研发中心建立后,国内合资产品研发的技术支持将直接由TMEC负责,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有助于更迅速地根据中国市场需求,打造符合中国消费者喜好的产品。

打破中国人对安全误区

数据显示,中国近七成消费者在购车时优先考虑汽车的安全性能。“日系车钢板薄,不经撞”,安全性不如德系车,这是很多人对日系车有偏见的最重要根源。在丰田专业人士看来,汽车安全是一个综合概念,绝非简单的钢板厚度与气囊个数这样简单。丰田车的安全品质关键在于丰田独有的GOA车身专利设计技术。

在TMEC,可以看到大量的碰撞试验车体,很多试验都证明了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车体变形的情况并不能说明日系车不安全。拿丰田的车来举例,丰田采用的GOA全球优质测评体系来验证车身安全性,保证驾驶舱的安全性,A柱、B柱、C柱几乎不变形,但允许其他部位变形,例如引擎盖和后备厢。因为在发生碰撞时,变形能够快速吸收能量,保证驾驶舱内驾乘人员的安全。

其实这也是全球最核心最主流的安全认知,车子的安全性并不是比硬度,汽车安全首先考虑的是保护驾驶人员、行人和对方车辆人员的安全。发生变形,并不是丰田汽车偷工减料和材料的标准低,这本身就是丰田安全设计理念的一部分。

虽然很多人热衷于购买铁皮厚、自重大的德系车,但在世界范围内,丰田车倡导的轿车轻量化车身才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强度高,厚度薄,又能吸收碰撞能量的高张力钢板是制造轻量化车身的理想材料。

TMEC就是产品本土化

在TMEC建设有环形跑道、耐久实验跑道、操控稳定性跑道、模拟路况跑道、多功能实验跑道、特性跑道。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加适应中国道路,以及在这个道路上行驶的中国消费者。这就是TMEC肩负的另一项职责:帮助丰田旗下产品适应中国本地路况,会促进丰田推出更多更适合中国道路环境、用车环境、大众心理喜好的车型。从引进海外车型进行中国化改造到专为中国市场设计,这样的改变就是TMEC会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改变。

TMEC更重要的职责是促进日后混动车型国产。丰田计划2015年将旗下混动车型重要零部件进行在华生产,这样的举措势必会使得混动车辆制造成本降低,离混动车型走入中国家庭也就更近一步。丰田还将进一步推进环保车型的普及,以常熟的研发中心为主推进节能车、新能源车的国产化。当年在奠基的时候,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承诺,将把包括优化传统发动机技术在内的丰田所有的环保技术引进中国。

而混合动力才是丰田制霸中国的最核心竞争力,丰田对混合动力车型信心满满,这种信心将在2015年国产混合动力量产后彻底爆发。从这个时间点,我们看到了丰田的未雨绸缪和运筹帷幄。

猜你喜欢

系车混动丰田
15.38万元起售,哈弗神兽混动DHT正式上市
挑出一堆毛病也是最爱 梅赛德斯-奔驰E350eL插电混动
No.3 五菱进军新能源混动汽车市场
12.8万元起售,影豹混动版正式上市
简单的快乐 试驾一汽丰田威驰FS 1.5L锋驰版
丰田威驰FS
领动的对手是谁
宝马3系车发动机无法起动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争锋国产化中国车市「新派系」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