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愚不可及”,这真的是骂人的话吗?
2014-09-12何余华
何余华
成语“愚不可及”常被用于形容愚蠢无比、蠢到不可救药,以讹传讹,以致积非成是。在鲁迅的《朝花夕拾·范爱农》中甚至也有“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的句子。“愚不可及”源于孔子的一段名言,那么孔子说这句话的本意真的是骂人还是今人对孔子的话的误解呢?
【原文】
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②;邦无道,则愚③。其知可及④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
【注释】
①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死后的谥号。
②知:通“智”,聪明,富有智慧。
③愚:汉代经学家孔安国认为是“佯愚似实”,意为“装傻”。
④及:赶得上。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太平、政治清明的时候,便聪明;在国家昏暗、政局混乱的时候,就装傻。他的那份聪明劲,别人也许能够赶得上;但是那装傻,别人就赶不上了。
从以上对《论语》原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孔子说“愚不可及”的本意是夸赞宁武子的某种精神品质,并非骂人的话。那么寧武子的“愚”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品质,是像有的人说的“揣着明白装糊涂、明哲保身”吗?若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品质,似乎很难引起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的认可和欣赏。
对名言的理解有时需要“知人论世”,结合主人公的生平事迹来考虑。宁武子青年时代的国君卫懿公嗜好养鹤,给鹤封官加爵却漠视民间疾苦,以致遭遇灭国之灾时没人愿意抵抗,民众都说“让你的白鹤替你打仗去吧”。后来在齐桓公的扶持下,卫文公复国,执政二十多年励精图治;卫文公去世后,卫成公继位,政局再次陷入动荡之中。但从史料来看,在“邦有道”的卫文公执政期间并未见宁武子如何施展才能的记载,他的主要政治作为恰恰都发生在“邦无道”的卫成公时代,以“揣着明白装糊涂、明哲保身”去理解“愚”的内涵似有不妥,恰恰相反,他的“愚劲儿”是勇于担当历史责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精神。
晋国和楚国当时正在争夺霸主地位,楚国攻打宋国,晋文公向卫成公借道救宋,国中大臣认为应该亲晋远楚,卫成公不听,拒绝了晋国的请求。晋楚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又想拉拢卫成公结盟,卫成公不顾反对再次拒绝,晋国一怒之下派兵攻占了卫国,败亡之际宁武子选择坚决追随昏君奔逃他国。后来,卫成公想回国复位,却遭大臣的极力反对,这时宁武子从大局出发劝大家以社稷为重,从中反复斡旋调和,对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让卫成公得以复位。不久,卫成公又听信谗言滥杀朝中大臣引起晋国强烈不满,晋国派人拘禁卫成公并请示周王杀掉他,宁武子千方百计买通下毒的人减少药量,这才保住卫成公的一条命。九死一生的卫成公又通过军事政变杀害已经继位的卫君,重掌大权。几经折腾,卫国已是元气大伤,被迫迁都帝丘。有一次,卫成公梦见祖先托梦说“夏后相夺走了我的祭品”,于是下令祭祀夏后相。宁武子这时又以死进谏,说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不能随便更改,更何况夏后相与卫国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胡乱祭祀会引起动乱。
以上事件无一不是发生在“邦无道”之时,而宁武子的政治作为非但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明哲保身”,恰恰相反,是在国家生死存亡关头挺身而出,选择勇敢担当,知其不可而为之,甘冒生命危险拯救国家、黎民于困苦边缘。相对常人来说,这是不识“时务”,是“犯傻”,“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是一种不够聪明的自保做法,但正是这种“愚劲”引起了孔子强烈的政治共鸣。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但他却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天下归仁,奔走呼号,游说列国,哪怕遭遇再多的误解和嘲讽,亦不改其志。综观宁武子和孔子的一生,无疑都是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愚劲”作为一生追求的。
可见孔子说“愚不可及”非但不是骂人的话,相反是高度赞扬与自己产生强烈政治共鸣的宁武子的言论。
员外,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本来指正员以外的官员,最初在晋武帝时设置,有“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等职。隋朝时,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员外郎一人,为各司的次官。唐以后直至明清,各部都有员外郎,位在郎中之次。然而作为正员之外的官员,后世亦多可以捐买,所以在古时候所称的员外大都是富豪一类的人物。元代李行道在《灰阑记》中写道:不是什么员外,俺们这里有几贯钱的人,无过是个土财主,没品职的。
(选自中华经典精粹解读《唐诗》,中华书局)